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的发展,高职院校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推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总目标。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职学生大多数表现出知识面窄、行为习惯差等问题。期中,行为习惯差尤为突出。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学生管理实际,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提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对策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上普遍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如不良生活习惯、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一、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1.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日常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作息习惯。在饮食习惯方面,多数学生表现出用餐不准时,暴饮暴食。部分学生还暴露出作息不规律的问题。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大多数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部分女生沉溺于网络刷剧,网络购物。从而形成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的习惯。除此,近年来,高职学生吸烟、喝酒等行为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学生似乎将吸烟、喝酒作为自己炫耀的本领。
2.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还表现出知识面窄,学习习惯差,意志力薄弱的问题。虽然经历过高考,高职院校的学生,似乎对学习依旧不以为意,在学习中表现出没有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独立性差的现象。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3.不良的心理状况。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刚入学时候就表现出不良心理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在后续的教育中,逐渐痊愈,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出抗挫折能力差、特立独行、过分自卑或者过分傲娇。时常因为一些不经意间的小事情而走上抑郁的道路,甚至走上极端。
二、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通过对部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也暴露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原因。笔者曾经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访谈。访谈中,笔者发现虽然不同的学生都暴露出不同的问题,但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共性,如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都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契约意识淡泊的特点。
1.心理承受能力弱。在笔者访谈的对象中,有部分同学是因为高考失利,而从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有部分同学是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导致对未来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动力,从而开始自甘堕落。也有少部分同学属于没能坚守初心,在他人的影响下,沾染上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2.自控能力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规划,也不能长期坚持。在生活中容易跟风,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是非观,在事情面前,容易站在大众一方,人云亦云。在学习上,则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课堂表现差。
(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影响学生终身。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家庭经济条件日益优越。越来越多的孩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父母,将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作为家庭教育第一要义,而忽视了精神教育的作用。从而导致孩子出现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三)高职院校重技轻文的教育教育模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疏忽了文化教育的功能。以致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入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学生做事缺乏自主性。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大多起点较低,行为习惯较差,因此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过渡强调学生的管理,强调用制度管理学生,而忽视的教育引导的作用。
三、不良行为习惯改进方式和措施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随着学生的成长,心智也越来越成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引导进行纠正,但更多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才能予以改善。
(一)教育之本,立德为先。教育之本,立德我先。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学校,“立德”依旧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和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和要义,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办学路径。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心智善未完全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强的向师性,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引导。在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笔者通过主题班会、讲座、优秀学生事迹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同时督促学生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并给予长期的督促,促使学生日益完善。
2.培育健康人格。在日常的学生管理过程中,笔者通过心理知识宣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活动等形式幫助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开除不同的教育药方,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问题何缺陷,督促其改善自行不良行为习惯。
3.践行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我们常说,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多年的学生管理实践中,笔者发现多数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长久被老师、同学或者家长以“差生”或者“问题学生”冠名,长此以往,学生默认自己为差生,失去了生活、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生活中放任自由,破罐破摔。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践行“赏识教育”的理念,用赞赏的眼观去看待每一个学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道德模范评选、自强之星评选、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漫画征集比赛等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重新定自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4.三全育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并不能仅凭一人之力能解决,需学校内的所有部一起联动,从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的部门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育学生作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宗旨,从多方面提升学校育人的能力,方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才能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是家长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生管理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难以矫正,有部分原因在于家长。尽管老师在学校如何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回到家中,家长的纵容和包庇,让老师的教育功亏一篑。因此,在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教育方面,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教育才可能成功,否则都是徒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将学生这棵小树育成参天大树。在笔者看来,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方面,必须首先承认学生的不完善性,并促使学生由不完善向完善转变。
参考文献
[1] 谭琳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不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1年11期
[2] 孙春明,朱波.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兴龙.高职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科学世界.2019.08.15
作者简介:赵艳飞(1989-),女,汉族,云南大理,讲师,文学硕士,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