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视域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2020-12-09 12:51葛数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葛数金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内学界开展了大量研究,形成了相关研究成果,其研究重点大多在“理论、实践、进程、路径、域外启示”[2]等方面。这些研究的视角往往把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执行主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进各族人民心中,但是对真正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各族人民的研究是缺位的。这种研究的缺位导致实践中尽管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要经过作为意识生成主体的各族人民个体情感的触动、思想的变化、意识的趋同的复杂过程,而作为意识生成主体的各族人民由于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和职业等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作为个体,意识的生成有一个内化的心理过程;作为整体,他们在意识生成过程中相互影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意识生成主体缺位的现实要求我们转换视角。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视角转换,发掘意识生成主体的潜能,进而增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

一、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需要转换

本文认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必须发生根本的转变:西藏人民原来被当作是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体,现在应该转化为自发生成和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客体是被动的受动者,而主体是主动的能力拥有者。客体、主体的概念来源于具有主客二分思维特质的西方哲学,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指代世界的规律性,开启了人们对世界客观化研究的先河;阿那克萨戈拉则提出独立自存、可以不受物质世界束缚、不同于物质的纯粹精神性的存在物“努斯”概念,揭开了人们对人类主观性的探索和运用。[3]在“逻各斯”和“努斯”概念提出的基础上,客体和主体的概念开始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主体是有意识、有实践能力的人,它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客体是相对主体而言的,是指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在和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中确证自己的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内在需求出发,发挥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对客体进行能动性改造活动,人改造外部世界也改造自身。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以前的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马克思强调了人作为主体对于自然、对于历史和对于人的意识的重要能动意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作用,能实现最大效能。作为客体的人是工具化的,是为了实现统治的目的、他人的利益等;作为主体的人是目的,是具有自主、自为行动力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当中,西藏人民被当作客体,成为了工具化的接受国家意志的对象,其接受心理、接受行为都难免会有不积极的成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视角必须要进行转换,使西藏人民从客体转变为主体。

从心理学机制来看,作为客体的人注意容易偏离,作为主体的人是有巨大心理潜能的,而且具有自发追求潜能实现的内在机制。[6]作为客体的人,在接受某种思想意识时,在意识选择性机制下容易导致注意的不集中;而作为主体的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具有非常强大的待实现的潜能。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变化过程之中。每个事物都有一种力量,使它要成为它的形式已经设定为其目的的东西。”[7]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潜能,潜能是待实现的本质,人的超越性要求努力去实现潜能,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们往往以自己的心理潜能的实现作为自己价值的重要表征。所以,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潜能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我们应当充分激发社会大众的心理潜能,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个体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实现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意识生成主体的西藏人民当成客体,而应当把他们看成有巨大心理潜能待发挥的主体,实现理论和实践研究视角的转换。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来看,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当成客体,不如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主体,发挥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理论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和“咨询辅导法”各有优长,但是他们共同的缺点是在应用过程中教育者居高、教育对象处低,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对象为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般特征中,“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是被动的“容器”和必须接受硬性内容的客体。我们应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引导和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使教育对象以更加积极和理性的姿态建设性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8]对应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9]自我教育是教育的高级层面,它利于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教育效果突出。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应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转换。

二、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潜能需要被发掘

西藏人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西藏党政领导部门必须深入发掘西藏人民所具有的潜能,着重发挥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挥党员干部知晓党情、国情、世情,了解政策的优势,党员干部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力量。党员干部是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中流砥柱,他们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储备,系统学习过党史、国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知识,又长期参加党政会议,受党的系统培养,具备做政治认同宣传员的能力和素养。党员干部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他们从群众中来,深知群众的需求和现状,也担负着领导西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光荣使命,他们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望,他们的宣传和行为示范将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其中援藏党员干部是政治认同和民族团结的积极推动者。自国家启动干部援藏和人才技术援藏以来,援藏党员干部源源不断地来到西藏,援藏计划就是通过中央、各省市帮扶西藏,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该计划本身就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发展一个也不能少的共同体理念。各族援藏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积极践行者,对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部门要建立党员干部承担政治认同宣传任务的相应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体性作用。如,可以组织党员干部宣讲团,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宣传党99年苦难辉煌的历程、共和国70年创造的伟业、新时代的中国对当今世界的贡献等。还可以将党员干部化整为零,让他们向家人、亲戚、身边的群众讲述党史、国史和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等,通过这些宣传着重加强西藏人民对伟大祖国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此外,可以建立党员干部参与本单位党情、政情、民情搜集工作的机制,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让党员干部参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调研,代表群众提交建议方案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主体力量的作用,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做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依靠力量。西藏城镇居民生活在人群聚居、物质生活基础设施完备的地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选择面宽、质量高,见证了西藏城镇的巨变:衣从仅能蔽体到追求时尚;食从冬季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变为四季蔬菜多样可选择;住从人畜共住到藏式小楼拔地而起;行从过去的“乱石纵横、人马路绝”发展成为公路网络越来越发达,部分城市通火车,所有地市通飞机。西藏城镇居民对现代社会新生活的感受、了解程度很高,深谙城市新生活的便利,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要发挥城镇居民的潜能,让城镇居民做城镇飞速发展和美好幸福城市新生活的宣传者。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创设机制,充分发挥城镇居民的主体作用,如,可以组织城镇居民举办城镇变化摄影作品大赛,对比西藏城镇旧貌新颜;还可以举办城镇发展社区交流会,发挥城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通过这类活动充分展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活在基层或边疆的农牧民群众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力量,西藏的农牧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吃人”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改变了世代受剥削和奴役的历史,翻身当主人,他们朴实、善良,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西藏乡村民房上一面面迎风招展的国旗展示着农牧民群众的家国情怀,西藏的农牧民老年人也许不会汉语,但他们是西藏解放、西藏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他们深刻理解祖国与西藏血肉相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朴素和执著的认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开拓途径,发挥爱国戍边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西藏老年人新旧西藏见证者的宣传作用,如,通过爱国戍边示范人物先进事迹表彰和西藏农牧民老年人口述西藏历史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加强西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发挥青少年学生作为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新生力量的作用,青少年学生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青少年学生是西藏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西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各民族的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学习者,他们没有文化保守思想的局限,也没有民族偏见的限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教育党政领导部门要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模式,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激发西藏人民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如,小学阶段通过小学生感性的民族文化展示,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展示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各具特色,加强对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了解和理解;中学阶段可以通过中学生比较系统的知识宣传向学生和社会普及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等,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西藏的大学生是西藏的知识分子,是西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力量,要通过政策引导他们做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民族团结的模范践行者。如,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内地深造,学成后回西藏建设家乡;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投入暑期下乡、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和理论宣讲团工作,给学生、企事业单位和西藏人民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和未来,加强西藏人民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需要增强

我们不仅要发挥西藏人民中每一群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体作用,影响带动他人;而且要引导西藏人民中每一个体充分发挥主体性,让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认知到认同,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

发挥西藏人民个体的主体性,通过感知和体验建立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现代认知学派都重视主体的能动作用,如,苛勒、考夫卡和班杜拉都注重认知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皮亚杰的认识主体性思想认为在认知活动中“主体是知、情、意的综合统一体。”[11]人是认知的主体,人的认知就是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过程,班杜拉非常重视实践和体验在认知中的积极建构作用,由以上理论可以推论:加强西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体验和感知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认知心理学认为,正确的认知会延伸到人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上,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正向的行为模式;相反,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人的情感和行为的障碍。西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知,对于形成正向的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的认知对情感、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西藏人民应当多了解正能量的信息、事件等。首先,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引导西藏人民多接触主流媒体。如,引导西藏人民多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全国新闻联播》节目,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多收听收看西藏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多浏览中国西藏新闻网等主流新闻网站。通过这些途径,让西藏人民了解国家和西藏取得的发展成就,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惠民举措。其次,引导西藏人民自觉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发展进步,切身体会西藏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恩党和国家。再次,引导西藏人民加强与祖国内地的交流,如,通过政策支持鼓励西藏人民把儿女送到内地就读、就业,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西藏的艺术团体到内地交流演出,建好网络基础设施鼓励西藏的个体经商户通过直播带货把西藏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通过这些途径让西藏人民感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兄弟情义。最后,各级党政部门要向国家争取政策促进西藏各行业与祖国内地行业合作,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让西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如,运用互联网医疗联通西藏,诊疗身患疾病的群众,必要时能便捷快速转院至内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疾病诊治,让西藏人民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总之,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大力发挥西藏人民的主体性,让他们切身感受党和国家以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为执政起点和归宿,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他们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发挥西藏人民个体的主体性,通过比较鉴别,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认知不是目的,实现西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体意识的认同才是最终的目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12]人们习惯将事物分门别类,也会对自我进行群体归类,通过群体比较,认同所属的群体,这种认同会外化为行为,维护所属群体的荣誉。按照社会认同理论,在西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社会分类是指西藏人民把自己归为中华民族这一群体,社会比较是和其他的群体或国家等进行比较,看孰优孰劣,在比较中建立起认同,然后将这一认同外化为行为。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发挥西藏人民的主体性,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而鉴别,通过鉴别而区分,通过区分建立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认同。首先,各级党政机关可以引导西藏人民策划各种主题,做纵向比较。比较国家和西藏的过去和现在,在纵向比较中看到历史进程中国家和本省区的巨大发展变化,去思考巨大发展变化的原因。其次,引导西藏人民做横向比较,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当年毛泽东主席所定义的第三世界中兄弟国家的发展现状。还可以比较西方国家偏远地区发展全靠自己,而我国对偏远地区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举全国之力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措施。还有最为现实的就是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各国的抗疫态度、实践和抗疫成果的比较,中国政府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原则,守护了自己国家人民的生命健康,也为世界人民抗击疫情贡献了智慧和支援,各族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续写着中华民族命运一体的历史篇章。通过引导西藏人民在以上比较中进行鉴别,和过去、和国外进行对比,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意识终归是主体产生的意识,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主体——西藏人民的能动作用,发挥西藏人民每一个群体的主体功能和每一个个体的主体功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体的归位、主体的深度参与和积极努力贡献力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本。在主体归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发动西藏人民,强调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并通过评价激励机制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激发社会各界争相发挥主体能动性。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率表彰”活动,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表率作用的群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正确导向,推动社会各群体和个人形成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外化为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