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使学生向上,课堂就必须生长,犹如一棵树,让它扎根在肥沃的土地上,长得遒劲有力,郁郁葱葱。在展开数学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当将数学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充分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并且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更应走进生活,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营造一种富有生活情境的氛围。通过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精心巧妙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百分数应用(四)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储蓄问题,教学时,从了解学生怎样安排压岁钱引入新课,出示银行柜台储蓄情境图和储蓄账单,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推导出利息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公式,学生可以意识到利息与本金、利率、存款时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对储蓄问题进行解决,能够使得其具有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还能够根据自我的实践经验,使得问题解决更加的科学高效。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营造一种富有生活情境的氛围。通过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精心巧妙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挖掘资源生活化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结合生活资源与数学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感知他们的表象和本质,服务于数学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蕴含着数学思想。因此,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各类媒体,例如报纸,杂志等,获得有关数学的生活信息,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等得到相关的资料,例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们可以发现百分数存在于食品的成分表上,存在于服饰的小标签上……学生活动最频繁的场所是学校和家庭,因此,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家庭、校园中的数学资源并加以收集整理,使得数学课堂更加高效的展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意识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提升自我的数学素养。
三、课堂拓展生活化
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紧密,学生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捕捉到数学的独特魅力,由此,学生会进一步增强其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数学教材在编排过程中也设置了许多有关数学的小知识,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学《确定位置》时,在学生觉得“数对”的知识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少“红利”时,谁发明的成为他们心中的谜,带着学生的好奇,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笛卡尔感人的事迹:一天笛卡尔因为生病卧床休息,但是他的大脑却一直没有休息,还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墙角上的一张蜘蛛网,于是在蜘蛛网的启示下他用一对有顺序的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一個点,创建了直角坐标系,从此有了“数对”,他就是受人尊敬的法国著名数学家,也是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数学教育的关键是抽象的理论、符号向生活实践的回归。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而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则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
四、设计作业生活化
生活化作业就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作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进一步体悟生活的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作业,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事实上,数学思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学生愿意观察,耐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积极的结合生活资源与数学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感知他们的表象和本质,服务于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理念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作为一名教师,我将努力在新时代下奔跑,早日让素质教育走上“快车道”。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