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提 尹韵公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有力地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迈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显而易见地,中国特色新闻学是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它强烈地昭示着这样的提醒:正确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语境,已然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实践基础,已然成为我们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认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已然成为我们急迫应对的历史回答。
出色的理论源自于丰富的实践,闪光的思想凝结于现实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那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①显然,任何实践和认识的探讨都离不开对时代语境的正确判断,都要先从时代语境切入,才能由此展开深入的问题解剖和缘由分析。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的是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划清了与过去时代的色彩界限,强化了它的鲜明特性。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这个新时代,还“标志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国家地理边界而进一步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有资格成为引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思想理论高地。”③
进而再从学术视野审视新时代。英国、法国、德国的理论与学术成长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伟大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主要框架,基本上是由十八、十九世纪英法德创建的。显然,我们也无法逃脱这一已被历史规律反复证明了的理论大趋势和学术大逻辑。因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不仅仅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时代,而且还是中国理论逐渐走向自立自强的时代;不仅仅是中国不断向世界舞台中央挺进的时代,而且还是中国理论超越地域性阻隔而不断走向世界化的时代。历史正在大声召唤:“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理论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伟大思想的新时代。”④毫无疑问,中华民族也应该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应有的重大的贡献。
站在全球历史的高度看,新时代还有一个非常明显、非常突出的特征,这就是我们正处于世界未有之变局。对于全球正处于世界未有之变局的认识,似乎东西方的精英智者都没有提出质疑。只是在“量上”的判断方面,东西方精英智者各有不同看法。以基辛格为代表的西方精英智者认为,这是自工业革命四、五百年来空前未有之变局;而我国的提法是“百年未有之变局。”两相比较,我们的时间长度比西方的短了许多,这样的认知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带来的。
中华民族自诞生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曾经历三次历史大巨变。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战争纷乱,引发诸子百家论说,最后归于国家统一和儒术独尊。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历经数百年分裂与战乱,以平民化的科举制代替了论身份的贵族制,彻底完成了古代政治建设的制度革命。第三次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即晚清精英人士惊呼的“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三次历史大巨变,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一是从1840年到1949年,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侮辱和霸权欺凌,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纵横天下的豪情,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从1949年至今,正如前述,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历史上的前两次巨变,发生在农业社会的范畴和农业文明的框架,而第三次巨变上半场发生在工业文明体系之中,下半场则正置身于全球性的信息化浸染之下。互联网以空前未有的深度、力度、广度,加深了全球的观念交锋,加快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加剧了世界的意识交融。尤其是中国崛起及其重返世界舞台中心,中国的文化模式和文明形态给数百年来占据世界中心的欧美国家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从而动摇了它们长期依仗的文化迷恋。无论是西方的数百年未有之世界变局,还是我们的百年未有之世界变局,都给新时代的特征烙印上深刻的痕迹,从而必将给中国特色新闻学扎入深刻的影响。
中华民族拥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这个百年世界未有之变局,中国特色新闻学也将为应对这场事关国运、事关全球前途的未有大变局,作出自己应有的学术支持和理论关切。因为比起其他学科,新闻学有着更强的时代敏感度和时代反应度。新闻学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前沿学科。
实践基础是任何理论产生、形成的前提和条件。实践活动发生了新的变化,理论探索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理论将会跟不上实践的步伐,甚至还会与实践相脱离,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弃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活动是永无止境的,理论探索也同样永无止境。因此,深切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就必须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的物质基础、社会面貌、技术力量等均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大变化,处在其中的新闻业态和传媒生态也必然地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华丽转身。总的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实践基础,主要出现了以下明显特点。
首先,三种不同文明社会及其不同媒体形态,统统挤压在了同一时空维度之中。一是农业文明社会与纸质媒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整体上处于农业文明社会阶段,全国人口95%左右是农民,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0%;当时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报纸、期刊以及少量的广播。二是工业文明社会与电子媒体。经过近30年时间的不懈奋斗,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消灭了文盲半文盲,工业人口大大增加,全国城镇化率已达20%左右。虽然工业文明社会特征已明显提升,但农业文明社会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视。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仍然是报刊,但电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居上风;纸媒与电媒既同台表演,又同台竞争。三是,信息文明社会与新兴媒体,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2年以后,信息文明社会的因子元素已全面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整个社会风貌展示了新时代的亮丽形象。虽然农业文明社会的痕迹依然存在,但工业文明社会已全面超越农业文明社会,信息文明已挺立社会前头,引领着社会前进方向。中国的工业能力体系已傲居世界第一,但全国城镇化率仍然是6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一时期,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文明社会这三种不同社会形态相互迭加在一起,纠缠在一路,交织在一道;但是,信息文明是社会的主导,工业文明是信息文明的有力帮手,农业文明则无可奈何地衰退。同样地,这一时期社会上最活跃的传播媒介是诞生于信息文明的新兴媒体,而诞生于农业文明社会的纸媒和诞生于工业文明社会的电媒仍然在挣扎着表现自己的顽强意志。从这个角度审视的话,不妨可以这样表达那个著名提法:我们是从农业文明社会中站起来,从工业文明社会中富起来,在信息文明社会中强起来。中国社会正在整体地全面地行走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其次,信息社会化或社会信息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强烈表征。如果说,探讨以上三种不同文明社会形态及其不同媒体类型是从历史沿革的纵深发展来认识的话,那么,着力信息社会化分析,则是从历史横向角度对当下中国传媒社会的深切把握。我国现有网民已超9亿,其中手机网民已达到99%。这就意味着,拥有全球人数规模最大的中国网民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市场、最大的信息生产与消费市场、最大的舆论形成与舆情产生市场、最具威力的民意与民心市场。它还意味着,以移动媒体为主体的新媒体是新崛起的强势媒体,是社情民意的主打媒体,是引领舆论的主导媒体,是资讯获取的主要媒体,是所有媒体类型中的首要媒体、第一媒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⑤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为首的中央主要媒体,虽然是退居下风的传统媒体,但它们的权威身份和垄断地位仍然雄风犹存,不可动摇。它还意味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已成为我国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是不可须臾离身之物;它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已犹如每天不可缺乏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是每天必做的信息摄取,也是现代人们每天吸收的高级精神营养品。总之,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一切的生存和生活都来自于信息化。信息的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已经和正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着进行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变化和巨大变革。
再者,迎着全球百年未有之变局的狂风暴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依旧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力拼搏,从而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沃土肥壤。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历程,产生于农业文明社会之中的由简牍、纸张、泥木活字印刷术等信息传播技术建构的古代传播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它的许多传播思想,富含营养价值,贯穿数千年,沿续至今,仍在熠熠发光。譬如,古代政府历届机构中某些耳目喉舌功能,稍加改造,仍可继续发挥作用,服务于当今社会。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血脉,应当也必须与今日之历史机遇产生相互激荡的风云际会,迸发新活力,精粹新思想,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联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奋斗现实,新时代则强力要求新闻传播行业必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称职耳目和忠实喉舌,必须充当国家治理的有力助手,全心全意地服从和服务于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看到,新中国70年的新闻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外信息传播思想文化的交流互鉴,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创造了有益的局面。可以肯定,丰富无比的传媒实践活动才是新闻理论创新发展的最优孵化器,由此才能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新观点,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判断新阐释。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已经出现了最复杂的信息传播现象,具备了最巨量的新闻实践活动,拥有了最多样的媒体类型与传播方式,这就为新闻传播理论构建新时代知识谱系和传媒体系,做出了最厚重的学术铺垫贡献,从而展示出思想先导和理论变革的美好愿景与发展趋势。
壮观的中国实践必将催生伟大的中国思想,伟大的中国思想必将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人类思想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突进,人类的知识谱系必将获得一次重大提升;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人类的理论体系必将获得一次有力推进。
在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语境、实践基础之后,按照思想逻辑的顺序,接着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根本要义应当怎么把握呢?
其一,认清本质,更新理念。过去人们普遍是重新闻、轻信息,认为新闻的地位高于信息。然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传输技术带来的颠覆性革命变化,人们重新发现了信息,重新认识了信息,重新定位了信息,给予信息以全新的理解和阐释。目前,信息的地位已高于新闻,至少是平行地位。用信息解释某些现象似乎比新闻更为顺畅和合理。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这样深刻看待信息的,他说:“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自动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⑥将信息提升到同等于物质、能源的重要战略资源高度,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认识,甚或可能将颠覆我们认识世界的哲学基础。
理念的更新,必然引发研究范式的刷新。大数据、云计算现已成为人类触摸、理解和逼近现实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并成为在实验观测、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等三种科学研究范式之后的第四种研究范式,即数据探索。根据国外一些著名数据专家的研究成果,数据分析将从“随机采样”“精确求解”和“强调因果”的传统模式,演变为大数据时代的“全体数据”“近似求解”和“只看关联不问因果”的新模式。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新研究范式和新分析模式,必将对传媒业界和学界均产生深刻影响。事实上,这方面的论著,在我国传媒领域已是“大地微微暖气吹”了。相信以后的研究将会对信息及信息化社会,有着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以促使我们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路径,探讨和追寻现代传播规律,构建新时代信息传播新格局。
其二,既要坚持守正,更要勇于创新,努力开辟新时代的传媒事业新局面。任何学科的发展,既离不开继承的一面,更离不开创新的一面。没有继承,创新就无根无据;没有创新,发展就无力无劲。因此,任何学科的生命力都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我党新闻学历经百年岁月,形成了自己独特优势。我们从过去纸媒的报刊,走到电媒的广播电视,再走到今天的互联网及新媒体,虽然媒体类型差异很大,但是我们发现,其中的有些基本原则贯穿于所有媒体类型,也适用于所有媒体类型,这些基本原理不但不能放弃和丢失,而且要坚定地继承,坚决地发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二个基本点,无论是对纸媒、电媒还是对新媒体而言,都是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根本遵循原则。譬如党性原则,它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在革命年代我们要坚持,在建设年代我们也要坚持,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坚持。不仅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纸媒、电媒,而且还要贯彻到新媒体领域。反对和抛掉党性原则,必然违背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规律。
创新是新闻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新闻学的必然要求。新闻学是前沿性支撑学科,活跃度高,灵敏性强,紧随时代步伐而进。然而,互联网及其新媒体的横空出世,给予了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以极大冲击。例如,关于新闻定义,过去的解读只适应纸媒,因为它强调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这是过去时式;而今,电子媒体很多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突出的是正在进行时式;新媒体更是如此,所以新闻的概念必须要重新界定。又如,关于信息传播的认识,传播学的二级传播理论曾经影响很大,但如今已被新媒体的多样传播、多层传播、多极传播冲击得粉碎,那应该对新媒体传播作出怎样的分类、归纳和标识以及规律性的总结呢?再如,关于媒体融合的途径,应当怎样选择最佳时间表和寻找最优路线图,以消除障碍,破毁藩篱,尽快打造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呢?还如,关于真实性原则,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智媒时代,是否应当在不放松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更加看重和掌握好数据真实性、资讯真实性和信息真实性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以创新意识去进行理论创新、学理创新,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干出创新工作,成就创新事业。只有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才能精神焕发,生机蓬勃,避免走进悲哀的死胡同,整个学科体系也才能春意盎然,前途灿烂。
其三,强化互联网思维,建设好“四全”媒体,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强化互联网思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加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建设,就是为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回看纸媒时代,当时传媒资源稀缺,尤其是渠道资源特别突出,因为没有渠道,再优的新闻内容也发布不了,再好的信息资讯也传播不了。谁掌握了发布渠道,谁就拥有了话语权,谁就具备了公信力。所谓的把关人理论也由此而生。但是,在全媒体时代的当下,历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信息渠道再也不是“稀有金属”。相反,过去为人轻视的平台,如今却成为了宝贵的资源。实践证明,平台建设,优于内容建设,高于渠道建设。
渠道增多,一些虚假信息和害人谣言也趁机拱出。过去人们非常憎恨谣言制造者,然而,在信息化社会,许多情况下,传谣的社会毁伤力要胜过造谣的本事。没有传谣的平台借助,再假的造谣也不过如此。所以,没有平台,就没有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要把纸媒时代的群众办报路线,演变为今天的网上群众路线,就必须打造强有力的平台。
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为什么能够战胜武汉特大新冠疫情?从经验总结来说:一是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抓取任何可用信息,精准施策;二是依赖云计算,以物流网、物联网为重要抓手,给封城的武汉和湖北其他地方数千万民众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三是利用各类平台,不断发声,不断反馈民意,不断改进工作和修正错误,基本上把控了舆论引导局势。总之,如果没有互联网以及没有运用好互联网技术,没有强大的制度优势和社会动员能力,我们就很可能赢不了这场“战役”。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⑧我们要找准历史定位,扎根中国新闻传播的大地,自源头活水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崭新篇章。
注释:
①④⑧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第1版。
②⑤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8—9、316页。
③ 何毅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时报》,2020年6月15日,第1版。
⑥ 梅宏:《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2019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讲专题讲座,见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0/653fc6300310412f841c90972528be67.shtml,2019年10月30日。
⑦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