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勇
摘 要:应用心理学的重点教学目标应该建立在应用二字上面,因而需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实践能力,但是当前由于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甚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呈现出下降和薄弱的趨势。作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对于这种教学现象和效果都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切实完成应用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薄弱的因素以及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实践能力;薄弱原因
引 言
教师和学生在推进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时,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提高专业成绩而学习,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项专业的技能,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社会职业,运用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岗位上面发光发热,在专业领域内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现在的教师的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认知停留在简单的课堂教育,这样的教学思维是狭隘和片面的。在应用心理学教育中应该格外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灵活地实践应用。
一、导致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因素
(一)专业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实践教学指导渗透不足
应用心理学隶属于心理学下的一个学科,是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与各行各业进行紧密结合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式,因此,赋予了应用心理学非常强烈的实践要求属性。但是当前的应用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在专业课程选择和安排方面,都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心理学专业与现实应用之间呈现出脱节的现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和渗透不足,这是导致现阶段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对于专业领域创新力不强的要素[1]。
(二)专业教师人才短缺化严重,学生缺乏实践教学引导
在学校中开展应用心理学教育专业需要配备一大批优秀且专业素养合格的教师队伍,这是一门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科教育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很多学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几个教师往往需要负责整个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工作,在教学任务分配等问题上难以顾及所有的学生,这导致教师只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没有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践。此外,由于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对于实践方面的指导也没有科学性和系统化的教学经验。
(三)教学思维偏向于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在应用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培养思维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目的上,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理论的指导看得比较重,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在应用心理学实践方面的重视程度就较为薄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缺少学以致用的机会,这样的不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全方位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走向更具有实践能力挑战的社会岗位。
(四)课堂教学模式落后于时代,专业教学呼吁创新变革
从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入手进行探究,可以发现现在大部分的课堂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本内容的复述和简单的讲解就算完成了一堂课,但是没有触及到对于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导致学生证只知道理论,却不知道如何灵活应用。此外,传统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环境[2]。在信息化发展的教学阶段,专业课程也在不断地寻求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是要被淘汰的。
二、有效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课堂与生活实际关联,有效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在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时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教师应该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致力于加强课堂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性,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去面对如法庭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运动心理学等一些具体的实际应用领域的结合[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勇于运用知识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掌握中的弱点。。
(二)吸纳专业素养的教学人才,致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该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方面不断吸纳具备专业教学素养的教师人才,尤其是能够在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学生正确指导的教师,可以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从经验性和创新性等多个方面给学生带来实践教学方面的突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给学生创建一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道路,能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课程优势进行教学实践地安排。
(三)重视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明确建立科学教学目标
在专业领域内应该强调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重视对于应用心理学中应用二字的要求,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目标。在给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实践教学,运用一些社会实践案例、课程案例分析和情景化教学等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的专业领域内容,实现两个专业的充分融合,也使得心理学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和价值[4]。
(四)不断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化,运用信息技术开拓眼界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应用心理学也应该充分重视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能够在信息化的教学氛围中,运用技术实现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引入大量的实践案例进行专业知识分析,能够运用新媒体教学应用实现情景化教学,将实际的案例搬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于他们理论化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要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应用的技能,将承载应用心理学知识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婷.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反思[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 98(01):230.
[2] 方艳君.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速读(下旬),2019(010):145-146.
[3] 高尚,刘凤林.基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思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 2018.
[4] 赵晓磊.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