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鉴赏水平,推进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如果教师只是将相似文章进行简单的铺排和机械的叠加,是无法真正体现群文阅读的精髓,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的。教师应该找准文与文之间的“契合点”,形成群文之间的“凝聚力”,通过精心的安排与巧妙的设计,使不同文章围绕一个“核心”,形成一个整体。
一、以“主题”为核心
古诗词的主题丰富广泛。有的以爱情为主题,表达爱恋之美、相思之苦或爱而不得之怨;有的以山水为主题,表达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或娴静的人生状态;有的以友情为主题,表达对友人的关怀、感激、劝诫、不舍等情感;有的以事业为主题,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或怀才不遇的悲愤;有的以育人为主题,表达对后辈的期许与训诫……相同的主题,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心境和环境下传递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可能大相径庭。于是,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群文阅读,使学生体会同一主题下不同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和个人情感。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有荀子的《劝学》。很明显,这是一篇以“劝学”为主题的古诗文。事实上,我国历史上以“劝学”为主题的文章还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于是,教师可以围绕“劝学”这个主题,为学生引入《孙权劝学》和《诫子书》两篇古诗文,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同为“劝学”的三篇古诗文在论证方法、写作手法、劝诫方式、叙事角度等方面的异同。如此一来,教师能够从以下三个层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是知识层面,丰富了学生的古诗文基础知识积累;其次是能力层面,锻炼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最后是情感层面,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意志力与主动性。可见,以“主题”为核心开展群文阅读,是古诗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二、以“风格”为核心
我国不同时期的古诗词根据作品风格可以分成很多流派。比如,唐诗被分为现实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宋词被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唐诗宋词又被放到一起,分成田园派、边塞派、浪漫派、现实派、怪诞派等。相同流派的古诗词通常在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和语言的风格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独特风格。不同流派的古诗词虽然在内容、情感与风格上相差甚远,但也可能存在相通之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风格”为核心,开展群文阅读,使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发现相同与相反的古诗词流派之间的“相和”与“相斥”之处,从而更加全面而深刻地领会不同派别的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与理解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将柳永、晏殊和李清照这三个婉约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安排在了同一单元,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让学生通过三位作者的作品,体会婉约派的词作风格。事实上,这三首词放到一起,本身就可以构成群文,为开展群文阅读提供资源。然而,这三位词人虽然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三个人的作品就能够展现宋代婉约派词人的全部风格与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材所提供的诗词的基础上,再为学生补充李煜、温庭筠和秦观的代表作,使学生对于婉约派的创作风格产生更深切的感悟与更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针对语文基础较好,且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为他们补充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作,使学生在把握了婉约派的创作特点的同时,将其与豪放派的作品进行比较,体会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差异。如此一来,教师以“风格”为核心,使学生对于相似和相反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等多项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与锻炼。
三、以“作者”为核心
每个作者都有着独特的写作风格。同时,随着年龄、心态和境遇的变化,每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也会有所转变。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的诗人和词人也不例外。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作者”为核心,选取作者不同年龄阶段或不同境遇下的作品,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使学生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同时,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解读作品。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收录了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文学家和史学家做了诸多揣测,但是终无定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李白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所创作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品读这些诗文,体会李白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与诗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体会与感悟,尝试分析《蜀道难》的创作背景。如此一来,教师通过群文阅读,巧妙地将了解诗人生平与解读诗作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古诗词。
再如,苏教版选入了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学生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李清照,围绕“李清照”的身世来探究她的词的风格,让学生“知人论世”,从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经历到青年婚后幸福生活的经历,再到晚年南渡后的凄惨遭际,看李清照这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的风格特征,从而讓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四、以“手法”为核心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着重讲解,为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与创作奠定基础。那么,在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手法”为核心,将不同的古诗词整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学生会学习到《采薇》。在《采薇》中,作者应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比兴”是古诗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孔雀东南飞》和《氓》中也应用到了这种手法。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三篇文章组成群文,让学生找出三篇文章中应用“比兴”表现手法的句子,并通过观察这些句子在句式结构和语义表达上的共同点,总结“比兴”表现手法的特点。再如,教师在讲解“主客移位”手法的时候,让学生分析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围绕“手法”组织群文阅读,让学生举一反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以群文阅读为载体,将知识讲解融入到合作探究当中,实现了古诗词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综上所述,开展群文阅读是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与新思路。通过群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提升鉴赏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以“主题”、“风格”、“作者”和“手法”为核心开展群文阅读,从而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