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推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

2020-12-08 02:22王媛叶静楼程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技术

王媛 叶静 楼程富

摘要:技术赋能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着制度性设计与院校实施脱离、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分离等问题,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MOOC教育模式延展了高校健康教育空间,弥补了师资、场地等教学条件限制,为高校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技术可能。本文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食品安全”的案例研究,总结在线教学模式,探讨课程在推进个体健康信念和行为养成中的特征,形成教学反思,为MOOC赋能推动高校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健康教育;MOOC;个体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2.0;TU318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22-0000-06

科技无数次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科技逐步改变教育传统的“教师-学生”的模式,支持个性化学习,降低教学成本,为教育公平问题提供技术化解决方案。高校健康教育即将走过30年的历程,面对全球生命共同体和“大健康理念”下的新时代需求,健康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赋能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打破了条件限制,延展了健康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健康教育转向个体自觉,提升大学生群体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实现了科技促进教育、教育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 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然性

1.实施健康教育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的客观要求

2019年末,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大爆发给许多中国人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人们已经习惯了忙碌、奔波乃至于拼命加班的生活。在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来之时,中国人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审视现有的生活。HIV、埃博拉病毒等人畜共患病将人类置于全球生命共同体的链条中,人类不可能独善其身,更不是各类生命体的主宰。20世纪以来,人类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盲目的自信和自我膨胀使得人类沉浸于改造世界的胜利之中。重拾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类能动性的科学认识,人类才能步入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终将自己暴露于生存危机之中,人类文明也将面临全面崩溃。然而,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生态观、健康观依然停留在中学的教科书上。当大疫来临之时,包括拥有高深知识的青年一代都发现,这一问题在教科书中没有例题和标准答案。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价值培养的主阵地,依然倡导知识本位,崇尚精英人才培养,缺少了对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的关切。

2.高校是施行“大健康理念”的关键主体

大健康是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1]因此,大健康理念下,社会的每个元素都被纳入进来,高校在这一理念的践行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高校学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作为家庭的组成元素,即将步入社会,更在健康理念的代际影响和社会群体扩散上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疫情之下,学生群体的流动更是影响疫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作为融媒体的主要受众,学生群体对于疫情期间防控政策的传播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高校是学术研究的高地。此次疫情中多所研究型大学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指导了防疫与救治。而作为疫情的逆行者的众多医护人员,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集中体现,他们用专业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维护着个体的生命健康。再次,高校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是科技、教育、医疗、智库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在政府治理和公众个体之间架设桥梁,为健康理念普及化、大众化提供教育担当,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建议与监督,共同推动健康中国从理念走向个体自觉。

● 现行高校健康教育的审视

1.制度设计与院校实施的脱离

1993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目的在于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明确要求“各校应把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具体情况决定开设健康教育讲座或健康教育选修课,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可以试点开设必修课”。[2]这一规定的实施,有力地引导、规范和推动了高校健康教育发展。规定实施后的十年,中国爆发了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非典的肆虐,与人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直接相关,民众在疫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恐慌、无序、无知等状态,暴露出中国健康教育的重重问题。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针对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于2017年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的制定对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措施做出具体规定,是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政策依据。在纲要的实施途径中,明确要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安排必要的课时,确定相应的学分”。[3]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健康教育依然存在着课程课时落实不到位、“边缘化”倾向等问题。大学生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执行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

2.高校健康教育中的身心分离

在我国,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往往被分割成生理(身体)和心理两部分,并分别由对应的体育和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教育。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被重视。2002年教育部发布并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对体育课程的性质、开设学期、学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将学分要求纳入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体育课程在高校得以普及。[4]201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要求高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5]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作为两类不同的课程以文件的形式固化下来,随之带来的是高校对两类课程的分项实施、分类管理,更加剧了身心教育的分离。身心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因此,建立基于人类生命共同体、身心统一认知的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关乎每个生命个体,关乎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 基于MOOC的高校健康教育案例研究

教育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在于通过知识传播并利用教育、干预的手段促进态度的转变和信念的确立,并帮助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达到获得健康的目的。[6]课程依然是带来健康教育知识、促进健康行为最为有效的载体。科技赋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OOC课程的引入与普及。教育部在2017年的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在线课程作用,利用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为学生提供健康教育学习平台,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

根据2017年数据,食品安全问题占据我国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四分之三,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5年,浙江大学与15所高校联合开发了通识教育“食品安全”MOOC课程,旨在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课程实施以来,已运行12学期,形成了融合信息技术与适应本土学习的MOOC教学设计,为大学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新范式。

1.重构课程新体系

按照根植于研究、来源于需求、立足于学习者的原则,课程开发小组通过多轮研讨确定课程难度、深度与普适性程度等,结合大学生群体既有知识体系的学习迁移能力,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凝练核心知识点,融合种植养殖、加工生产、食品流通、餐饮营养、食品微生物、质量标准等学科,重构了“食品安全”课程新体系。

2.微课可视化与逻辑性分割适应碎片化学习

网络与移动通信终端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作为碎片化的视频学习资源,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可视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视频动画技术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通识性和解释性,同时逻辑性分割使得微课可检索、条目化,在适应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完善了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

3.融合“线上+线下”在线学习新模式

“线上+线下”在线学习新模式,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群体学习优势与在线个性化学习融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课程通过网页和客户端APP实现课程在线移动化学习的同时,辅以大规模直播见面课、小规模学习社区主题研讨课以及班组线下讨论课等微互动,开展实时异地多校的混合式教学,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效果提升。

4.开展过程性、形成性多元评价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注重静态的、可量化和浅层次的学习成果,大数据与教育的创新融合将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融合在一起,重视动态的、难以量化和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引导、激励和调节等方面的学习支持。[7]课程将在线视频学习、章节测试、互动课直播学习、期末测试、在线讨论等多项内容纳入评价,同时鼓励各高校根据开课实际制定个性化考核方案。评价过程体现了在线学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参与以及在线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

5.适应中国学习者的运营方式

纵观国外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均存在着学习者的“大规模”“体验式学习”引发的“高辍课率”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课程平台为在线课程教学活动提供智能化管理,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痕迹,学生可随时查看各部分成绩记录和班级排名;助教和运营团队可实时查看各年级、各学校学生学习进度和测试情况,对学习落后学生短信一键提醒,促进学生按时学习,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 MOOC推进健康教育的相关特征

试点院校N学院自2015年秋冬学期起参与了“食品安全”课程第一轮教学试点,并持续至今。在开展MOOC教学的同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焦点访谈、学生评教、深入课堂评测等多种形式,对课程促进学生健康行为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课程在促进健康知识获取、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自觉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特征。

1.知识获取意愿由推介转为自主

食品安全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与预防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试点院校是一所多学科院校,但并未涵盖食品安全相关学科和专业。因此,在第一轮教学试点时,试点院校开展了选课调研与推介,了解学生选课需求,并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进行了重点介绍。首轮试点班涵盖全校10个专业,50名学生参与。在预选阶段,研究者预设理工科专业学生选课意愿应高于人文社科专业,但实际却大相径庭,68%的选课学生为人文社科专业。究其原因在于人文社科学生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群体性事件的强烈关切。在实施第一轮教学之后,试点院校取消了原有的选课推介,全部采取网上选课。根据选课平台选课行为跟踪,第二批试点2个班90个名额在开放选课15分钟后一选而空。根据学生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结果显示,有超过40%的学生选课意愿为朋辈推荐,而朋辈推荐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式新颖性和课程的实用性。此后的多轮选课结果,该课程的选课均在10分钟内抢光,多位学生联系教师要求增加班额。因此,知识获取的意愿由推介转为自主,体现了学生群体对于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日益增强,同时表明在线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高吸引性及其在高校朋辈群体间的传播和高影响性。

2.知识获取方式转向碎片化学习

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使得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碎片化学习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更短的时间了解更多的阅读碎片,灵活度、针对性、吸收率更高。问卷显示,影响学生选课意愿的部分原因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由空间上的单一课堂转变为多元网络空间、由时间上的固定时段转为自由支配。学生对课堂硬环境有着诸多抵触,渴望在多重场合完成学习,更喜欢身心体放松状态下的無监督学习。这种方式尤其受到团学干部、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学生青睐,他们倾向于在公共交通通勤、午饭间歇等时段完成在线学习。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并不意味着获取知识内容的碎片化,“食品安全”课程设计主题的逻辑化分割并以系列化呈现,辅以阶段性测试的穿插使得碎片化学习与思考、总结、测验并行,检验知识获取程度,增强碎片化学习的关注度。碎片化学习的内容选择也至关重要,高校学生对简单的视频讲授关注度持续降低,而贴近大学生活的案例选择、近距离走近实验室等,让学生更多地理解食品安全近在身边、食品科学无处不在。

3.知识获取进阶为科学素养的养成

科学素养其内涵是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学习、掌握、使用,直至外化为一种共识与自觉自律的行动。对个人而言,提升科学素养,既包含着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树立正确健康观等狭义内涵,也蕴藏着公共规则意识内化、理性科学鉴别能力增强等深广含义。[8]根据2018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8.47%。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9]

根据试点院校“食品安全”课程课堂观察,学生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课程将食品添加剂检测带入直播见面课,位于直播视频另一端的学生时刻关注着各项试验器具与设备,表现出对科学实验的久和违好奇。通过课程学习,化解了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为罐头食品正名,同时引发学生对各种自制食品“无添加、零添加”食品添加剂宣传的谨慎怀疑。在直播课互动环节,大量网红话题出现,体现出学生群体对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现象的关注、对个体和群体生命健康安全的关切。在后续的追踪中,有学生表达出从事生命科学、健康护理等方面的就业意愿。大学生群体的代际与朋辈影响逐步显现,学生群体在论坛中表示出在做好自身食品安全甄别与防护的同时,要劝解家里老人少吃腌菜、减少学生在路边摊点就餐行为等。

4.虚实结合学习社区推动群体健康行为改进

协作式虚拟学习社区使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使教师可以根据社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10]因此,课程适应学习者需要,设立了课程论坛并设置课程助教进行在线答疑。课程论坛的规模逐步扩大,由最初的上百人扩大到上千人,进而发展到万人同时在线。数量庞大的课程论坛形成虚拟学习社区,消除了个体在线学习的孤独感,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归属于同一院校的个体学习者的凝聚性和不同个体间的竞争性。试点院校根据课程特点,进行了随机的小组分配,小组设置在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和项目学习时形成了有效互动,学生个体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例如,课程中设置了“随手拍”任务,即随意拍摄一组照片或视频,通过观察或访谈等方式阐述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试点院校学生以小组形式,明确了任务完成计划、人员分工、地点选择等,深入校内外食堂、酒店、小吃摊点等,观察记录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并结合课程学习,分析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在课程后续的焦点访谈中,学生表示,通过这一任务的合作学习和集中展示,对路边摊点增强了“抵抗力”,也更为关注食物储存、食品保质期、食品从业人员资质等。此类学习任务的设置有效融合了线上和线下学习,使学生个体通过循证方式了解到理解-内化-应用认知序列模式,加快了知识内化为信念并转化为行为的速度。

● 结束语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与价值选择,进而影响健康行为。在课程实施中,笔者也发现了学生群体中能够主动承担组织和领导责任的个体极少,究其原因,一是态度和认识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明哲保身的态度,让他们幻化为课堂的一尊雕像,学生群体关心的只是及格和学分。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表达能力和价值判断,他们习惯于灌输和填鸭,被动思考已成定势,空荡的脑洞或许不是真的冷漠而真是无话可讲。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MOOC课程形式推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将积极促进学生群体的知识获取意愿、知识获取方式、群体健康行为改进等,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走出舒服区,建立理性、批判性思维方式,拓展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个体独立思考能力,让青年一代成长为自我习得的科学精神养成者。

参考文献:

[1]马建.大健康时代到来您将如何应对?[N].人民政协报,2017-10-28(009).

[2]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J].中国健康教育,1993(06):22-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0)[2017-06-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1707/t20170710_308998.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0)[2002-08-06].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001/t20100128_80824.html.

[5]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20-05-20)[2011-02-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102/t20110223_115721.html.

[6]庄润森.城市公众健康素养快速评估与短信干预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深圳:南方医科大学,2014.

[7]上超望,韩梦,杨梅.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0):94-99.

[8]张程程.科学精神是最强大的免疫力[EB/OL].(2020-05-20)[2020-02-15].http://www.banyuetan.org/pl/detail/20200215/1000200033136001581770274234303887_1.html.

[9]任磊,张超,何薇.公民的科技态度正成为新时代科学文化的重要表征——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分析[J].科普研究,2019,14(05):85-91+113.

[10]于萌.基于移动MOOC平台的学习社区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

[11]呂书红,田本淳,杨廷中.非典期间与非典后期居民相关健康行为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08(08):960-961.

作者简介:王媛(1985.3—),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技术、高校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目标、过程、成果‘三位一体的课程标准构建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80401);宁波财经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学管理需求的共享开放数据平台建设”(编号:17jyzd11)。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