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业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展开研究,先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然后重点提出几点实施建议,如加强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规范、建设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积极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阶段,新媒体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大学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基于新媒體平台,信息的多样性突出,而且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在一起,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基于新媒体网络环境视角,大学生思政教育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要想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高校必须要提高其重视程度。所以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应加强新媒体技术优势的融合,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进行丰富,正确引导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信息媒介形式中,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视野范围拓展开来,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学习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新媒体的不确定性特点突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代表青年群体思想开始出现变
化[1],比如影响着受众的社会责任和判断能力等。首先,新媒体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显著,每天传播着海量信息,不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甚至过渡追求和享受低俗和娱乐等,从而很难保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其次,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地位发生动摇,而且影响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从而不利于主流思想的顺利传播。
基于此,对于高校和教育者来说,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引领舆论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进一步强化其媒介素养教育。
二、 基于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 加强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规范
现阶段,一些大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认知能力严重缺失,而网络地域限制不显著,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开放性和虚拟性等方面,非常便利信息获取途径。对大学生在校内接受的教育进行分析,其正面性特点明显,但是在虚拟网络的影响下,极容易造成负面情绪的出现,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塑造。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尤其针对于网络信息的分辨,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对正能量信息予以大力传播,确保与当今时代价值观念相一致,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渗透。
结合上述了解到,虽然网络的虚拟化突出,但是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当前一些学生缺少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良行为经常出现,如非法浏览网站等。基于此,学校应积极介入其中,对法律知识予以普及和宣传,加强宣传平台的应用,将网络安全规范教育落实下去,从而使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的法制观念。
(二) 建设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针对于大学生群体,对于新鲜事物非常好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性,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新媒体平台,有助于平台交流平台的构建,为联系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便利性。当前,高校新媒体平台起步发展比较晚,微信公众号在发布消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微博使图文字数的限制被突破,高校应大力建设微博,不断提高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效果,确保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使学生积极投入话题讨论中来[2]。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平台过程中,应积极创新内容,防止出现照搬照抄现象,对热点话题进行实时追踪,并对学生心理动态展开大力关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 积极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首先,高校应不断创新和优化育人模式,加强高校育人模式的积极构建,其中,辅导员应发挥出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并加强全面立体化工作机制的完善,尤其对于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等。同时,高校应定期培训辅导员群体,特别在网络思想教育媒介这一方面,确保具备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引领和吸引学生的内在需求。基于学校视角,在网络育人队伍中,应将辅导员的优势发挥出来,密切联系网络育人和辅导员日常工作等,并在政策这一角度,加强激励和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全校各个平台联动在一起,促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致力于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以后,明确提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要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协调整体。
[参考文献]
[1]许祥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分析——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121.
[2]李春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6):121-122+124.
(作者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河北 衡水 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