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兵,完燕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O医院正定院区,河北 石家庄 050800)
肿瘤疾病是现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发病后无明显早期症状,故患者中、晚期检出率较高,且多数肿瘤疾病患者存在治疗局限明显,疾病预后差的特点,故需在现有临床诊断技术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早发现、早质量,在改善病情预后同时,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当前,病理切片活检手段是多类肿瘤疾病的唯一临床诊断金标准,但可由于不同肿瘤原发病灶脏器分布因素,存在不同程度医源性损伤问题,故患者接受度较差,且诊断结果接受度较低,使得如何提升患者诊断满意度及接受度成了当前病理诊断工作开展的重要难题[1-2]。因此,为对比分析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应用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肿瘤患者共5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患者入院后根据诊断检查意愿,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8-67岁,平均(52.54±4.92)岁;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平均(52.07±4.73)岁。两组患者肿瘤疾病构成均为胃癌14例、肺癌11例。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影像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后均确诊为肿瘤患者,且需接受病理诊断进一步明确肿瘤分型及分期;患者均在详解研究内容后,确认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排除合并病理诊断禁忌证者。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技术检验,根据就诊后超声、CT或MRI诊断结果明确病灶部位、深度、直径等信息后,以手术方式取病灶活检样本,经制备、染色后制成活检切片后,经对比病灶标准组织结构后,予以诊断。研究组在常规技术同时联合免疫组化技术检验:常规病例诊断技术同上;免疫组化技术检验在取得患者病灶病理组织后,取检验所需组织样本量,经甲醛溶液充分浸泡2 h后,取出经透明液处理1 h后,脱水后放入蜡液浸泡1 h后,经石蜡填埋后,取出行常规病理切片处理,其后将切片后样本经免疫组化技术染色后取过氧化氢溶液(3%浓度)在37℃液体环境中孵育10 min后,取出经蒸馏水冲洗后,经高压锅行组织修复后,取PBS试剂冲洗后,于常温环境中孵育2 h后,取PBS试剂行二次洗涤,其后在SP试剂中进行孵育显色处理,显色后取树胶固封,完成样本制备,进行对比诊断[3-5]。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类诊断方式患者阳性检出率、患者接受度、满意度及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差异。免疫组化检验诊断标准:以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诊断标准(样本染色结果为棕黄色)联合特殊阳性染色标准为依据完成诊断(即阳性细胞数量×染色强度结果为判定指标)。患者接受度、满意度取本院自制问卷测评,各项问卷总分均为100分,温觉得分越高则患者接受度及满意度越高。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取HAD量表对患者院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总分为21分,且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观察指标中各项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1 阳性检出率对比。经分析患者诊断结果后可知,研究组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略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阳性检出率对比[n(%)]
2.2 患者接受度、满意度及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相较病理切片活检,免疫组化技术患者接受度、满意度明显较高,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明显(P<0.05),见表2。
表2 患者接受度、满意度及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
表2 患者接受度、满意度及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
组别 n 接受度评分 满意度评分 负性情绪评分对照组 25 72.65±5.41 75.08±5.22 9.25±1.59研究组 25 81.67±6.17 80.68±6.23 7.48±0.72 t - 5.4960 3.4449 6.5719 P - 0.0000 0.0012 0.0000
现今随着临床检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肿瘤疾病切片检验诊断技术在类型、诊断效果等方面同样具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总的来说都均是在病理活检切片基础上,通过不同样本处理制备方法,获得具有鲜明病理抗体特征的活检切片样本后,通过与正常组织切片对比,以实现对患者病情分型及分析的有效诊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对于何种样本检验技术所具有的诊断效果更为显著,则仍存在较大争议,需进一步通过临床研究,进行验证[6]。但在相关研究中指出,病理检验实施所需采取侵入性及创伤性措施的实施,对于患者所造成的生理损伤使得病理诊断临床接受度相对较低,应在先导诊断基础上向患者提供充分病理诊断实施依据,确保其可在接受病理诊断实施,减少排斥情绪。
研究结果表明:经分析患者诊断结果后可知,研究组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略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病理切片活检,免疫组化技术患者接受度、满意度明显较高,检查后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明显,P<0.05。
分析原因:免疫组化技术是现阶段病理活检中较为先进的一类染色检验技术之一,可通过对患者病理样本的染色制备,制作具有鲜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抗体特性的病理样本,其后可通过对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阳性结果及阳性细胞数量、染色强度的综合应用,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诊断,且此类检验诊断技术中样本制备所用方法为石蜡制备法,故对病理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性具有较好保留效果,对于病理切片对比效果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且样本保存时间较久,可在经多次对比检验后,获得可行度较高的诊断结论。且在实际诊断应用中,免疫组化技术所需病理样本量较少,可根据患者肿瘤类型及深度,合理调整取样方案,以减少诊断对患者造成的医源性损伤,故患者接受度较高,且可有效减少患者病理诊断实施前的各类负面情绪,提升患者诊断配合度。在诊断效果方面,则可联合常规检验技术,得出综合性诊断结论,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但也存在一定诊断局限,或可由于检验操作者细胞形态学知识欠缺,增加漏诊、误诊率,故建议在免疫组化基础上开展联合检验诊断,提高诊断效果[7-8]。
综上所述,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结果准确性,提升患者诊断接受情况及诊断满意度,诊断应用效果显著[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