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静
【摘 要】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教文卫的助力,同样也离不开水电资源的支持。目前来看,我国总体上水资源的体量并不甚丰富,区域分布亦不太均匀,存在东西、南北差异明显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切实应用效能的水利经济学方法与标准,才能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利于推进国内水利工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式方法。故本文从水利经济学的相关概述出发,对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水利工程中未来的发展规划,望相关总结对业内人士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经济学;水利工程;具体应用
一、水利经济学的相关概述认知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便有了初步的水利经济认知理念,在当时,人们已经初步意识到,修建大型灌渠虽然在很长时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但最终修建成功的灌渠会给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的综合效益。诸如,著名的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都是当时官吏兴修水利的典范之作,至今仍在发挥航运及标志作用。而近代的水利经济学则始于美国,在相关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文件中呈现罗列其要点如下:包括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改善环境,提高社会满意度及幸福指数等等,而如何从较多方案中综合选定最优方案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近代的水利经济学表示应从国民经济立场出发,对各种效益进行估算,采用效益费用比等经济指标进行评价,以最终对水利工程及流域开发进行规划衡量。
水利经济学在我国后续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期初引入美国上述提及的效益费用比方法,对水电建设方案的经济效能进行对比,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开始吸收世界各国有益理论,并结合自身水文特色,探索性地建立了水利经济学体系。从字面上看,水利经济学属经济学领域范畴,其是对有关水利方面相关的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专业学科。狭义的水利经济学着重研究的是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而广义的水利经济学,不仅拘泥于此,还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及地区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包括水利工程内部实际经济、经营管理问题等。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对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均有显著影响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水利经济学,借此提高水利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现阶段,国家在水利行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递增,收益却没有呈明显增长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水利效益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一段时间后才能得以体现,而在水利统计过程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由于滞后显现经常容易被忽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水利经济学是研究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关专业人士需要不断地优化水利工程的各个阶段,涵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多个层面,才能更进一步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水利经济学要想在水利事业中恒久的做出贡献,就亟需不断地更新与完善,才能更好地为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二、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国家为了解决我国区域性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存在,已建设了跨流域的南水北调、长江三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基本上缓解了地方应急用水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的现实可利用程度,保障了国民生活、生产建设及农林牧副渔等相关行业的所需用水,从而进入了水利工程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基于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已经可以看出,单纯地研究狭义的水利经济学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水利经济学研究范畴已涵盖广义之分,形成了基于针对水利工程中关于建设方案优选评价为重点,逐步涉列工程管理及水利工程对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论证等领域,并在理论探索中、深度钻研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和评价、水利方案择优对比。除此之外,还包括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水库附近需要移民及土地淹没赔偿等实施细则,进而形成了包括积极效能和应急预案解决方案等比较完整的研究与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中起到指導作用。
现阶段的水利经济学在广泛汲取各国经验的前提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体制,并在水利工程中发挥应用效能,具体而言,包括如下:
1.在人财物的投入方面。
(1)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水利经济学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学原则,尊重价值规律与供求关系,在具体应用方面,引进经济学中的竞争机制理念,实行按劳分配,责权利切实结合,借以在工程建设中,强调多劳多得,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2)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在经济效益的考量中,固然少不了资金的考量,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工期长的固有特性,需特别引入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理论而不能单一考虑货币量本身。另外,理论中同时强调需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减少现金流积压,借此可以为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部分资金流的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路。
(3)加大技术的强强联合。水利经济学中对于技术支持的引入也有所提及,现阶段,水资源利用度不高、综合开发力不够、固有机制存在束缚等问题也可以通过经济转型与升级得以改善。因此,转型过程固然少不了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提升经济生产力及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发展的宗旨。
2.在方案择优选择方面。
(1)提出事前估算的要求。水利经济学中指出,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应采取合理方法对投资进行比例分摊,并事前准确估算项目的建设费用和未来经济效益。另外,对于完工项目和事后运行维修费用,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也应进行准确估算,方能避免核算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
(2)加强事中指标的分析。首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经财务分析以评价其可行性,特别是非赢利性项目的取舍,要以经济分析的结论作为主要依据。其次,对于各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所呈现的产品与服务,需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综合兼顾支付能力及公平原则,才能最终界定出收益明确的对象,对其进行收费。再有,在项目建设中,应采取优化技术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寻求最优组合方案,才能兼顾财务主要指标(如效益费用比、内部回收率等)的同时,建成最优运行的水利工程。
(3)分享事后成果的借鉴。一项水利工程建设的完工不单单意味着其完成了本身的使命,也对其他项目的后续建设提供参照。因此,经济学中强调,对于完工项目,还需引入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专业方式方法,对经营管理及财务指标进行成果分析,以了解项目工期、价格、环境特点等各方因素,起到借鉴作用。
(4)强调项目的综合效益。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经济学相关理念不仅只强调经济效益,还应加强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及经营管理,并强调在讲究经济效益的同时,全面综合考量社会、环境和政治效果,而经济学在理论撰写上特殊强调了上述观点。
无论何时何地,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水利经济的支撑,水利经济,以水为载体,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保护、节约、管理等为手段,产生各种经济效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以水利经济学为指导,以水利工程为实践,才能促进理论的深层次研究,进而在实践中发挥更精准的指导意义。
三、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加大关于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力度,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关键意义。水利经济学作为水利工程改革与发展的基础理论,不仅能够使整体水利工程造价降低,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发挥水利工程最佳效用,保证水资源最大利用率。诚然,水利经济学体系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不俗成绩,还带动衍生出理论研究附属分支学科的大发展,包括水利规划经济学、灌溉经济学、水利经营管理经济学、水力发电经济学、水库移民经济学等等。
而无论水利经济学学术研究在目前阶段取得了多少成就,仍应不断砥砺前行,在未来时间内,继续向深度延伸,向广度拓展,着重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地位、水利事业性质、项目资金筹集渠道等,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下的社会、经济、政治与环境效益的综合发展与进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更多的人合与资合的投入,包括对水利效益建模研究与定量计算,加强基层水利统计调查,引入互联网平台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对短期与长期学术研究进行合理规划等等,最终提升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科学、合理、高效的實际效能。
参考文献
[1]王义加.水利经济学创新教学培养高素质水利人才[J].大家,2012,(8).
[2]邵金娜,袁喆.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5,(3).
[3]程先慧,付基伟.探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问题[J].河南建材,2018,(4).
(作者单位:新沂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