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祥
(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医学工程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随着放射诊断学和核医学等诊疗事业的快速普及,医用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从而使疾病诊断和治疗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但考虑到医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电离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一旦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放射事故。根据卫生部的统计结果,我国目前平均每年会出现约20起放射事故,由此造成的人员安全问题和财产损失不容小视。因此对于医用辐射的防护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能量直接作用于生物分子,引起生物分子的电离和激发,使DNA或RNA链断裂、蛋白质变性、相应的酶失去活性,从而破其生物功能。辐射敏感性是指生物体、组织、细胞、细胞内含物或生物分子在一定剂量的射线影响下,在形态上和机能上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体各个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大致分为高、中、低及不敏感四类:高敏感的组织有:淋巴组织、骨髓组织、性腺、胚胎组织等;中度敏感组织有:感觉器官、皮肤上皮等;低敏感组织有: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等;不敏感组织有:肌肉、软骨及骨组织等。
关于医用辐射防护工作,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①辐射实践正当化、②辐射防护最优化、③限制个人当量剂量。首先解释辐射实践正当化:针对医用辐射,除了人们普遍认知的群体受照剂量大河涉及人员以外,还包括潜伏和隐匿、致病共同存在的危害,辐射技术对人体有害,但不会使人体产生痛感。所以在面对辐射时,患者往往很容易接受但缺乏防范意识,而且由于辐射的危害隐藏在患者得益之中,所以患者和医生往往缺乏对防护工作的重视。放疗治疗并不具有针对性,会同时影响肿瘤细胞组织和正常细胞组织,因此即使微小的失误也会导致严重后果,这也是治病与致病共同存在的体现[1]。其次解释辐射防护最优化:在开展医用辐射实践时,往往存在多个可选方案,在选择具体方案时,需要考虑最优程序,以考虑经济与社会因素为前提,将所有的辐射照射维持在能够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上。针对医用辐射的防护,并非是剂量越低越好,应充分考虑诊疗的效果和社会条件,使得照射水平能够达到合理程度。最后是限制个人适当量剂量:因利益与代价在群体中的分布存在不一致性,虽然医用辐射能够满足正当化的要求,使医用辐射能够做到最优化。
3.1 射线装置使用的风险。大多数放射诊断(如X射线摄影、DR或胸部透视)医技人员和病人的手照射的剂量较小,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可觉察的组织反映(确定性效应)。但是由于受照射的人群广,集体剂量高,对潜在性的危害不可忽视,特别是孕妇和儿童要特别要警惕,尽可能放置一些较高剂量的诊断程序(如钡套餐透视、钡灌肠及一些特殊检查等)[2]。
(1)CT检查的辐射风险:CT图像清洗、成像速度快、使用范围广,通过对我院2019年CT拍摄部位和人群统计发现成年人CT检查所致非靶向器官的吸收剂量如表1。
表1 成年人CT检查造成靶向器官吸收剂量
(2)CT检查的致癌风险:据美国科学院(BEIR)报告书中指出:儿童受照射致癌的风险是成人的3-4倍,女孩是男孩的2倍,美国一些X光专家警告说,接受CT检查的人们患癌的风险性并不比暴露在核辐射区的危险性小。
2.2 CT过度检查风险。CT检查剂量相对较高,医疗风险较大。其中某些医生和患者不知道CT检查的危害和后果,盲目进行CT检查,据有关数据统计数字显示,常规X射线检查的人数现在远远低于CT检查的人数。
2.3 CT辐射剂量风险。WS/T637-2018《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争端参考水平》详细给出了成年人常规CT扫描检查项目的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见表2。
表2 成年常规CT扫描检查辐射剂量参考水平
很多医院CT扫描及时不关注控制台显示屏显示的CT剂量值,有的为了追求图像清晰度,提高扫描参数值,在质控检查中发现很多医院CT设置的扫描参数大于国家剂量指导的两倍以上;有的医院使用成人的扫描条件扫描儿童。真都增大了辐射的风险[3]。
2.4 介入放射学的医疗风险。随着介入放射学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未经放射安全或放射生物方面适当培训的临床医师开始应用比较复杂而具有较高技能的介入放射学(X射线透视指导下)技术,从而增加介入放射学的医疗风险。介入放射学也是一种高辐射剂量、高医疗风险的医疗照射。
临床上已有观察到介入医生及相关操作人员收到损伤(白内障、周围血白细胞降低和染色体畸变率增高)的病例,有的不得不放弃工作而改行[4]。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不得不重视在合理利用射线装置的同时如何做好防护呢?
(1)增强医生对射线装置的培训,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射线装置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能使用其他检查方法(MRI、超声)等手段的,采用其他检查手段[5]。
(2)加强射线装置操作技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训,合理设置照射剂量,尽可能减少辐照。
现代医学技术与辐射防护学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医用辐射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卫生部门对于辐射防护的相关条例规定,遵守相应制度,持有效辐射安全许可证明以及放射诊疗许可证明,制定详细而严格的事故应对策略,确保医用辐射防护安全管理,进而推动医院医用辐射事业发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