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团
摘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实施“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自学、合学、展学、评学、悟学、测学”的落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同课同构反思式教学和上先行课,反思对导学案的把控以及对学情的把握,解决教学短板。
关键词:学案导学;合作学习;合学;悟学;同课同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023-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校紧紧把握其中的学会学习、责任担当,深入开展了“学案導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新校情,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切中问题所在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研究讨论,首先摸清学情。近年来,我校面对外来生源多,流动人口复杂,优生流失严重,学困生较多,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养成不到位,学习方法不系统。另外,一生一策学困生调研反馈:(1)家长反馈95%的学困生在家中玩手机,家长管不了。(2)学生反馈90%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自我控制能力差。(3)教师反馈97.5%学困生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及自我约束力差。因此,采取合作学习“兵教兵”方式势在必行。
通过调研还发现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下面三个问题。其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以教定学,以本为本,学生认知多,建构少,对新课程内容理解浅显。其二,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其三,评价方式单一。由于班内新市民孩子较多,教师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多元化评价手段,待提高学生得不到更多的帮助与激励。以上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力的提高,与学生潜能的激发,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学革命必须从课堂改革开始。课堂应该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个生命体的对话。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鲜活富于个性。因此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权,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单纯依赖教师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固本创新,分层推进探索改革之路
课堂要变,首先要做到集备及个人备课先行,既要备知识,又要备方法,备尖子生、待提高生的课堂引导及小组合作评价引领。
1.学案导学,自主预习。各学科组在集备的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个性化导学案,上课前提前印发给学生,学生依照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知识,然后各学习小组先组内解决组员的疑难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通过小组间互助寻求解决方法。
2.合学交流,展学互评。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课前翻转,学生通过组内和组间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引领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学成果和进行相互评价。
3.悟学点拨,测学提升。针对前两个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静悟和独立思考,然后合学交流完成。最后通过典例分析、平行训练及达标检测,提升各层次学生达标过关率。
三、“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重建课堂三大任务:即学习流程建设、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标准建设
学习流程建设就是在每堂课准备时要按“自学、合学、展学、评学、悟学、测学”六个环节来准备,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习小组建设就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动车组,对小组进行有效地分工协作,小组成员参与度高。成员思维活跃,能够吸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合学。展学充分,学生能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小组之间能够适时对展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建设就是看教师启发、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状态;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时的激励和鼓励方式以及课堂争星榜及评价表的使用效果;看当堂达标率及重难点考点的落实效果。课堂生成能力强,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课堂评价富有激励和启发性。
四、通过“同课同构”反思式教学研究,解决“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的短板
在实施“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模式探究时,教师无须顾虑过多,但不能把自主学习理解成学生自学,把合作学习理解成让学生讨论,甚至认为自主合作会影响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通过“同课同构”同学科的赛课,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在课堂上教师的导学意识首先要竖起来、问题串要设计完整并且要有梯度、目标导向要明确、小组ABCD四位成员分工要明确、评价激励要具体且易于操作。只有这样教师的导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扮演导演角色。
“同课同构”反思式教学的推进,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课前对“导学案”的精准设计的重要性。共性“导学案”适用面多大、设计时在时间分配、分层次指导活动、达标试题的设计上有多少不足、展学时需要提问哪些学生、当堂抓落实的效果如何?这些方面对提高课堂效率影响极大,因此,教师在形成共案的基础上,先指派一名教师上“先行课”,让每位参与设计导学案的教师身临其境感受导学语、启发方式、自学、合学、展学、评学、悟学、测学等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合理性,然后进一步调整导学案,完善课堂达标内容,明确提问学生的名单,严抓落实执行到底,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导学案。
学科组集体备课后形成的共案,因教师任教班级不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在把控好学生学习起点基础上,二次设计自主合作内容及教学法形成个性化方案。学校通过同课同构的搭建,更快地让教师了解自己班的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同课同构的课堂教学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备课、评课、议课、磨课,实现真正的研课,这样的研讨才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准确的改进教学策略,优化自我的教学方法,对“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模式有更深的理解。
教师课堂教学的短板通过同课同构活动中的课例分析、相互听课、评课、反思等环节能让教师在互动中思考。“同课同构”反思式教学,关键是反思,重点是反思后的提升。相互PK的两位教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对手的优点和不足了解不够具体,教师利用录播教室录制课例,然后进行课例分析,用“六学”学习方式去审视课堂的不足,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落在实处,让评价更准确。让教学方法更恰当,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生命的火花。
学校通过“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引领,教师的教学方式们发生了质的改变,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深入贯彻“六学”自主学习模式,本校的教学成绩在全区已经处于领先水平。笔者深信通过本轮改革必将实现减负增效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郑杰.为了合作的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2]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龚雄飞.龚雄飞与学本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第四中学,山东 青岛 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