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红新 黄 瀛 符昌昭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海南三亚57202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这是第一次作为政府通告的形式正式确立“居家养老”这一特殊的中国养老方式[1]。目前,在浙江、上海等发达城市已有较为系统地操作和提供较为完善地服务。海南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圈,笔者从海口市滨海新村社区的养老状况入手,指出其养老状况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在海南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参考。
海口市滨海新村社区居委会(以下简称为“滨海新村社区”),隶属于龙华区滨海路街道办事处,属省一级居委会。辖区内有盐灶一横路、龙昆北路、玉河路、景湾路等大街小巷72 条,面积23.6 hm2[2]。现有常住户1 219 户,其中单位住户709户,居民住户510户,总人口7 226人。
滨海新村社区老年人口比例高,年龄超过60岁以上约占16.67%,达到1 169 人。据调研,该社区60~69 岁的人数为512 人,70~79 岁的人数为324 人,80~89 岁的人 数 为301 人,90~99 岁的人数为29 人,100 岁以上的人数为3 人。老年人口主要有3 大类型:20 世纪从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偷渡过来的人;从海南大剧院退休的老艺人;本地土生土长的老年人。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下,滨海新村社区已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社区的文化。
滨海新村社区空巢老人较多且年龄较大,部分老人还身患疾病,日常生活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与配偶同住的老人共有82 人,占所有样本的60.74%;独居的老人5 人,占11.1%;与子女同住的共有24 人,占17.78%;与亲戚同住的有14人,占10.37%[3]。
滨海新村社区135位被调查的老人中,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老人16 人,占11.85%;身体状况好或者是一般的有86 人,占63.7%;身体状况不好的有33人,占24.4%[4]。
目前,滨海新村社区自建“老人之家”活动室,在一定程度上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增加了老人之间的沟通,促进了老人参与社区活动,但是面对数量较多的老年人群,难以充分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娱乐。
滨海新村社区内大多数老人的社会生活在本社区内开展和度过。社区内大多数老人非常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认识到参与社区活动不但能帮助自己度过闲暇时间,也能增加邻居之间的感情。
滨海新村社区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本社区的发展和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积极吸引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目前,该社区常驻海口市友善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并且和海口市龙华区志愿服务组织达成协议,在该社区开展常规的服务和志愿活动。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主要是通过民政部、事业编制单位负责,家庭承担少部分养老责任。由于社会组织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社会认知不高,因此社会组织在开展养老服务时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是政府提供资金。
滨海新村社区的家庭养老模式主要靠家庭赡养,社会组织仅限于物质帮扶,社区参与度较低。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服务理念,社区积极性较低,参与该服务模式较单一。
滨海新村社区养老服务方案较为单一,仅限于服务对象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未能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精神需求。部分老人反映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经常换人的现象。这是因为滨海新村社区的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且缺乏专业培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服务工作对服务人员专业要求较高。
滨海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由政府大力倡导和社会组织负责实施的项目,导致该社区的养老模式对政府资金依赖性大、服务方案较为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从该模式的管理层面来看,该服务模式资源由不同部门共同负责,很难将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服务质量缺乏有效地评估和管理。
养老服务过程中,服务的传递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符合社会服务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掌握开展服务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秉持着专业助人的社会工作理念,是该服务过程中最佳选择对象。在该模式中应招聘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团队更好地提供服务。
首先,养老服务工作应该从本社区的基本情况着手,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完善本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争取社区居民的认可。其次,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优势,形成由居委会牵头,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模式,使社区居民认识到居家养老的优越性。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在社区内的宣传栏和新媒体中心进行宣传和解读居家养老模式,力争让社区内大部分居民了解居家养老模式,强化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养老服务工作是面向社区内所有的老人,不是单独的个体和家庭,应该在服务的过程中将这些老人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服务,例如对身体有疾病的老人、空巢老人、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正常生活难以保障的老人采取“分类层次、重点帮扶、优化服务”。
居家养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社会资源,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节约家庭成本,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加大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了解到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根据老年的的需求提供服务,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