朱秀华
摘 要:基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知礼行仪的表现和养心育德的实效两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坚持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以及正面、积极、向上的评价原则。知礼行仪的表现从资料搜集过程和活动育德两方面进行评价。养心育德实效的评价主要利用问卷调查、轶事记录方法进行。
关键词:知礼行仪;养心育德;活动育德;轶事记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8-0003-02
基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红棉”校本课程,是在全面贯彻和实施国家新课程的基础上,融合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园文化进行设计和实施的。“红棉”校本课程分为“知”和“行”两个体系。“知”是指文本类课程,它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拓展课程,校本拓展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微故事、经典诗词、粤语儿歌。通过文本类课程学习,学生对基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红棉”校本课程的“诚、正、勤、仁”的内涵有了基本的认知。“行”是指活动、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家校活动等。
课程的实施,要有适当的评价,才具有发展性和持续性。“红棉”校本课程,是通过“知”和“行”两个体系,使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诚、正、勤、仁”走进学生的内心,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一养心育德、修养品行的过程评价,既要着眼于礼仪行为的表现,又要考察到学生的心灵、性情。“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探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基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有基于学生外在表现的评价,更有基于内心育德实效的评价,养心育德实效的评价是隐性、复杂、难以评价的。因此,在对“红棉”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我们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红棉”校本课程,是以“红棉”课程为主渠道,以学校为主阵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让课程中聚焦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诚、正、勤、仁核心特质滋养学生心灵、品性的效果。在各类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个人、同伴、教师、家长、邻居等都是良好的观察者、记录者和评价者。因此,在开展课程评价时,评价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评价角度更宽泛,有利于营造开放、宽松、客观的评价氛围,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纵向和横向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并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诚、正、勤、仁特质的浸润下,积极主动地知礼行仪、养心育德。
(二)评价方式流动性的原则
知礼行仪、养心育德是一个漫长的、变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不能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是流动的。在日常学礼、习礼的活动中,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可以被记录、观察、评价。在这种流动的评价中,学生受到感化、触动,进而从被动的接受到行为的改变,转换成从思想到行为的自觉修正。
育德场景的多样化、养心育德效果的不断变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评价的流动性,决定了课程运用的评价方法和方式的多样化。活动量化评价、调查问卷、观察、访谈等评价方式,都可以被运用到评价体系中,使评价更客观、全面。
(三)评价过程正面、积极、向上的原则
在学礼、习礼的各项活动中,学生难免会表现出一些品性中未经滋养、修正的行为,比如自私、不会合作、不懂付出、懒惰、马虎应对等。面对学生这些真实的不良表现,我们的评价不能是不屑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处在养心育德修行的阶段时,正面、积极、向上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春风化雨般的滋润、阳光雨露般的福荫。所以,在评价时,我们应用正面、积极、向上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知礼行仪、养心育德。
二、“红棉”校本课程中知礼行仪的评价
在“红棉”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的礼仪文明行为表现需要重点关注资料搜集过程中的知礼行仪的评价和知礼行仪的量化评价。
(一)资料搜集过程中的知礼行仪的评价
在“红棉”校本课程体系中,关于“诚、正、勤、仁”的100个微故事的搜集与整理,学生是参与其中的。学生搜集、筛选、整理、归纳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身心参与的过程。学生在规整微故事期间,行动上就在践行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所聚焦的诚、正、勤、仁的特质,心灵上、品性上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就可以根据学生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的知礼行仪的表现,扣住“诚、正、勤、仁”四个评价内容,对每个评价内容都从“知”和“行”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比如,“诚”的"知"——故事征集方面,看学生能否从国际视野、传统经典、广府文化、本校特例四个方面搜集相关内容;“诚”的"行",看学生在班级文化、诗歌晨读、主题阅读、主题活动这几个活动中的表现。最后,根据学生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的知礼行仪的“诚”的表现,给出一个整体评价。
(二)活动育德,知礼行仪的量化评价
“红棉”校本课程设置了文本类课程和活动实践类课程,意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诚、正、勤、仁特质,并在各项活动实践中达到活动育德的目标。因此,对学生知礼行仪的表现进行评价,要利用好活动的主阵地,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记录、评价学生的精神风貌、投入状态、合作情况、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情况、做事态度和行为等,这些就是评价学生知礼行儀表现的主要指标。
学生知礼行仪表现的评价,是外在的、可见的、可以量化的。因此,“红棉”校本课程,依据课程体系,结合评价的内容,将课程聚焦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诚(真诚投入、热情积极)、正(言行举止文明、正直;公平、公正参与活动和评价)、勤(勤于参与各项工作,做事勤勉,勤于参与,勤出成果)、仁(待人接物大方、仁爱、宽厚)特质整合其中,形成一份通用的评价标准,在各项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考核,学生本人、小组成员、教师三者都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一系列的活动下来,从评价量表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判断学生在各种活动参与过程中,知礼行仪的良好品性是否是可塑的、是否呈进步趋势。借此来判断“红棉”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将每个学生知礼行仪的评价量表保存好,形成个人档案,学期末推选出“知礼行仪小明星”,进行表彰。
三、“红棉”校本课程中养心育德实效的评价
相对于外现的、可见的学生知禮行仪表现的评价,“红棉”校本课程对学生养心育德实效的评价重点考察课程对学生心灵、品性、道德的浸润与塑造作用,隐性而且难以被量化。因此,“红棉”校本课程对学生养心育德实效的评价,会借助多种评价方式,从多个角度搜集资料,以期对学生养心育德实效以及课程育人育德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问卷调查的反馈与评价
1.面向学生设置“问卷星”调查问卷
可以围绕“红棉”校本课程聚焦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诚、正、勤、仁特质,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设置相应情境下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形成一份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相关品性的调查问卷。在课程实施前,发给学生进行一次前测,整体了解学生在诚、正、勤、仁特质上的一些基本表现,记录学生的个人情况。在课程实施和推进的后期,再次将此份调查问卷发给学生,进行后期的跟踪测试,将测试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正常情况下,学生品性、道德行为的变化,能够说明基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红棉”校本课程,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性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礼、习礼的活动,能够走进学生心灵,养心育德。
2.面向学生的家长、教师、同学、社会关系中认识或关联的人,设置“问卷星”调查问卷
“红棉”校本课程,以“红棉”课程为主渠道,以学校为主阵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来开展育德活动。学生的活动育德阵地,除了学校,还有家庭、社区等,所以,对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各种活动育德阵地中的参与者、接触者,都是最好的观察者和评价者。
可以围绕“红棉”校本课程聚焦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诚、正、勤、仁特质,关注学生在平时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表现,关注态度与行为,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下学生的表现来设置问卷,面向学生的家长、教师、同学、社会关系中认识或关联的人,发放调查问卷。社会关系中认识或关联的人,可以是邻居、小区认识的朋友、物管、保安等。
这份调查,评价主体的参与面广,涉及的活动育德的场景宽泛,关联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评价是比较全面、客观的。
(二)轶事记录法的观察记录与评价
细微之处见真情。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的表现,一件一件的小事累加起来,学生的品性、品行自然显现其中。
轶事记录法,是将学生在自然生活中自然表露的行为特点直接而具体地记录下来,作为学生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评价资料。既要记录学生好的行为,也要记录学生不好的行为。“红棉”校本课程中的轶事记录,主要在学校、班级中推行。学校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阵地,同学是最好的观察者、记录者。班级里设置学生个人轶事记录卡,同学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该学生的一言一行,只是客观描述事实,不做评价。积累到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轶事记录卡片,在琐事中,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在课程推进中的养心育德的表现,进而做出客观的评价。
基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探析,能更好地推动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知礼行仪、养心育德,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让教育浸润心灵,滋养品行,塑造品性!我们应积极完善、推广“红棉”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提高“红棉”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晓玲.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特点、问题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2020(6):67-70.
[2]韩 润,郑淑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方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3-64.
[3]吕伏安.汲经典精华 养正义少年——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经典育德”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8(9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