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小微绿地建设思考

2020-12-09 05:39李蔚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绿地小微公园

李蔚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00)

1 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率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在精明发展的理念下,城市存量式与减量式规划发展已成必然。聚焦人口压力巨大的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往往处于“零增长”的状态,而生态绿化指标要求紧张,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缺口大,用地上的捉襟见肘与市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等绿色开放空间在功能服务上已经逐渐饱和,而大拆大建的模式与低碳发展理念相悖,因此,以小微绿地为建成区“增绿”策略被广泛应用。作为高密度语境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最小单元,小微绿地与社区联系紧密,其实施成本低、难度小、速度快,往往只需少量的土地腾退、置换,再加以简单绿化、铺装与其他小型景观设施,即可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这种“见缝插绿”的操作模式所带来绿化成效明显,小微绿地逐渐成为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的重点与政府对社区提升改造的示范工程。

图1 小微绿地

2 理论支撑

小微绿地的建设实践有相关的城市更新理论作为背景支撑,例如城市微更新、城市修补、城市针灸理论。

城市微更新理论来自2012 年“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分论坛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提出的“重建微循环”理论以及“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新、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微医疗、微农村、微调控”的十微概念。微更新理论主要应用在社区改造升级中,实施中强调公众参与,通过微更新,社区能较为完整地保持原有的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更新的物质空间能更好地贴近社区需求,进一步激发街道活力,形成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城市修补理论与生态修复共同组成了“城市双修”理论。城市修补理论侧重于城市功能的修复与公共服务的完善,强调层级网络完整与服务健全,塑造富有人文特色的良好城市空间环境与景观风貌。

城市针灸理论的原理类似于针灸,意为对城市空间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更新改造,从而激发该片区的城市活力,是一种强调打通经脉、以点带面的建设驱动模式。

以上城市更新理论各有侧重,但均是对传统的推倒重来、拆旧建新的改造更新方式的摈弃,而建设灵活的小微绿地就是这些理论的重要实践。

3 小微绿地

小微绿地作为一种布局灵活的绿地,呈微小斑块散布或潜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服务于当地的社区居民,对城市游憩空间产生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小微绿地的发展要从美国的口袋公园开始,例如著名的纽约佩雷公园。这类公园地处高密度城市中心,面积小,从车行和步行交通流线中分离出来,选址往往是两栋建筑物之间的狭小场地,是一个尺度宜人、远离噪声、围合而有安全感的室外开放空间。而小微绿地的概念范畴比口袋公园更为广泛,在用地性质上并不限定于公园绿地,它也可以是街旁绿地、附属于街道的广场或者其他附属绿地。

在小微绿地规模的界定上,可以比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对社区公园、游园、广场用地、附属绿地等相关描述,其规模可小至0.1hm2,可大至于1hm2以上,说明小微绿地的见缝增绿的灵活性,同时也反映出现有国内规划政策对小微绿地的直接控制力弱。一般城市建设实践中常见小微绿地的面积在1hm2左右居多。

4 分析与思考

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或区域已经步入了小微绿地建设的高峰中,但实际效果并不总令人满意,许多小微绿地的建设暴露出规划上建设定位的模糊与建设流程的混乱。首先,小微绿地的规划建设充满随机性。小微绿地位于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的最低层级,在城市或片区的整体规划中往往无法涉及如此微小的城市碎片,实际操作中其区位交通情况往往会根据哪里有土地可以转化为绿地而定,建设有一定随机性,容易出现某些片区拥有较多小微绿地而其他片区缺乏的情况。其次,小微绿地的设计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布局、品质以及设施未能满足社区活动需求,缺乏人性化的设计使许多小微绿地并未起到相应的休闲游憩作用,反而沦为无人涉足的消极空间。这些问题源于对小微绿地认识与评价的缺失,小微绿地的规划需要像其他开放空间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益与公平,但它不是大型开放空间在小尺度上的缩小与复制,在高密集社区语境下,它不仅能为使用者的视野提供一片绿色,同时还可以融合城市家具、运动场地、儿童游乐设施等,拥有更复合的功能属性。

针对小微绿地的建设上的一些困惑与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下从六个方面,从不同角度阐述小微绿地规划建设上可以提升改进的方向。

(1)规划先行,在指标上充分重视小微绿地。小微绿地的建设初衷一定是基于公益的,不能仅仅因为此处有片空地无人问津,就随意转化为小微绿地。开放空间体系布局需要分层次逐步深入,在社区规划改造中可以给出明确的小微绿地指标。

(2)挖掘潜力,成为其他开放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小微绿地的灵活性使其建设可以相对独立,不仅能依附于居住社区周边的用地空间存在,也可以存在于背街、巷尾、桥头,甚至桥下的空间。例如,重庆市江北区在渝澳大桥下新建的社区小微绿地占地约1hm2,单轨轨道从公园上空穿过,公园内存在若干支撑轨道的巨大水泥柱体,公园通过富有地形变化的绿化设计巧妙消除了柱体的突兀感,将原本消极的桥下空间转化为受欢迎的小微绿地,成为滨江绿地向城市的延伸,是区域“增绿添园”工程的佳作。

(3)强调设计特色,丰富功能与主题。现阶段小微绿地建设功能类型单一,少量绿化、简易铺装与座椅、健身器材是大多数小微绿地的标准配置,平淡的空间设计另众多小微绿地吸引力缺失,场所感更是无从谈起。小微绿地可以在容纳以上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功能与主题,例如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公共社区花园,即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社区自治的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小微绿地,社区内的居民可以通过公共花园内的种植活动自行管理花园,这既成为社区儿童的户外环境教育课堂,同时也完成了社区宣传和展示。传统公园绿地主要通过造景、解说、媒体、课堂讲授和主题活动等方式展开对历史文化与科技传播方面的教育,教育环境依赖大型场地,偏重于气氛渲染与知识灌输,互动性弱,而小微绿地融入城市细密肌理的特性决定了其学习背景贴近社区与日常生活,学习方式偏向互动性实践活动,园艺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认知、城市空间政策认知、社区自治与社会企业家精神等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小微绿地的教育功能。

(4)考虑维护成本,营造低维护式绿色空间。研究表明开放空间的绿化程度与维护情况影响人们对于使用的安全性认知,缺乏维护的开放空间较难以维持空间活力。众多小微绿地投入使用后的初期都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提升效果,但随着使用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折损,后期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小微绿地的建设与维护成本有限,设计之初应该将低维护这一原则纳入考虑,例如选用乡土植物,减少不必要的水景,采用回收材料等。

(5)考虑适老化设计,营造儿童友好空间。在以儿童与老人等特殊人群为使用主体的绿色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中发现,由于移动性减弱的特征,该群体活动空间受到限制,该类人群是离家最近的小微绿地的主要使用者。小微绿地的适老化设计在空间尺度、色彩特征、使用设施等各方面均有体现,现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加以实施。同时,儿童也是小微绿地的主要使用者,设计也应考虑儿童安全的相关细节,从植物配置、设施选择、材质色彩等方面综合把握。

(6)夜间使用需求的考虑。小微绿地贴近社区,存在夜间使用的潜在需求,在设计中应当重视夜景设计。首先设计需要满足基本的道路与场地的功能性照明,保障夜间活动的安全与便捷,其次可以根据造景主题增加适量的景观性照明,突出表现照明对象,但需要控制夜间的光污染,避免照明对植物生长与人的活动产生干扰。

5 结语

我国小微绿地建设刚刚步入热潮,这一建设实践涌现出众多小微绿地作品,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小微绿地在规划、设计、管理上的不足。小微绿地建设热潮是一个机遇,是城市增绿的民生工程,也是社区自治与自我更新的一个突破口,无论是规划设计决策者,还是社区使用者都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避免误区,多出精品。

猜你喜欢
绿地小微公园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小微课大应用
在公园里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小微企业借款人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