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成,郑 榕,黄 健,李思汉,柯敏辉,汤水华△,黄铭涵△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 福州 350003;3.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CC)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资料显示[1],我国成人CC患病率4%到10%,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或以上,是CC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除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外,FC与肠道息肉、肠道肿瘤的产生密切相关,甚至还可间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目前,西医治疗FC主要使用容积性、刺激性、润滑性泻药等[3],长期使用易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中国传统医学对便秘的认识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其将之称为“大便难”“后不利”,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加以阐释发挥。本文结合《内经》“肾为胃之关”[4]论治功能性便秘,阐述如下。
“肾为胃之关”语出《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说文解字》云:“关者,以木横持门户也。”其原旨强调的是肾之蒸腾气化对人体的津液代谢有重要作用[5]。后世诸多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对原旨进行进一步阐释。唐代王冰[4]曰:“关者,所以司出入也。肾主下焦,膀胱为腑,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闭则胃填满,故云肾者胃之关也。”认为肾之气化是二阴通畅的前提,二阴闭塞可致脾胃气机壅塞。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6]中有云:“关者,门户要会之处,所以司启闭出入也。肾主下焦,开窍于二阴,水谷入胃,清者由前阴而出,浊者由后阴而出,肾气化则二阴通,肾气不化则二阴闭,肾气壮则二阴调,肾气虚则二阴不禁,故曰肾者胃之关也。”论述了胃与肾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联系。
因此,早期医家对《内经》此条文的解读,仍是侧重于阐明肾的功能,而未对胃作为水液代谢“上源”的作用进行阐述。王冰、张景岳对此条文的见解,已从水肿病拓展至大便不通、小便不利,但仍停留于“肾司二阴,主二便”,强调“肾之气化”,并未明确胃(脾)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入,后期医家对“肾为胃之关”理论多有阐发,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
1.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 《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饮食物经口入胃,在胃气腐熟与脾气运化下,精微物质上养心肺,下资肝肾,废液糟粕在小肠、大肠及膀胱通降作用下经二阴排出。脾胃健运,升降如常,气血化生充足,则肝肺之气血充沛,肝气疏泄、肺气肃降,肠中糟粕排泄通畅。若脾胃运化失常,升降逆乱,气血化生不足,反致痰湿浊邪为患,可致肝肺之气血衰惫,肃降、疏泄无力,且因邪阻气机,则大肠传导失常,发为便秘[7-8]。李东垣《脾胃论》[9]曰:“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于上焦……若饮食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结合张景岳[6]所言:“凡大肠之……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说明了大肠所受津液直接禀受于脾胃,便秘的发生与脾胃津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
肾虽司二阴、主二便,但脾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是肾脏正常履职的前提。首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化生源源不绝,气机升降无所阻碍,后天才能滋养先天,元气方可充沛,为肾脏履职提供营养支持;其次,水谷饮食物在脾气升清、胃肠降浊作用下,保持着正常的虚实交替,由此产生的糟粕废液是大肠“传化物”、膀胱“藏津液”的物质基础,应是肾司二阴、主二便代谢功能的物质前提。故清代陈士铎持“肾者胃之关”为“胃为肾之关”之“讹写误传”观点,并提出“胃土能消,肾水始足,糟粕能出”[10],认为肾司二便需脾胃运化、升清降浊及滋养先天的功能来实现。若脾胃内伤或邪气阻滞,致纳运失调、升降反常、燥湿不济,气血化生无源、糟粕排泄受阻,久则及肾。肾本既伤,则二阴无所司,二便无所主,累及大肠,可导致大肠传导无力,腑气不通,发为便秘。如李东垣[9]所言:“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因此,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大肠传导排泄糟粕的功能,是“肾为胃之关”或“胃为肾之关”在“(脾)胃-便秘-肾”关联性的重要体现。
1.2 肾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之关键 《景岳全书·泄泻》[11]云:“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为所主。”联系前文“关者,以木横持门户”,张景岳对于“肾为胃之关”的理解,只强调二阴为肾之官窍,二阴开闭及二便排泄均由肾所主;或是囿于古代词意局限,并未言明“肾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之关键”。
五脏气机运动各有不同,心肺之气降,肝肾之气升,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肾藏精,内寄元阴元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饮食物在脾升胃降作用下,清阳上输心肺,浊阴下趋二阴,形成二便。而维持脾胃运化及清浊升降的根本在肾,即脾胃纳运、升清降浊功能正常,需依靠肾气充沛、肾阳温煦蒸腾、肾阴凉润敛降,从而使大肠糟粕成形而不溏薄或干结,通畅而不滑利或滞涩。若年老久病者,其肾气亏虚,肾气所化之肾阴、肾阳亦不足,久则脾之清阳不升、胃肠浊阴失降,终致大肠或“无水舟停”,或清气不运、反成浊阴,或无力推动糟粕,诸多病因杂糅,终发为肾虚便秘。此外,全国名老中医张唐法认为“肾为胃之关”的含义还应包括“肾为胃主水谷精微代谢之关”;张老还结合训诂学,倡“肾者,谓之关”,指出肾为“五脏阴阳之关”[12],而前者是后者在胃-肾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上述观点,对脾胃病的诊治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肾为胃之关”的理论认识,不仅在于水肿病,更可运用于辨识便秘的发病机理,即大便通畅与否,需依靠脾胃与肾脏功能状态,以及其脏腑运动所产生的气血津液盈亏通滞正常与否[13]。从《内经》“肾为胃之关”分析功能性便秘形成机制,见图1。
图1 从《内经》“肾为胃之关”分析功能性便秘形成机制
运用“肾为胃之关”理论指导功能性便秘的诊治,需重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肾阴肾阳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的关键”,其治疗应立足于两个核心,即治“(脾)胃”与治“肾”。
2.1 治(脾)胃应以升降为本,气血为要 从脾胃论治功能性便秘,脾胃纳运协调是其化生气血津液、产生糟粕的前提,而气血津液充沛,是肝肺二脏协调大肠气机与肾之阴阳的物质基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指出脾胃纳运协调,是脾胃气机运转正常的前提;而脾升胃降功能如常,脾胃纳运方可和健。因此,从脾胃入手治疗功能性便秘时,应以脾胃升降为本,化生气血为要,实者通过调和脾胃,以升清降浊,理气通便;虚者当健脾益气,养血润肠。此法适用于以脾胃升降失常、气血亏虚为主要病机的证候群,如湿秘或湿热秘、胃热脾约之热秘、肝脾气滞之气秘、肺脾气虚之气虚秘、血虚肠燥之血虚秘等。
湿秘或湿热秘者,重在理脾和胃,清热祛湿,理气舒络[14],根据湿(热)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湿困中焦,气不升降者,常表现为湿秘伴胃脘痞满、胀痛等不适,治当苦温芳化,理气运脾,方如平胃散、一加减正气散[15]等。湿热在中焦者,吴鞠通《温病条辨》[16]云:“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湿热在中下焦或弥漫三焦者,则应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可选宣清导浊汤[17]、三仁汤[18]、杨氏清化饮合达原饮[19]。热秘者,应泻热润肠,行气通便,方选麻子仁丸。气秘者,宜疏肝运脾,顺气导滞,可予枳术汤合六磨汤化裁[20]。气虚者,当健脾益气,理气润肠,可选枳术丸合黄芪汤;若气虚下陷,则应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最为合宜[21]。血虚秘者,法宜养血润燥,方选润肠丸。
2.2 治肾应以阴阳为根本 论治功能性便秘,除了从脾胃入手,还需重视肾与胃(脾)的联系,即“肾阴、肾阳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的关键”。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曰:“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将脾胃与肾的关系喻为“鼎釜”与“火力”,认为肾之阳气虚衰,不能上蒸脾土,则脾胃难以腐熟、运化水谷。若胃中水谷未得蒸化、腐熟,则脾胃升清降浊也无从谈起。全国名老中医张法唐教授认为[12]:“肾为胃受纳腐熟水谷之关,胃气受纳腐熟水谷,需依赖肾阴濡养、肾阳温煦。”因此,从脾胃入手功能性便秘而无功时,不若治肾,此法适用于肾阴、肾阳虚损导致的便秘,如阴虚秘、阳虚秘。
阴虚秘,治宜滋肾阴、补脾阴,使大肠得肾阴之濡润、得“脾为胃行其津液”,而大便得解,方选增液汤为主。阳虚秘,病因可分为两类:一为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肠道失于濡养,肠中糟粕干结且推动无力,发为便秘。其多见于年老患者,多见舌淡苔白,脉沉迟,故应治以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选济川煎[22];二为肾阳虚弱,蒸腾气化不及,津液失布,停滞于中上二焦,而致肠中糟粕干结,发为便秘。其多见舌淡或淡胖,苔白滑,脉象沉迟、沉缓,应治以振奋阳气,化气输津,方选五苓散合真武汤[23]。
便秘中另有一分型为冷秘,《金匮要略》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中医内科学》教材描述其表现为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腹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24]。其多因素体阳虚或嗜食寒凉生冷,致脾肾俱寒,阴寒内盛,寒邪与积滞相结,凝滞肠道,故发为便秘。治当以温补脾肾,散寒通便为主,方选温脾汤。方中以附子、干姜并用,暗合四逆汤之意;干姜、党参合用,复理中丸之意;再予硝黄泻下,当归养血通便。全方温通、温补、泻下并用,共奏温里散寒,攻下冷积之功。
基于《内经》“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功能性便秘的论治,应注重把握“(脾)胃”与“肾”两个核心脏腑,重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肾为脾胃升清降浊、阴阳平衡之关键”。治疗上应重点围绕两个核心治则,即“治(脾)胃应以升降为本,气血为要”;“治肾当以阴阳为根本”。理解“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及外延,有助于深刻领悟“肾”与“(脾)胃”的内在关联,进一步发挥该理论对功能性便秘的指导作用,以提高临床辨治慢性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