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墟第一街

2020-12-09 10:20孔慧怡
台港文学选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邓氏头村新界

孔慧怡(中国香港)

必也正名乎?

这篇文章写大埔墟第一街,可是这条街形成的时候,并非在“大埔墟”,不但如此,“大埔墟”还再三制止它的诞生,视它为要不得的竞争对手。

我在说糊涂话吗?把事情弄糊涂的,是二十世纪大埔地名的改变。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可是在这个情况下,说不上什么正的歪的,随着时间转移,同一个名字从此地跳到彼地,要是有兴趣涉猎吊诡的历史,只有顺应时间老人的幽默感,追寻这名字背后的蛛丝马迹。

十九世纪的“大埔墟”

百多年前,我们今天称为大埔墟的地方还是稻田、西洋菜地、鱼塘、沼泽和海湾,“大埔墟”这个名字属于现在叫作旧墟的地方。那不但是大埔区内唯一的墟市,也是香港三大市集之一,来趁墟和摆卖的除了本地村民,还有很多林村、粉岭、塔门、乌溪沙、西贡和沙田的人。说到它确切的地点,应该是现在的大埔天后庙附近,旧墟直街一带。

这个“大埔墟”由大埔头村邓氏管理,在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得到县府正式批准经营。邓氏家族在新界历史悠久:南宋时代,兵战连年,百姓为了避难而南迁,邓氏就从内地移居本地;大埔头邓族是他们的分支,约在明朝建村。大埔地区山多而平地少,这条村子位于林村河出口的平原,占了农耕的优势,同时又面对吐露港,便利水路交通,为经营墟市提供上好条件——当年新界的陆路都是古道,海路运货物反而更快捷。

经济效益不是什么现代观念,古人早就懂得:控制一个大市集,对村子的地位和收入是强心针。这道理不但大埔头村有体会,别的乡村也很清楚,时间久了,不免想到与其受别村控制,还不如伸出手来,分一杯羹。

十九世纪时,大埔地区的村子有比大埔头人多势众的,泰亨村文氏是表表者。他们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就尝试建铺招商,被当时垄断大埔墟市生意的邓氏告上新安县衙门,结果被判只许建屋,不许营商。

为了抗衡大埔头的传统强势,泰亨联系附近的乡村结盟。当时很多村子因为血缘或地缘的关系,早有互助的盟约,统称为“乡”或“约”,泰亨村振臂一呼,就联合了其他六个地区团体(粉岭、翕和、林村、集和、汀角和樟树滩),成立“七约”。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肥水不再流入大埔头,要建立自己的墟市。

七约在泰亨文氏领导下,为成立新墟展开持久战,当时新界墟市运作受新安县管制,七约的申请马上引起大埔头村抗議。大埔头说他们经营大埔墟的收入,是维持邓氏孝子祠的经费来源,官方不能断了孝子的祭祀。在“百行孝为先”的传统中国,这是顶大帽子,加上大埔头的同宗龙跃头和屏山邓族都有功名,所谓朝廷有人好做官,而官场有人则方便吵架,邓氏有官场人脉,结果让七约败下阵来。

可是失败不等同放弃。七约不但有持续抗争的勇气,而且有本钱,每约拿出十两银子做经费,到了1892年,终于请得司巡检衙署派人到现场巡视,批准他们在林村河对岸成立新市集,条件是他们不能断了原来邓氏在大埔头墟市的生意,而且级别也要低一点。

文武庙、风水井和广福桥

七约的新市集取名“太和市”,位置就是现在大埔的富善街,所需的土地有一半来自翕和约碗窑村的捐赠。用今天的理解,大家一定认为“市”的等级比“墟”高,可是清朝末年的用语却不一样,康熙《东莞县志》清楚地记载:大曰墟,小曰市——这又是历史的幽默。

聪明的七约可不在乎名堂,反正谁的生意量做得大,谁就成为主导。为了确保太和市能畅顺运作,他们首先建了两个地标:文武庙和食水井(现在是大埔的古迹,大家可以去参观)。当年乡村都在祠堂议事,但结盟的村子各有自己的祠堂,所以有事商讨就到共用的庙宇;富善街的文武庙正是七约的办事处。至于水井,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是小社区的命脉;一口新水井正好代表社区的诞生。

太和市的选址是低洼地,潮涨时海水只是比街头低一点。还好它在面对吐露港和林村河的两个方向都有湿地作为天然屏障:一边是稻田,另一边是沼泽地区,都能起防泛的作用。七约的雄心不限于每个月只开十天八天的市集。要想天天有生意,就得有商店街,所以他们很早就动手筑路——今天富善街的雏形,两旁都是小店铺。可是要市集客似云来,最重要的还是交通。这一点,太和市就比原来的“大埔墟”吃亏了,因为它跟吐露港隔了一条河,商贩带着货物上岸后,还得坐街渡过河。这就等于我们现在说:地铁不能直达,要坐接驳车,可以想象客人觉得很烦吧?

为了壮大太和市,七约决定集资兴建一条横跨林村河的桥梁,取代横水渡。我们从“建造广福桥芳名开列”的碑文可以看到六百八十九名捐款者,排在首位的正是倡议开市和建桥的泰亨村文湛泉。但更有意思的是以“团体”为名的捐款,其中除了七约的村子和祠堂外,还有商船、货船、渡船、饭馆、当铺、各式批发商和零售店,其中包括西贡、深圳和陆丰的商号,可见太和开市不过四年,生意网络已经很庞大,但也不是每个捐款的团体都和生意有关:大埔天主堂也在名单上,捐款二元。

广福桥在1896年建成,光看名字就知道,七约要标榜的是“利民”,至于这条桥对他们最实际的贡献——抢大埔头村的墟市生意——则完全不提,可见当年的大埔已经有公关高手了。

从抢生意到吞名字

广福桥的效力有多大,可以从英国1899年租借新界后所做的统计看得清楚。港英政府统治新界时,太和市已经有七十多家店铺,富善街生意兴隆,商铺范围往现在的仁兴街扩展。对岸原有的大埔墟虽然一直继续营业,但两虎相争,难免此消彼长,在1905年港英政府给伦敦的新界报告可以看出端倪:大埔头村管辖的大埔墟有两条街道,大小商店三十八家。由此证明,太和市已经远远超前了。

在英国“租借”的九十九年,大埔三番四次以“填”字诀供应土地,在富善街东面和北面原有的稻田、鱼塘、西洋菜地、沼泽和海湾一一被消灭掉,换来的是“太和市”快高长大。1902年大埔公路建成,在大埔那一段就因为广福桥而命名为广福道,成了新的商住区。1910年九广铁路通车,慢慢消磨掉水路交通的优势,大埔区对外的网络决定性地从大埔头移向太和市,1913年,与富善街近在咫尺的火车站落成,名为大埔墟站,于是大埔头村不但墟市失去地位,连名字也失去了,变成我们口中的“旧墟”。

新的大埔墟依然是新界东最大的商区。我有一位朋友是沙田原居民,提起小时候过年,她说最高兴就是跟爷爷到大埔买新衣、新鞋和节日用品。她说:“那时大埔墟比沙田大多了,气氛热闹,店铺多,货品的式样又新,直到1970年代还是那样。”她回忆中的大埔墟,就是植根于“太和市”的地方。

许多年过去了,已经没有谁再去想“大埔墟”的发源地是“太和市”,它的心脏地带就是它第一条商街——富善街;只有文武庙进口拱门上写着的“永佑太和”默默见证这段历史。但到了1989年,昔日大埔头村农地范围建成了新社区,却取名为“太和”,可见当年的港英政府没有忘记地方史。我们该庆幸林村河左右两岸的地名幽默地倒过来了,历史名字因此得以流传。

记忆像棉线般长

研究新界历史的蔡思行曾经说,大埔是有实无名的“新市镇”,意思是大埔早年不列入港府的新市镇名单,而它的发展规模和方式与沙田等地没有两样:大规模填海,然后在新土地上建住宅高楼和大商场,是港英政府“新市镇”的一贯策略。今天的大埔,虽然有八成土地是“填”来的,可是“填”的过程横跨了两三代人的经历,每次改变都刻画在当地人的生活中:这就说明大埔为什么跟“新市镇”不一样。

1983年9月的《大埔月报》头版报道最新填海区的消息,斗胆地预言“五年后市中心移向填海区”。当时的实情是:填海區有庞大的新商场和新人口,而港英政府又完全没考虑加强大埔原有地区的交通设施,难怪有人认为起源于富善街的大埔墟会步“旧墟”的后尘,人气流失,被新中心取代。

这预言喊出来三十多年了,《大埔月报》也早消失了,但大埔墟的人气却不肯溜走,热闹得连本地区议员在晚上八点想找个要挨罚款的地方停车,去吃碗云吞面也没法子;每逢周末,非法停车搞得交通瘫痪。港英政府当年满以为市中心会随自己的意愿迁移,结果是让居民吃苦。

规划师没想到的是,历史深厚的地方除了有搏动的心脏,还有不灭的精神。地方精神所在,就是它的心脉所依,假如你愿意静听当地人的谈话,会得到不少线索:

邻居在屋苑的穿梭车上闲聊:“买猪肉一定要找富善街X仔,本地猪,味道完全不一样!”

行人专区的水果摊前有人传授购物心得:“酱料当然是鸿珍最好,旧时富善街老铺,几十年历史呀!”

在乡事会街过马路,听到迎面行人的片言只语:“……唔同,佢都唔系围村仔……”两位女士跟我擦身而过,她们该是“七约”的后人。

我和妹妹也不是“围村女”,但对富善街一直有特殊的感情,爱称它为“古董街”:有十多年时间,那儿还能买到早已失传的东西:葵扇、鹅毛扇、客家和蜑家帽子、古朴的公鸡碗、竹子编成的农村用具——因为叫不出名堂,所以特别吸引……

可是我对富善街“古董”的回忆,比这些远多了。我儿时的富善街,左边头一家店是青砖黑瓦的老房子,店面很小,只放了一张比双人床大一点的工作台,上面吊着个藤做的架子,老板是唯一的店员。他把一堆不起眼的棉絮放在工作台上,拉着藤架子在棉絮上弹呀弹,棉絮就变得愈来愈松,愈来愈大,然后他左拉拉,右推推,形成个大方块,拉着棉线在上面来回地绕,几个钟头工夫,做成一张又轻又暖的棉被。

我站着看得入迷,家里的大人认为我是傻子,总要拉我走。他们不明白,在我眼里那不是手艺,是魔法。

记忆就像棉胎店老板手里没有尽头的棉线,绕呀绕地维系着这个地方的精神。

(选自《香港文学》2020年4月号)

责任编辑:杨 斌

猜你喜欢
邓氏头村新界
乡村共富密码把“迷你马拉松”办进村里青山头村:擦亮体育特色“金名片”
【评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留或切除邓氏筋膜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术后泌尿生殖功能的影响:中国PUF-01随机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
万亩草场
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高速预检称重系统设计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香港新界地产代理商联会捐赠10000个口罩支持社区抗疫
北部湾地区客家祭祖仪式音乐考察与研究——以合浦邓氏墓祭活动为例
回乡记(外二首)
邓显鹤交游述略
新界泵业的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