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族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宗教文化。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一直贯穿古今,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也是极为虔诚。在藏族的舞蹈中、生活中都体现着宗教的影响。藏族面具舞分为宗教面具舞、民间面具舞等,其面具舞的开端和发展都与宗教有关。
关键词:藏族面具舞 羌姆 藏传佛教 表演
藏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旧石器时代,藏族的先民就已经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其生存形式以放牧群居为主。因为生活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藏族先民在求生存之余把歌舞作为娱乐的方式之一。早在封建农奴制时期,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就促使藏传佛教的思想深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当中。到今天,藏民族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仰依然十分虔诚。藏族的舞蹈源于生活,同时因为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藏族的舞蹈融合了人们的风俗习惯,这深刻地体现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特性。千百年来,藏民族的生活、祭祀、节日都受到藏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藏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和人文风情。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虽然都生活在高原上,但是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也存在着差异,由此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藏族舞蹈形式。藏族面具舞蹈分为宗教面具舞,民间面具舞和藏戏中的面具舞。其中宗教面具舞又分为苯教羌姆中的面具舞、宁玛派羌姆中的面具舞、萨迦派羌姆中的面具舞、噶举派羌姆中的面具舞、格鲁派羌姆中的面具舞。民间面具舞分为米那羌姆和白馬藏族的“十二相”。“万物有灵”是因为藏族人民相信生灵、神明与生活中的人们之间,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自然力量相联系,这些对万物的崇拜也是藏族面具舞形成的基础。早在公元5世纪前,面具舞就已经在各种庆典和大型仪式上出现。7世纪时佛教传入西藏,在此之前藏族先民们普遍信仰“苯教”,由于执政者大力推行佛教文化,使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宗教并深入人心,这一过程中,藏族本土文化也影响了佛教,使之形成了独具藏文化特色的佛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藏传佛教。佛教文化的逐渐兴起,使得面具舞在宗教舞蹈中变得更加突出。如羌姆真正开始发展也指佛教文化传入之后。
一、苯教羌姆中的面具舞
苯教最先将藏民族的各种祭祀活动归为自己的宗教活动中,并且有了最早的祭祀舞蹈。准确地说,直到8世纪之后,祭祀舞蹈才被称为羌姆。
每年的藏历12月25至28日,在苯教的雍仲林寺都要举行大型的宗教活动,尤其是“古多”最为盛大。在这期间表演的宗教舞蹈称为“古多钦莫羌姆”。它的表演形式与其他教派的羌姆有所不同,是边舞边向逆时针方向转圈,而其他教派则是顺时针转圈。
在苯教羌姆的仪轨中,“古多钦莫羌姆”还吸收了民间的舞蹈形式如热巴、宣等。同时又因为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也吸收了许多藏传佛教的特点。最原始的表演形式、民间的舞蹈特点、藏传佛教的影响,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苯教羌姆。
二、宁玛派羌姆中的面具舞
宁玛派羌姆是源于莲花生编创的桑耶金刚舞。桑耶金刚舞主要用于祈福,它的形式非常简单,寓意祥和。根据桑耶金刚舞创编“莲花生”八向舞,由于后来在桑耶寺举行,所以常常被称为桑耶寺羌姆。到曲古鲁旺将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扩展,并且制定了具有规定的经文和曲调,其配器也进行了大量的添加,这样就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次久”。发展至今,虽然其活动的规模有所变化,但是基本形式却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宁玛派羌姆。“次久”有代表十日的意思,这是一个日期。传说莲花生大师出生于藏历年5月10日,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具舞以拜谒莲花生大师,来表示尊敬之意。次久羌姆共十二场,每场更具不同的表演内容,表演人数,表演的服饰都不同。桑耶寺的羌姆舞音乐欢快,其舞蹈动作大气,豪放。
三、萨迦派羌姆中的面具舞
萨迦派羌姆又被称为“普珠羌姆”。这一大型的宗教舞蹈是传播佛教的慈悲,善恶因果的思想,在每年的藏历年七月举行。萨迦寺建于1073年,其历史悠久,是藏传佛教思想传播的重要地点。寺内藏有珍贵的经文和精美的壁画,这里不仅是著名的古迹游览胜地,同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萨迦派由西藏昆氏家族创立的与宁玛派渊源较深的佛教派别昆·公觉杰布四处拜师求学,学习佛法,并且不断弘扬佛法,后在萨迦奔坡建立了萨迦寺,与此同时经过不断的完善和调整《金刚厥修供》羌姆,使之成了萨迦派最早的羌姆。后又有萨迦派的第22代法王阿羌阿旺贡嘎仁钦被迫离开萨迦寺十年,在这十年期间萨迦寺所有珍贵文物几乎都被毁掉或洗劫。同时阿羌阿旺贡嘎仁钦这十年都在桑耶寺居住,并且主持与修复桑耶寺,同时又联系原萨迦寺弟子,且广收新弟子,弘扬萨迦派道果教授法。后来在“江孜”和“仁次”两位法王的支持下返回萨迦寺,又重新修建萨迦寺。其将《金刚厥修供》根据道果教授法进行再次改进,为金刚神驱魔镇妖的仪轨派生出“普珠羌姆”,这就是定于藏历七月的“夏季金刚节”。萨迦派“普珠羌姆”有规定的表演形式,演奏的人数,演奏的乐器都有其规定。表演的时间顺序都十分讲究。每一场的表演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
四、噶举派羌姆中的面具舞
噶举派是所有宗教面具舞派中支系最多的一个派别。噶举派派系众多,但是从严格的角度上来讲并不是继承的羌姆仪轨,而是教派自身的传承。噶举派的羌姆是由帕竹噶举派中的止贡派而兴起的,但是羌姆的仪轨却是来源于宁玛派,是根据宁玛派的羌姆进行改编。后又经过对内容的不断充实,形成八教善事修行制度和噶尔羌姆。噶尔羌姆为了和其他派别中的羌姆进行区别和显示出其艺术性,对其乐器的编配,舞姿、表情、服饰、面具都有密乘的共性。尤其是对一些服饰的制作独具特色,其服装在室内时呈绛紫色,但是如果在阳光下看则会呈现出黄绿色或者墨绿色,这一特色是其他派别难以比较的。在饰品的制作方面,大多都是用象牙骨头与牦牛腿骨制成,其价值与特色也是堪称一绝的。同时,噶尔羌姆在法事中还运用了韵文诗歌。
噶尔羌姆表演共两天时间。第一天表演共有十二场,第二天表演共有十一场。噶举派的噶尔羌姆充分地展示了其教派艺术特色,其艺术阵势,艺术水平就今天而言也是相当高超了,是非常值得研究和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格鲁派羌姆中的面具舞
格鲁派羌姆表演相对其他几个大的派系,诞生的时间较晚。直到15世纪由四世班禅创立的藏历驱魔仪式,这才有了最早的羌姆仪式。“西莫钦波羌姆”是日喀则市最为隆重的宗教节日。格鲁派羌姆的另一传统形式是“朗杰二九多玛”羌姆,在藏历年12月举行。这两个羌姆是格鲁派传统羌姆,表演和祈祷的内容主要是关于驱魔和免灾。
“西莫钦波羌姆”最初的表演只限于在自己的修行室里,后来由于文化演变、历史发展等原因,逐渐开放让人观赏。每一位表演者不仅仅是演员,表演神的演员,就代表着神的化身,其神情,手势都要时刻表现出此时神的状态。表演时间总共为三天。第一天的表演都以祈福、驱鬼和一些生活情景为主,大部分表演段节奏都较为明快。第二天的表演是在第一天表演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两个节目,分别为《西杰亚勇》(阎罗王父母及随从,共18人表演)和《组果松》(本寺护法神“孜玛热”及随从,由3人表演)。这两个节目表演阵势相对较大,在动作上表演凶猛,主要表现驱魔的场景,给人一种威慑降魔的感觉。到了第三天的表演以娱乐为主,与前两天的表演之间没有太多的延续。
以上这五种羌姆是宗教面具舞中的主要派系。其在表演时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讲的都是对幸福的祈祷和向往。一般认为羌姆属于宗教性质的面具舞,但是在民间有些地方也有相对来说很完整的羌姆仪轨,如米那羌姆和白马族的“十二相”,其表演内容和形式都有完整的仪轨,有明确的场次和分段,有规范的表演者和仪式。
藏族的面具舞都是来自对图腾的崇拜,是“万物有灵”思想的产物。其形成原因与宗教有关,所以其宗教文化的意味较为浓郁。每个教派所崇拜的神灵是不同的,其祈祷内容也因此存在着差异,但是总体上讲都是人们希望自己免于灾难,祈求平安。同时,由于面具舞的不断发展,各个教派对于面具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的服饰、经文等都越来越讲究。这些表演的道具和经文内容都独具特色,很多都是无价之宝。由于宗教对藏民族的影响极其深远,所以每一次的羌姆表演都是一次大型的活动。加之藏民族对此活动的崇拜和敬仰,慢慢地这一活动也传入民间,甚至有些内容和元素融入藏戏中。
时至今日,藏族面具舞已经不单单是宗教舞蹈中的一种形式,而是成了传播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其特殊的方式,独有特点,见证和记录了整个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单一文化,更是维系着整个藏民族文化的纽带,具有宗教性、艺术性、历史性、文学性等多种特点。它是人们了解藏文化的一个平台,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参考文献:
[1]雷燕.藏族面具舞解析[D].四川大学,2007.
[2]马盛德,曹娅丽.人神共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汪桂平.西藏宗教艺术[J].世界宗教文化,2013(06):1
21.
[4]郭凈.心灵的面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朱俊威.简析原始舞蹈符号的思维特征[J].河南广播电视学学报,2013(03):51-53.
(作者简介:王喜伟,男,硕士研究生,郑州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