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河北衡水枣强县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受人们分娩要求的提高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可消除手术产生的疼痛,还能保障母婴安全,确保手术顺利开展[1-2]。相比其余手术,剖宫产手术相对较短,因此要求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显著,且可短时间内达到肌松[3-4]。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Lumbar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以及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麻醉方法,两者在麻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我院就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剖宫产产妇均自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抽选量为100 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其中50 例组成参照组,施予硬膜外麻醉;余下50 例组成观察组,施予腰硬联合麻醉。参照组内,年龄18~43 岁,平均(30.21±0.21)岁。其中初产妇占31 例,经产妇占19 例。孕周37~44 周,平均(38.21±0.21)周。产妇体重为51~74 kg,平均(62.01±0.21)kg。观察组内,年龄20~43 岁,平均(30.19±0.15)岁。孕周37~43 周,平均(38.14±0.15)周。其中初产妇占30 例,经产妇占20 例。产妇体重52~73 kg,平均(61.15±0.19)kg。纳入对象的信息材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纳入标准:产妇均为单胎分娩;产妇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产妇均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产妇存在手术禁忌证;产妇存在精神类疾病;产妇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无法定监护人;产妇对研究、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产妇麻醉前半小时内取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0.1 g 肌注,进入手术室后予以吸氧,密切监测产妇体征指标,包括心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参照组产妇予以硬膜外麻醉,于L2~3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穿刺后取盐酸罗帕卡因(0.75%)2 mL 注入,确定产妇无不良反应后,继续注入8~12 mL,麻醉平面确定后实施手术,手术持续50 min 后结合实际情况追加麻醉药物。
观察组产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于L2~3间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后取盐酸罗帕卡因(0.75%)1~1.5 mL 注入,硬膜外置管,15 min 后确定麻醉平面,之后开展手术,术中无需追加其余药物。
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指标,包括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并予以比较。
麻醉效果评估标准:(1)优:产妇麻醉后肌松效果好,无明显牵拉状态,镇痛理想;(2)良:产妇麻醉后肌松效果不彻底,存在轻微牵拉反应,镇痛良好,仍可手术;(3)差:产妇麻醉后牵拉强烈,肌松效果较差,无法开展手术。优良率=优率+良率。
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 分值,其中新生儿Apgar 分值为7~10 分表示正常,低于7 分则表示异常。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 计算软件,合理挑选数据集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 为差异有计算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χ2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述;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的形式表述。
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较参照组更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麻醉指标比较(±s, min)
表1 两组产妇麻醉指标比较(±s, min)
组别 例数 阻滞起效时间 阻滞完善时间 手术时间观察组 50 4.53±0.21 10.34±0.25 38.23±0.24参照组 50 9.16±0.52 15.30±0.15 47.32±0.11
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比较(n, %)
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 分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新生儿Apgar 分值比较[n(%),±s]
表3 两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新生儿Apgar 分值比较[n(%),±s]
组别 例数 低血压 新生儿Apgar 分值(分)观察组 50 2(4) 9.60±0.14参照组 50 14(28) 9.72±0.41
在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逐年上升[5]。在临床分娩中,剖宫产是常见一种分娩方式,相比自然分娩,其可有效降低分娩疼痛感染,且缩短了分娩时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在剖宫产手术操作过程中,麻醉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剖宫产产妇在保障镇痛效果、肌松效果的同时,还需要结合产妇、胎儿的生理情况,保障母婴安全,同时还需要考虑麻醉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确保安全分娩[6-7]。
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是常见的两种麻醉方法,其中硬膜外麻醉又叫局部麻醉,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然而需要较长时间的麻醉诱导,容易导致低血压,对整体麻醉效果有一定影响[8]。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少,麻醉平面容易控制,不会对产妇循环功能造成影响,同时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短,麻醉有效性以及安全性高[9-10]。由于腰硬联合麻醉可对脑脊液产生循环作用,因此麻醉药物可对产妇脊神经根产生作用。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较参照组更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 分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相比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更具优势,且腰硬联合麻醉在保障麻醉阻滞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产妇循环系统。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有更明显的麻醉效果,且低血压发生风险低,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