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燕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改变,医疗服务越来越侧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手术治疗在整个治疗活动之中虽然占比不高,不过由于患者在面对手术时,往往存在着焦虑、恐慌等负面心理问题,对于手术结果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1]。骨科手术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肢体功能受损,故而上述心理问题也就更加严重,渴望被理解、被关怀、被尊重。针对于患者面对手术可能存在的负面心理,我院特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98例,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于术前进行访视、术中加强护理、术后进行随访,手术室护理人员于手术前1天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在整个护理过程之中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2017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98例设为本次实验对象,均为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方法:硬膜外、腰麻、局麻、臂丛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等。98例研究对象之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在28-81岁间,平均年龄为(32.57±6.48)岁。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可予以研究。
2 护理
2.1 术前访视:将手术通知单递交给手术室之后,手术巡回护士即应于手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护理人员进行访视时,必须整齐着装,整洁仪表,秉承热情、亲切的态度,用语文明,尤其是态度需诚恳、和蔼,对于患者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均应予以详细、慎重的解答,同时保持耐心,切不可表现出急躁、不满的模样。总的来说,手术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而言,已逐步成为循环反复,大同小异的工作内容,但对于患者而言,尤其是骨科手术这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是一生中少有的经历。手术室护理人员至患者病房后,首先需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审核查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所观察的资料包括患者的诊断信息、手术、麻醉方法、病史、体征、脏器功能以及各项检查报告等等,对患者进行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护理人员来到病房之后,首先需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简单的问候,继而详细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用平和、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日常式交流,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生理状态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郑重告知患者术前需要禁食、禁饮的时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例如,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当摘下一切装饰用品以及假牙、眼镜等,同时换上手术服。对于患者就手术所提出的问题,例如手术时间、手术用时、麻醉方法、术中疼痛、主刀医师、手术体位等等,护理人员应当一一予以详细的解答,并就各项问题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读,不应照本宣科,过于专业化的语言往往容易招致患者反感。在当今的医疗模式之下,术前访视往往是评估患者生理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也是人性化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患者有无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而判断患者的需求,主动倾听患者表达自己的忧虑,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手术所需用到的仪器设备,主刀医师的手术经验,手术的大致流程。通过访视,对患者的所存在的忧虑以及疑问予以及时的解答,同时对患者进行鼓励以及引导,建立患者积极、健康的心态。
2.2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于手术当天8点去病区接待患者,进入病房之后,护理人员即应以饱满的热情去问候患者,当患者见到昨天与自己进行过亲切交谈的护理人员之后,其紧张、焦虑情绪则会大幅减轻。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简单的问候以后,即应向患者详询昨夜休息的情况,检查患者禁食、禁饮的状况,于手术前备齐各项手术所需用品,将患者运至手术室的过程之中,应当询问患者是否属实,需不需要薄毯等等。护理人员亲切、周致的服务态度以及可靠的行为,无疑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当在此谨慎的询问患者姓名、手术名称,并进行核实,避免错接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得到情感上的认同与满足。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术前一天的访视,与患者进行亲切、深入的交流之后,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仅仅是这种程度的人性化护理尚远远不足。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当询问患者的体感,根据患者的需求对于手术室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适度的调整,尽量控制将温度22-24°C,适度维持在50%-60%,同时保证手术室的安静、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所需的设备、仪器,进一步加深患者对于手术室的了解,让患者的身心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由于骨科手术较为复杂,故而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关心与照料,不间断的与患者进行交谈,在行麻醉的过程之中,不必过分暴露患者身体,对患者手术过程之中未涉及的身体部位进行适当的遮盖,以保障患者的隐私,这一点是手术护理人文关怀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就临床经验而言,当行麻醉时,患者的紧张情绪将达到一个高峰期,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其眼神往往透露出一股恐惧、迷茫以及无助的情绪,因此在行麻醉的过程之中,患者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给予人文关怀。基于这一点而言,护理人员应当伴随患者左右,帮助患者摆至舒适的体位,并亲切的叮嘱患者配合麻醉,同时用语言安慰患者,必要时可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能够切实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避免让患者独自面对手术环境,从情感、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必要且持续的支持,严禁医护人员于手术过程之中闲谈或开玩笑,同时应耐心、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当患者痛感强烈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者语言上的安慰与支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减轻患者疼痛,在手术过程之中,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的保证患者心理、生理均处于舒适的状态,以提高手术效果。
2.3 术后随访: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同时为患者换上患者服,并将患者送至病房,同时做好保暖工作,于护送过程之中应当不定时的询问患者的状态,例如有无恶心、呕吐情况,到达病房之后,即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到交接工作,详细告知患者的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手术完成情况等,并简要交代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同时预祝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3天至病房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有无痛感、高热等现象,并询问患者是否实施肢体功能锻炼。除此之外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是对于护理人员的全面测评,所涵盖内容包括术前访视评价、术中护理评价以及术后随访评价,每个项目中又细分为多个点,均以优、良、差进行评分,调查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考评挂钩[2]。
3 结果:2017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患者共计98例,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随访,于上述护理工作之中贯彻人文关怀,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无1例护理差错或医疗纠纷问题,患者均对本次护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人性化护理使得患者的护理体验大幅提高,绝大多数患者于手术过程之中焦虑、恐惧的心理均得到了缓解,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护理满意度高达96.5%。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身所享受的权利以及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单就医疗服务而言,患者呈现出更多渴望被关注、被关怀的心理,而人文化护理则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患者基本要求以及护理工作实质进步的重要表现。
单就骨科手术患者而言,由于患者所受创伤较为严重,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短时间内会滋生诸如焦虑、烦闷、不安等各种情绪,故而此类患者上述心理越发强烈,对于医疗服务也有着更高的要求[3]。随着医疗护理工作的改革进步,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具有人文化理念的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重要表现,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于护理工作之中处处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减轻患者恐惧心理,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指导等手段来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负面心理,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避免护理疏漏的出现,防止护理风险,以诚挚、恳切的态度鼓励患者,增进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依赖与信任,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畏怯心理,塑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确保患者在一个积极、健康的态度之下接受手术[4-5]。综上所述,对于骨科手术清醒患者予以人文关怀,能够大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进护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