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2020-12-09 09:15张艳媚
师道·教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连续性学段文本

张艳媚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陆续进入小学语文高年段各种练习题目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中,由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语文素养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反映出若干短板,如学生不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其局限性表现为:不会看图表、导视图、说明书,不会从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更不会就相关信息下简单的结论。显而易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树立课程意识,优化教学理念

为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确保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实施到位,建议教材编写单位及教研部门完善各学段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要求。例如我们小学阶段,就可以把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述细化为三个学段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形或表格中提取单一或多个信息;第二学段: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简单的推理或者判断。第三学段:阅读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得出个人的阅读结论,作出较为贴切的评价。这样从低年级开始着手,就能够从课程层面加以引导,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重视落到实处,从低年级抓 起,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树立任务意识,完善资源整合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仅在第三、四学段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提出要求,缺乏对其相应教学建议、评价等。但在第一学段的教材中,其实已经融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我们要有任务意识,懂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同样重要,并准确把握该学段目标的“度”的差别,同时也要注意第三 、四学段之间的渗透与过渡关系。目前,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的编排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在连续性文本中蕴含着一些非连续性文本,如插图、材料链接、课后的图表作业、语文园地等;二是在练习中涉及一些非连续性文本,如公交站牌、小制作说明书、成长卡片等。这种编排让教师们自认为非连续性文本只是连续性文本的“加料”,或者只是一种作业形式,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忽略其重要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完善课程资源的整合,搭建起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系统,例如,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大语文观出发,积极开发教材,在每个学段增加两组非连续性文本的专题阅读,具体而言就是每一学年增加一组专题阅读,细化抓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第一学段,以单一的材料为主,或文字,或图形,或表格,总之要注意材料呈现形式单一,不超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范围,简单易懂为宜;第二学段,以简单的图文组合材料为主,第三学段以较为复杂的图文组合材料为主。这样从教学资源开发的层面搭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从低年级抓起、抓实。

三、树立策略意识,强化能力培养

1 .教学融合,灵活运用。 在进行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时,融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融合:(1)融合阅读。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很多都是链接式组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适度链接一些资料,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例如,教《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补充《七子之歌》等,结合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文本与《圆明园的毁灭》在表达方式的相同之处,或者选材的角度异同之处,从而实现常态化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融合绘图。教学《天安门广场》,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绘制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图;学习《颐和园》,可以安排学生绘制颐和园游览顺序图,学习《赵州桥》,可以让学生画赵州桥模型图,等等。要点图、方位图、游览图、情节图……这些图表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引进它们,既能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将思维可视化、深刻化、条理化,又能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3)融合表达。如《蜘蛛开店》课后思考练习题中有一题要求根据示意图讲故事,这个示意图就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有哪些内容,让学生发现总结示意图呈现了课文的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信息讲故事。这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知不觉就已落实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训练。

2 .资源整合,“连非互换”。 阅读教学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还是比较偏重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散文、小说等连续性文本,而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巧妙地运用课文与连续性文本进行“互换”方法,引导学生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和运用。例如,可以在完成了一个单元所有学习任务之后,引导学生打开课本前面的目录,详细阅读该单元的目录,问学生:“把这些课文放在这个单元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它们的主题相同还是文体相同?”再引导他们对文章的作者、内容、主旨、人物特点、情节安排等进行有选择性的归纳小结,把小结要点写在该单元的目录旁边,将该单元所学知识、所掌握的读写方法形成一个体系,让学生对单元学习中的知识点、能力生长点了如指掌,还培养了学生甄选、提炼、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如,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连非互换”训练:阅读完《红楼梦》,引导学生梳理四大家族人物关系图;阅读完《西游记》,引导学生梳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过,形成鱼骨状思维导图……当然,哪些连续性文本适宜学生提取信息,适宜创建非连续性文本,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处理,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训练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3 .聚焦生活,学以致用。 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喜闻乐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商品广告、网络订票、旅游景区介绍、看病流程、轨道交通指引、商场购物指南、游乐设施使用规则等,顺手拈来,将这些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引进课堂,着力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扎实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还可每周向学生介绍当下的一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杂志等各种媒体搜集相关报道、观点和评论,然后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通过“新闻说说说”“时事我来评”等新颖、灵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引发思维碰撞。如这段时间的热点话题,新冠病毒被外国一些政客称为“武汉病毒”,关于这个说法,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偶尔也可“代庖”把当下的一些热门话题材料搜集整理后,形成非连续性文本,设置一两道趣味练习题,印发给学生阅读、思考。这些看似教学中“節外生枝”,却是处于信息海量化、碎片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也是课标要求学生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意图所在。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连续性学段文本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