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2020-12-09 05:24王莉
商情 2020年46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摘要】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使得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而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导致供需失衡。通过对跨境电商人才供需失衡进行分析,提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能力培养的梯级路线图,构建以“高校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平台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培养职位技能”为支撑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出现跳跃式增长,据河北省商务和教育部门资料显示,河北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量近10万人,虽然全省有120余所高校开设跨境电商相关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3.5万人,但是仍有6.5万人的人才缺口,跨境电商人才供求总量失衡。另一方面,高校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欠缺,业务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匮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表现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人才需求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有必要归纳梳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揭示人才供给失衡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河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以此解决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高等教育对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精准供给。

一、跨境电商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带动人才需求旺盛

根据《2018—2019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9.1万亿元,用户规模超1亿人,预计2019年将达到10.8万亿元。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达到1347亿元,同比增长50%。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人才的旺盛需求。而跨境电商是随着“互联网+外贸”新兴起来的商业模式,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在就业市场凤毛麟角,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这就导致人才供给需求失衡。

(二)市场需求变化快,高校难以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跨境电商市场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需求变化大。自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不利于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政策,如美国退出万国邮联盟,导致中国到达美国的邮政小包成本急剧上涨,跨境电商交易成本增加,可以预见未来跨境电商目的国为美国的市场会逐渐缩减,转向其他目的国市场,从而对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具备新的目标市场国语言交际、文化交流能力。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使得高校难以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新的需求。

(三)没有专业人才目录指导,不同层次的高校处于探索阶段

教育部大学专业目录中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高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目标、要求不同。目前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高校集中于高职和中职院校,由于学制短以及生源水平的差异导致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专业知识欠缺、业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市场对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河北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能力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复合能力的跨界人才,既需要推广运营、跨境物流、美工摄影等专业技能,又需要具备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技能,须熟悉大数据、用户体验、金融服务等领域知识,除此之外,根据交易方所在国的差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国家的外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在众多能力要求中,高校培養的是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需要长期的专业累积;实践操作能力是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条件,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成为校企双方的共识。高校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与平台企业进行合作,如Wish“星青年”计划、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鑫校园”项目、亚马逊全球开店101·时代青年计划,都是平台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支持计划;有些能力在短期内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即能达到,如电脑操作水平、摄影技术、网页编辑、沟通技巧等。因此跨境电商所需的多面手并非高校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到,需要企业及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完成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

作为高校应与跨境电商企业加强沟通联系,研究分析跨境电商企业运作流程,确定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目录,梳理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结合平台企业(如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制定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训、实习中践行以“高校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平台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培养职位技能”为支撑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在建立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时应该基于河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情况,依托白沟箱包、清河羊绒、安平丝网、霸州家具、沙河玻璃、辛集皮革等县域特色经济,培养符合河北省产业优势、区域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论

跨境电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会随着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稳步增长,人才短缺是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教育部应尽快将跨境电商专业设置为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目录,进一步探索跨境电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与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尽快解决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高等教育对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精准供给。

参考文献:

[1]张越强,王薇,杨文婧.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12):27-32.

[2]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9):68-72.

作者简介:

王莉(1979-),河北唐山人,汉族,博士,副教授,唐山学院,研究方向:逆向物流。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