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狱徽的功能

2020-12-09 08:47郝艳杰彭春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监狱意象文化

郝艳杰,彭春芳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狱徽是监狱的徽章, 是一所监狱的 “文化名片”,是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是一种匠心独运的艺术创作,展示了监狱的整体形象,办监理念,历史传承,核心价值,是监狱精神的体现。

一、狱徽的审美功能

狱徽是现代监狱制度的产物。 随着监狱的发展, 狱徽逐渐演变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系统,通过“立象尽意”充分表达出监狱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一)意象美

意象理论在中国源远流长。 《易经》中早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象”乃卦象,《易经·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八卦”即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 “立象以尽意” 中的“象”已经由抽象符号演变成具体可感的物象。 “意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中华美学大辞典》中解释:“意象,美学范畴。 (1)指文艺家构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2)指艺术形象。 (3)指饶有意味、饱含情思、充满理趣的形象。‘言征实则寡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 ’(《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2]总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相统一相融合的结晶体。

1.观物取象

狱徽在设计的过程中, 通过完整而巧妙的构思和完美的设计,将简单的图形、色彩和文字有机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象”,用这些特定的客观物象来寄托设计者和主体的主观情思。比如,在狱徽的设计元素中经常出现五星红旗、 五角星、盾牌、利剑、钥匙、麦穗等图像。这些物象是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特定性质、特定行列、特定身份、特定职能决定的, 这些元素已经深深烙印在大众脑中,与监狱紧紧相连。

2.立象尽意

古代人对意象的推重,是因为“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人们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尽意”。 “意”是“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 寄寓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监狱的精神如何体现,监狱的文化如何传承。 狱徽中一个个鲜明的物象传达了一座座监狱无声的信念,传递了一代代监狱人无尽的守候。五星红旗是国旗,代表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在党的绝对领导下, 是捍卫国家法律权威与尊严的重要力量。五角星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领下,监狱执法为民、教化育人,罪犯在政府的感化教育下最终获得新生。盾牌坚固、厚重,代表国家权力机关,寓意防卫、保护、抵御、尊贵,表明监狱人民警察是护卫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 以及监狱始终将安全稳定摆在一切工作首位不动摇的坚定理念。 利剑象征权力与力量,是正义的化身,表明监狱秉持凝聚警魂精气之剑,依法履行对罪犯实施惩罚的重要职责。钥匙象征正确的解决方案, 寓意监狱要帮助罪犯实现从“旧我”向“新人”的转变,达到“改造人”的目标,必须依靠能有效打开罪犯心锁的“钥匙”。 麦穗取自警徽上的麦穗,代表人民警察特质,寓意监狱人民警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蓝色代表庄严肃穆、公正执法。 圆形寓意圆满完美、圆润和谐。

3.狱徽的意象美离不开监狱的历史、具体环境、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

刘勰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①参见《文心雕龙·神思》。意思是,让见解独到的匠心,依据意象中的形象进行创作; 这是写文章的首要方法,谋篇布局的重要头绪。 可见古今各类艺术家们,在追求意象美的道路上, 为寻求一种最能体现个人情感的自然贴切的意象, 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愉悦感而苦心经营。

狱徽是监狱的形象标志。 “象也者,像也”。[1]230“象”说到底是一种形象象征。 因此,在狱徽的内涵元素设计中既要统筹考虑“四位一体”(特定性质、特定行列、特定身份、特定职能)的基调,更要突出自身的特色与地域信息, 将监狱的历史、 具体环境、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注入其中,使内涵一目了然,行业个性鲜明,让人易识易记,有“幡然醒悟”的最佳化效果。

比如,广东省肇庆监狱的狱徽,以建监年份、监狱原址的云梯山、 现址的大门以及麦穗为主要设计元素, 形象展现了肇庆监狱干警在建监以来努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为使监狱早日建成“特色监狱、数字监狱、节能监狱、绿色监狱"现代化文明监狱目标而奋斗的创业精神。 肇庆监狱狱徽上的 “1962”, 代表监狱始建于1962 年;“55”代表着汶塘人在云梯山下艰苦创业、 坚守奉献的55 年峥嵘岁月。 “山”是由一群抽象的燕子形状组成的“云梯山”,燕子象征“中国燕都——怀集”。 广东省肇庆监狱原为广东省第一监狱, 由于战备需要,1962 年从广州西村转移到肇庆市怀集县汶塘山区,1980 年更名为怀集监狱, 经过异地增容扩建,2017 年正式更名为肇庆监狱。 云梯山见证着怀集监狱建监以来开拓创新、坚守奉献的峥嵘历史。燕子组成的“云梯山”寓意着汶塘人“团结、务实、进取、奉献”的精神。

上海五角场监狱狱徽上的“1949”表示该监狱建于1949 年,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监狱,历经上海市第一劳改队、 第一劳动改造支队等,1995 年更名为上海市五角场监狱。 占地面积81 亩,主要关押对象为余刑在三个月以上、 一年以下的短期犯和全市上海籍临近刑满释放罪犯。 监狱以建设全国一流的功能型出监监狱和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为目标,至2015 年8 月已连续27 年“无罪犯脱逃” 和连续30年“无重大事故”发生。狱徽上的五角形盾牌与“五角场”的涵义相符。盾牌上的大写字母WJC 也是“五角场”的缩写。 五角场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上海五角场监狱名称的由来。

(二)意境美

意境是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通过意象的塑造在人们的脑海里激发出来的审美想象空间。狱徽的意境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受,美好的狱徽可以提升监狱的社会美誉度。

1.给人注入一种朦胧美,让人展开无限联想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对人没有危害,也不会感染除猪(包括家猪和野猪)以外的其他动物。自发现非洲猪瘟近一百年来,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

想象和联想历来都是艺术家的翅膀。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 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不会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层,而会突破时空之间、物我之间的界限,即所谓“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比如,深圳监狱的狱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周边配以五角形和麦穗,整个图案以拓荒牛为中心。拓荒牛是深圳的标志,拓荒牛精神代表了第一代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拼搏进取的精神。 40 年前, 深圳的创业者们就像这头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这种开拓、勤勉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拓荒牛代表深圳从0 开始,默默耕耘;90 年代后,拓荒牛换成孺子牛, 代表深圳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和深圳人民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此形象简约生动,引起人们的联想。看到这头深耕的拓荒牛就想到深圳,提到深圳就让人联想到深圳监狱, 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监狱,切实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建监以来保持了稳定的监管秩序,未发生过罪犯脱逃及重大恶性事故。坚持科技强警、率先发展,在全国监狱系统首批建设了功能强大的三级监控系统和内部网络系统, 填补了国内监狱安防系统的多项空白, 曾荣获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模范监狱等称号。

2.激发审美想象空间,让人产生一种审美感受

一个拥有灵巧构思和完美设计的狱徽会让人眼前一亮,瞬间入脑,既可以增强认同感,也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美誉度。2018 年3 月30 日,杭州市西郊监狱召开了监狱狱徽和狱训出炉会,确定由“莲心盾”作为新建监狱徽标。“莲心盾”主色调为警徽蓝,构图严瑾,兼具莲花、爱心、盾牌等多种特征。巧妙地将莲心和滴水等元素融合,体现了钱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强烈的辨认度和感知度,包含了四面守护、西字叠峰、德法双盾、滴水莲心、爱心感化、清净莲花等6层寓意,既囊括西郊监狱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历史渊源,又喻指监狱通过爱心感化、科学矫治,将罪犯改造成守法的社会公民, 帮助其早日重获新生。 警徽蓝,象征正义与庄严,给人以沉着冷静、安全可靠的视觉感受,契合西郊监狱执法工作公正严明的特点。整体用色简洁明了、虚实相应、浓淡相宜,鲜活出炉了西郊监狱钱江文化一种流动的韵律和美感, 让人过目不忘。

(三)典型美

典型是文艺审美创造的一个基本规律和美学原则。 19 世纪中期,英国作家ruskin 在《现代画家》中将“美”分为“典型美”和“生命美”。 典型美着重世间万事万物,主要是无生命事物的形式美,而生命美则聚焦有生命的动植物包括人的个体美。[3]自鲁迅首先使用“典型”以来,典型问题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界引发多次大规模讨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美学家提出“美即是典型”的观点。典型强调的是一个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所体现、包含、具有的普遍性、概括性、共同性和个别性、具体性、差异性的和谐统一,简单说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既具有共性特征美又具有自身生动美的统一即是典型美。

狱徽是监狱的形象标志,是彰显监狱工作性质、工作职能、价值理念与精神文化的视觉图形,是监狱的形象象征,以其简洁、明确、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成为沟通大众的有效桥梁与重要媒介, 是一种任何语言和文字都难以确切表达的视觉语言, 既具有所有徽章的共性特征, 又具有符合各自监狱特色的特殊意义,是具有典型性的“典型美”。已公布出来的狱徽、logo,如广东省肇庆监狱、深圳监狱、江苏监狱、上海市五角场监狱等都具有典型美。

二、狱徽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标识功能

1.狱徽具有较好的辨识度

狱徽作为监狱标志性文化符号, 具有特殊的标识作用。 它的外观应该直观、有精神内涵、并且有较好的辨识度,是一种能够区分开来的符号,可以应用于各种媒体和场合(网站、信封、明信片、宣传刊物、办公场所),能够传递出一种亲和力,引起共鸣,并经得住岁月考验。

2.狱徽可以表达时代属性

徽章具有记录时代的功能, 不同的徽章记录了曾经过往的沧桑岁月。比如,民国时期各高校使用的三角形徽章,解放后长期沿用的矩形金属牌徽章,改革开放后陆续恢复并重新设计的圆形徽章, 不同徽章印刻着不同的时代,记录着文化的脉搏。

监狱精神是监狱的核心与灵魂,是不同文化主体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与提炼升华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不但是监狱优良传统的结晶和监狱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更是维系监狱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反映着监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特质、职业道德、文化氛围、愿景追求等,是引领监狱文化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指针,是最深层次、内在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狱徽体现着不同监狱的精神。

(二)文化改造功能

2018 年6 月28 日, 时任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中提出坚守安全底线, 践行改造宗旨,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的“五大改造”新格局。 12月8 日,在监狱工作“五大改造”研讨会上,傅政华部长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对监狱工作践行改造宗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三大基本改造手段模式存在的作用主次不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畅、合力形成不足、改造效能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更以政治改造弱化和文化改造缺位这两点尤为突出。 新格局的提出,在原有三大基本改造手段的基础上,突出了政治改造和文化改造,形成“政治、监管、教育、文化、劳动”全方位改造合力,这样更加符合罪犯改造的内在规律,有利于监狱践行改造宗旨,提高改造质量。[4]在监狱里,文化改造就是用优秀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使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狱徽是监狱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每个监狱的核心价值观、治监理念、文化理念以及共同的价值取向,对监狱文化改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培育监狱精神,构建核心文化价值

蒋海东在《创新管理视角下加强监狱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提出:“监狱必须要有意识地提炼出具有各个时期、各自监狱特色的监狱文化理念和精神,用高度概括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以标语、口号等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监狱精神的提炼,构建监狱核心文化价值。

2.铸就伟大灵魂,丰富监狱文化历史

一枚小小的狱徽是监狱形象和监狱灵魂的象征。 一所历史悠久的监狱, 其狱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彰显了办监理念和人文精神。

3.鼓舞凝聚人心,增强监狱工作认同感

狱徽传达了监狱的办监理念和监狱文化, 以独特的视觉形象给人留下美好印记。 在狱徽的征集设计中,不断增强监狱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监狱干警的认同感,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是凝聚人心的有效载体。

4.打造文化品牌,体现监狱自身特色

狱徽高度表现了监狱全体干警的聪明才智,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 成为监狱的品牌识别符号,引起同行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对体现监狱自身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引导功能

1.狱徽是监狱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 各省市把监狱文化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完善了监狱文化的升级。有的单位文化历史厚重,有的单位文化内涵多元,有的单位侧重软实力的提升,有的单位侧重硬环境的改造,既有亮点又有看点,比如,广东省佛山监狱、山西省太原第一监狱、北京市延庆监狱、山东省微湖监狱、江苏省苏州监狱等,都以其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成果, 在行业内甚至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广东省肇庆监狱为深入推进监狱文化建设,打造监狱文化品牌,提升监狱形象,围绕监狱发展思路与理念,融合监狱新旧址的特点,设计出寓意深刻、形象简洁、构思新颖、内容健康、色彩搭配合理,给人积极向上之感,并与监狱工作性质相吻合的狱徽。 高度表现了监狱全体干警的聪明才智,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对增强监狱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监狱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导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市西郊监狱自2015 年启动监狱文化建设工作以来,在西郊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根据“历史性、地域性、独创性”的要求,经过不断总结、提炼和挖掘,在广泛征求监狱干警意见建议、多次召开评审会和论证会的基础上,确定由“莲心盾”作为新建监狱徽标,将“崇法明德、知行合一”作为监狱狱训。六十多年来,西郊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克服了无数困难,经受了许多考验,正是因为全体西郊人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西郊之船才得以乘风破浪、一路前行。 狱徽和狱训的出炉,既是崭新的开始,也是历史的传承,西郊监狱将继续在“以钱江文化为脉络,以西湖文化为元素,以行知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建设总思路引领下,努力建成硬件设施完备、文化韵味独特的全国一流监狱。

2.狱徽可以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

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文化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文化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通过狱徽的征集设计,把握文化引导的方向,杜绝错误思想意识的侵害,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干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正确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引领监狱发展。

监狱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 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 监狱的终极目标必将是所有监狱走向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成果,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人生根本问题上获得共同的认识和解释。 文明是人们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规则和物质成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文明。“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是司法部1995 年在全国监狱系统开展的活动。二十几年过去了,各省市监狱以文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文化环境、文化载体的建设和创新,发挥以文化人的教育改造作用,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监狱文化专委会开展的“全国监狱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监狱文化建设先进经验重点推荐单位”的评选活动,各监狱开展的狱徽、狱训征集活动,有力地激起了监狱文化建设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越来越多的监狱正在谋划或者已经在实施监狱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已经转变为全系统的文化自觉行为。 经过几代监狱人的共同努力,相信全系统的文明监狱必将到来。

结语

2019 年5 月,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金桑在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文化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18 年度“全国监狱文化建设先进经验重点推荐单位” 评审会上指出:“我国监狱事业正处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监狱文化的研究和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提出,将监狱文化建设上升到文化改造理论层次, 这无疑给监狱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政治改造统领下充分拓展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发挥文化的规范、自律、熏陶、导向作用,通过文化改造潜移默化地、持久地影响罪犯,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深刻思考的。 ”

狱徽是一种信仰,如同一根纽带,维系着监狱的精神和文化,也维系着监狱成员的内部关系,可以使监狱干警和罪犯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使个人的思想观念、感情信念、行为方式与整个监狱有机统一,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 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激发监狱内所有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向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 进而变成推动监狱发展的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监狱意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意象、形神
谁远谁近?
巧扩监狱
考进来的
监狱堪比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