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嫦
一、案例背景
“同课异构”是教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也是教研新形式。我校与南沙小学就对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了英语、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
二、案例描述
課题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课《寓言两则》其中一则寓言《滥竽充数》。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课文主要讲了齐宣王时代,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装腔作势混在吹竽的队伍中充数。后来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寓言揭示了人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靠弄虚作假过日子的道理。
陈老师和冯老师充分发挥她们的教育机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感悟寓意。下面我们一起来把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对比反思。
案例一:沙尾一小学陈主任在设计《寓言两则》时,其教学目标是: 1 .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2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感悟寓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落在了“通过学习寓言,懂得揭示的道理”上。结合单元导读的特点,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先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中去,品味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再跳出文本之外,揭示道理,最后,以表演寓言、续写故事的形式,再一次回到文本中去。着眼学生理解力的培养。
案例二:石排小学郭老师在23 课《寓言两则》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2 .能比较课文开端明白相对应的古文,并能凭据古文复述故事。着重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与交流技巧的能力。
三、案例反思
1 .“同课异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条件。如案例一和二:开篇布局的策略不同。案例一陈老师从课题入手,单刀直入设疑释疑,着眼于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着眼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 课件出示“滥”的三种意思进行解释,激发学生求知欲,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本课的学习。案例二冯老师从猜成语入手,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滥”和“竽”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准确地切入正题。两者的开篇布局看似策略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那就是把教学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2 .“同课异构”需要从学生读通、读懂入手。 学习寓言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读通、读懂寓言都不难,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就要从读通、读懂入手。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中,教学过程渐入的层次则不同。如案例一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落在了“通过学习寓言,懂得揭示的道理”上。结合单元导读的特点,由浅入深的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去,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案例二,则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启发学生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懂故事中的人物。 如读懂故事,品“装腔作势”等词语,感知予以,联系实际做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各环节环环相扣,渐次深入,在如此频繁的读中,学生的感悟、理解和积累是不言而喻的。
3 .“同课异构”需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欲望就是一次很好的语言实践机会,不露痕迹地训练学生的概括、复述等处理语言的能力。在进行思维拓展时,用的方式则不同。陈老师在三次说话训练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看到南郭先生逃走后,你还有什么劝告的”,学生对南郭先生的劝告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寓意就是这么顺理成章归纳出来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也得到了训练。冯老师则利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学会这类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生活中滥竽充数的实例。 偏向理性思维,强调做人的道理,更深一步感悟寓意。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