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价值旨归

2020-12-09 22:46智广元
关键词:中心科技时代

智广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科技创新问题业已成为牵涉人类社会发展之根本力量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问题。“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着重探讨了如何加强科技创新,而且在方式上更多地借鉴了西方科技创新路径,这不仅忽略了社会制度支撑对科技创新的重大影响,而且忽略了科技创新的价值旨归。这实质上忽略了科技创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的人民性问题。科技创新的人民性问题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问题的创新与推进,更是凸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之根本性质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之根本目的。

新时代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驱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换言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不仅是迫切可感的时代诉求,而且具有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还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方略。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的时代诉求

国家崛起的科技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无不证明科技创新是国家发达的根本依托,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引擎。比较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科技发展与人民需要表明新时代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同时更需要注重“以人民为中心”。

(一)国家崛起的科技发展规律与中国方位

从大历史视野看全球,大国崛起呈现“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的发展次序与科技规律,这是科技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历史总结。科技创新引致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引致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致经济强盛,经济强盛引致政治强盛,从而导致国家之间强弱和国际格局的改变。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造就了英国领先全球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造就了美国领先全球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领先地位。因此,科技创新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技,哪个国家就能把握发展主动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3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今日中国的历史坐标。这表明,我国发展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政治空间和新的政治时代。在这个时代,虽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时代,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从“温饱”“小康”到追求“共同富裕”,从“发展”“科学发展”到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追求“强起来”,从“跟跑”“并跑”到追求“领跑”,从“立国”“兴国”到追求“强国”。在这个时代,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决定性作用,经济结构调整要由存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必须明确,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3]246

(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与中国机遇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世界各国都在摩拳擦掌、积极参与。“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97日本于1994年就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2014年又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4——为了创造未来的创新之桥》;美国于2009年发布《美国创新战略》,2015年发布《美国创新新战略》;英国于2014年发布《我们的增长计划:科学与创新》;俄罗斯于2012年发布《俄罗斯2013—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纲要》;欧盟于2014年发布《欧盟2020发展战略》。

虽然我国科技整体水平距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十八大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新时代,我国的科技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四个历史性转变。一是科技创新格局方面,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创新”,从“世界外围”到“世界中心”。二是科技创新阶段方面,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三是科技创新水平方面,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从“跟跑”为主到“跟跑、并跑、领跑”并存。四是科技创新战略方面,从“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社会发展”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新时代,确立新目标,研究新问题,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把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时不我待,新的全球科技竞争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2]84

(三)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与新时代人民需要

当今时代仍处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时代,这是全球发展的坐标系。“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虽然经历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沧桑与变迁,也经历了“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的喧哗与嘈杂,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终结苏东剧变以来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也正在终结发展中国家有独立性无现代化或有现代化无独立性的困境。同时,世界局势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和人类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技术智能化、人机一体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贫富分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生态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制度建设进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时期”,资源利用进入“资源约束趋紧期”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期”的“两期并存”,经济发展进入增产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因此,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诸多矛盾交互激荡,人民的生活需求也变得复杂多元。这些内容集中体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上,体现在主要矛盾的“变”尤其是“不变”上。首先,主要矛盾中的“变”:人民的需要的内涵。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生存层面的温饱与稳定转向生活层面的生命质量与自我实现等,从简单直接的物质文明追求逐渐转向生命体验等后物质文明追求。其次,主要矛盾中的“不变”:“人民本位”以及国家一直以“人民的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为发展重心。这反映出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断奋斗。“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3]789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不仅突出反映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而且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人民诉求的变化。

因此,借鉴科技发展规律与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表明新时代中国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发展,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本质特征的体现。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发展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科技创新观的融通与飞跃。群众史观与科技创新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本观点。按照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人如何创造历史呢?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世界历史,劳动实践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承担者、推广运用者是人民群众。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科技创新的应然追求和实然目的。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异化观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核心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内在根源是科技异化,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即以资本增值为价值旨归。“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力量”[5],“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6]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凸显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使科技异化转变为科技人化,使科技资本家化转变为科技人民化。最后,“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既不是黑格尔式的“抽象的精神的人”,也不是费尔巴哈式的“直观的自然的人”,而是由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解放是思想的解放,更是现实的解放即摆脱“物的依赖关系”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科技创新以实现“物的因素”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的人民中心以确保“人的因素”的发展。这样,人们才得以可能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美丽中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

首先,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与需要、增长与发展、供给与需求等基本矛盾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并规定着新时代的存在状态与发展阶段。解决不平衡问题的核心之一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从“少数人先富”进入“先富带动后富”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解决不充分问题的核心之一是科技创新,这样才能使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包括更高层次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这些内容不仅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对以民主与正义为核心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其次,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美丽中国”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与科技生态美等,它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究其根本,科技创新是实现生命共同体生态发展的物质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是科技创新之社会主义应用的保障,两者结合才能保障自然生态美的实现。科技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组织与管理、社会矛盾的缓解与预防,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管理及其问题解决的价值导向,两者结合才能保障社会生态美。创新是科技的生命线,“以人民为中心”是科技创新的检验目标、检验途径和检验标准,这样才能保障科技生态美。最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求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创新强才能科技强,科技强才能国家强。“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26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才能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逻辑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本质特征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原则主要体现为执政理念、执政规律与执政方略等三个方面。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执政理念。从毛泽东时期“向科学进军”到邓小平时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都在强调人民的利益。江泽民提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胡锦涛强调“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8]习近平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执政规律。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武器”与“物质武器”相统一的执政规律,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围绕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去解决问题的执政规律。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观既抓住了“物”之关键即科技创新,又抓住了“物”之根本即人。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目的性与规律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执政规律。以“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后,“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根本执政方略的体现。第一,立足科技创新使党一直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而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第二,立身“以人民为中心”使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发展到“以人民为中心”,从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第三,立心“科技创新的人民性”使党确立了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性基础与人民性基础,从而夯实党执政的制度基础。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的实践方略

理论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需要以人民为主体、以一定的制度为保障、以一定的环境为条件才能够实现。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之实践主体:人民

首先,科技创新依靠谁、谁来推进?科技创新的实现动力是人民。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理念创新与思维方式创新等。这就意味着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主体及其分布式合作,科技创新也不再是科技精英独创的事业,而是人民群众共创的事业。因此,科技创新要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创设“万众创新”的发展景象。进而言之,大众创新是科技创新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创新,只有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建设者的主体地位,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限度地发展、运用或扩展科技创新对人、社会与自然的正面效应,同时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或避免科技发展对人、社会与对自然的负面效应。其次,科技创新为了谁、谁来享用?科技创新的共享主体也是人民。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不是“价值中立”或者“超越阶级”的,其意识形态区别在于:立场是隐含的,还是明确的。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表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同时,人民立场也就意味着科技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后,科技创新谁来评判、谁最有利?科技创新的评价标准是人民受益。我们党一贯秉持科技惠民传统,坚持科技创新的成败得失由人民来检验。毛泽东认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0]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指出,“大力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11]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2]习近平指出,“要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13]“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14],这些观点都强调了科技创新,同时强调了科技创新为人民的本质。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之实践保障:制度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尤其是“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2]59首先,从“管理”走向“治理”的科技创新制度有助于保障人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重在政府管理走向政府、市场与第三方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的治理,更有利于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市场应用之“三螺旋”的协同演化与结构涌现。这样可以更充分地调动行业协会、自治团体等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也可以使政府的社会效益、市场的经济效益和单位的组织效益、个人的学术成效统一起来,同时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利益。其次,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有助于保障“全链创新”的实现。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存在着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不良格局,存在着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人造裂缝。新时代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中,“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2]68-69有助于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实现“全链创新”与“四链合一”,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万众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2]56最后,新时代突出强调坚持为人民谋福利的科技创新政绩观。从“科教兴国”到“自主创新”,我国科技创新制度始终围绕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的中心任务,新时代科技创新政绩的衡量与为人民谋福利结合起来。“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15]“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地工作;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16]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之实践条件:环境

首先,培养相信科技、推崇科技的科学环境。对于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既需要注意预防与减弱科技的负面效应,也需要培养科技的理性态度、创新精神与实验方法,更需要培育科技的规律意识、规则意识与规范意识,而不是止步于科技的“致用”“能用”与“管用”。其次,培育倡导自由、发扬民主的政治环境。“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需要“公众参与科学”。随着科技的先进性和复杂性的增强以及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国家需要汲取人民智慧,人民有能力、有意愿参与科技创新。发展科学为人民,人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不仅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还需要人民“负责任地创新”。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同时也需要人民具有科技创新为我服务,我要为科技创新负责的精神。我们既要给科技创新行为以自由空间,又要给科技创新成果以责任要求。最后,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环境。第一,科学普及。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科学文化土壤,其主要途径是科学普及,使人们具备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思想、方法与精神,理解现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或“产业科学”与现代文明的相互关系。“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7],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第二,鼓励创新。创新是科技的生命线,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内容。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没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就没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就没有可能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第三,包容失败。有科技创新才有科技发展,同时,有科技创新就有失败风险。风险与机遇并存,高科技与高风险同行。包容失败是鼓励、支持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代高科技创新,成功的收益很大,但是失败的概率很高、失败的后果惨重。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中“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根本性问题也即人民性问题,也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理论的开拓与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动力论、主体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精神,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路径,凸显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省、自觉与自为。

猜你喜欢
中心科技时代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