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阅读情况,总结中学生阅读存在的从众性与消遣性、逆反性与好奇性、功利性与浅显性等特点,并根据中学生阅读特点提出中学图书馆促进中学生阅读的具体措施,如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阅读推广活动、优化藏书体系促进阅读等,以期为中学图书馆工作提供参考,帮助中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 阅读指导 中学生阅读
许多教育学家和有识之士在评价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时,都认为图书馆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达到完美的教育目的,就必须依赖图书馆。 阅读权是每个人依法享有的自由、平等地阅读的权利。通过阅读丰富知识,提升认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中学生正处于知识的快速积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正确的阅读引导对于学生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中学图书馆是支持中学教学的辅助部门,也是引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因此,探讨中学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对提升中学图书馆的建设,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阅读的特点
中学生课外阅读图书借阅情况:I类(文学类)阅读量最高,其次为K类(历史、地理类)、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J类(艺术类)、H类(语言、文字类)、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类)。依据这一统计,中学生阅读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从众性与消遣性
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判断、认识等方面依然缺乏缜密分析和独立思考,有从众心理。在阅读方面,一般表现为图书的选择深受周围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他们借阅某本书,可能只是因为某位同学评价好看,表现出从众性。
同时,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课堂知识常常理论性强,抽象深奥,难度较大,因此,课外阅读学生们常常选择一些非学习直接相关书籍,在课外阅读中放松身心。借阅书籍中艺术类、故事类、漫画类的比较多,即表现出消遣性特征。
(二)逆反性与好奇性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会有较强的叛逆心理。表现在阅读上就是,中学生会比较喜欢看以故事情节离奇、人物塑造张扬有个性的惊悚类、侦探类、武侠类、言情类的小说和文章。不选择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细腻的文笔而享誉世界的中外经典名著类书籍。
同时,中学生会对想看而不得的书籍产生好奇心。对教师家长强烈推荐的书籍抱有冷漠的态度。大众娱乐性风尚常常引导学生对书籍选择,他们会因为一些热播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去借阅相应的原版书籍。同时,中学生容易受媒体明星的影响,会因为媒体炒作、明星崇拜、社会话题等多种因素借阅相关书籍。
(三)浅显性与功利性
目前,学生的阅读出发点更有目的性,学生的阅读转向信息量更大的浅阅读、快阅读、碎片阅读。这表现在,报刊类的阅览量相对较大,且学生在图书馆每次停留的时间比较短。
同时,一些学生只看并不记,注重视觉感受,或只简要浏览,只选其中感兴趣的地方、吸引人的章节了解大致内容,没有耐心去精读细读。如对于教育部推荐中学生必读书目,学生更倾向于看缩略版、导读版而非名著原书。一些学生倾向于阅读较短、观点直接、情感明确的心灵鸡汤类书籍。这些都凸显出了中学生阅读表面化、对深层次的内容缺乏深度的思考、不去领会书籍背后蕴含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写作意图。这种浅阅读的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对书籍的利用率也很低。
在浅阅读的同时,中学生阅读还存在功利性,即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指向性,常常选择教科书和教师推荐的书籍,或者具有一定教辅性质的、与课堂知识相关的书籍,更倾向于阅读一些自己认为可能帮助做好试题、能提高成绩的书籍。例如,介绍学习方法、成功案例的书籍较为受欢迎。
二、如何提高图书馆在促进中学生阅读上的作用
(一)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阅读
中学图书馆可以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比如利用学校的橱窗、张贴栏等向学生宣传新书、推荐优秀书籍。在馆内设立专门的新书栏,推出类似“好书推荐”“新书导读”等讯息吸引中学生,引导阅读。
中学图书馆是开放的学习场所。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探究,图书馆要通过营造安静的阅览室、多功能交流厅、方便舒适的阅读环境来促进阅读。
(二)通过阅读推广活动促进阅读
中学图书馆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比如阅读周活动、征文活动、共读经典、名著读后感交流会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促进阅读,也能丰富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以配合德育工作,在纪念日、传统节日,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朗诵会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在这些活动中,图书馆应该积极主动地提供活动必要的场所、书籍、人员,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助力。
(三)通过优化藏书体系促进阅读
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的基础。其藏书要涉及古今中外,涵盖教育、教学的重点领域和各学科知识的普及性通俗性资料,要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扩展的要求。只有内容丰富的各种类型图书,才能拓宽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承担起中学图书馆服务教学的责任。
同时,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思想层面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学生正处在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康的思想也尤为重要。中学图书馆要多引入如B类书籍中的通俗性的哲学读物、K类书籍中的英雄人物传记书籍和中国历史类书籍、I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青少年版,让中学生通过这样的书籍阅读,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品德,争做思想素养良好的少年。
(四)借助信息分析引导阅读
全面合理的数据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改进工作。中学图书馆也需要定期分析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图书资料借阅情况,适当开展调查问卷,结合借阅量和师生反馈,结合育人初衷,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丰富馆藏書籍。并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提高工作水平。
(五)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服务宗旨是为中学生和教师们提供更好的借阅服务。目前图书馆藏书存在老旧的书籍资料过多的现象,尤其对中学生来讲,他们常常更喜欢阅读最新的书籍。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从书籍的选择到购买、采编,上架和借阅管理,都需要工作人员有责任和服务意识,以中学生和教师阅读为出发点。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义务为师生购买推荐更优质的书籍。
同时,中学图书馆可以向一些公共图书馆、书店交流借鉴。如可以根据公共图书馆和书店的借阅购买情况,选择需要采购的书籍。学习公共图书馆、书店吸引读者的一些做法,以及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经验,并结合中学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应用到工作中。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启假期借阅工作。寒暑假是中学生阅读的关键期,适当开放寒暑假的借阅或借还功能,能够延长中学图书馆的服务时长、扩展中学图书馆的服务面,肩负起中学图书馆的责任。
三、农村地区中学图书馆的阅读促进方式
上面,探讨了中学生阅读的特点和中学图书馆在促进阅读上可以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这里要专门分析下农村地区的阅读情况和农村地区中学图书馆可以采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促进阅读的措施。
目前,农村地区的中学生阅读情况普遍较差。农村地区的中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也不利于他们文化课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除了上述中学生共有的阅读特点外,农村地区中学生阅读还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整体的阅读氛围。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家庭缺少阅读氛围,有些家庭除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几乎无课外书籍。父母也不重视阅读。缺少长辈的要求和管束,只有少部分喜爱读书的学生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阅读离他们较遥远。
同时,农村地区的很多学校,没有图书馆,只有规模较小的图书室或阅览室。藏书量不足,书籍更替和整理相对滞后。由于经费问题,现代化的工具和资源较少,无法承担起信息化阅读的需求。加之在学校教职工不足的情况下,仅有的图书室或阅览室也在半停滞状态。这种不良的图书馆状态导致中学生更加不爱读书。
针对农村地区中学图书馆这种阅读问题,农村地区的中学图书馆在促进阅读上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最基础的促进阅读上来。
对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来说,通过家庭教育来促进阅读存在经济限制和文化水平限制的双重难度,可执行性不高,所以要通过学校发挥作用。可以在课程设计中添加阅读课,来进行广泛的阅读推广。在书籍选择上,兼顾娱乐性和知识性,选择一些寓教于乐的书籍。打破中学生对书籍固有的教育性刻板性認识,多引入科普读物、通俗读物等书籍。让他们发现不仅能从电子产品中获得欢乐,通过阅读一样能接触到更辽阔的世界。
同时,农村地区的中学要注重校内图书馆或图书室的作用。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对于相对学习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说,也是中学生扩展知识面的必要场所,要尽可能保证正常使用。
四、结语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阅读上也表现出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特点。中学图书馆针对中学生阅读的特点,要采取相应的方式手段,促进中学生阅读,引导中学生走向热爱读书之路,这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的体现。不同地区的中学图书馆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帮助中学生阅读。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们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方俊.公共图书馆保障儿童文化权利新探,以南京图书馆为少儿读者服务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02):24-27.
[2]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科教处.世界图书馆事业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3]宋丽萍.基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22):100-101.
(作者简介:周水洁,女,硕士研究生,南京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分编)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