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身份: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瑶族史诗《密洛陀》文化研究

2020-12-08 06:31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瑶族古希腊民族

张 羽

(1.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9;2.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又包含在世界性之中,构成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的整体。虽然文化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因素的作用,“主流(强势)”与“非主流(弱势)”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势差。[1]正如伽达默尔指出的,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无法摆脱“偏见性预先认同”,而这种预先认同深受历史影响,并与该事物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2]跨文化传播学学者多德提出的文化体系要素模型将文化分为文化内核成分、文化外化成分和文化内在体系三个层次,其中文化的内核层主要由历史、身份、信仰、价值观、世界观五个部分组成。[3]

文化间的相似性有助于形成广泛的文化亲和力和认同感,而差异性,特别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具有积极正能量的差异性是民族文化的真正魅力和吸引力所在。要克服文化势差的消极影响,推动瑶族布努支系史诗《密洛陀》(以下简称“《密洛陀》”)等桂西瑶族典籍的跨文化传播,建构桂西瑶族典籍文化与异域文化平等协商与对话的健康文化生态环境。首先要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的深刻实质和内涵,重点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要素,并比较这些文化要素和世界范围内与之相联系的其他文化要素的异同,以便明确单个民族文化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和文化身份定位。

基于多德的文化模型,笔者以《密洛陀》为例,从历史和文化身份这两个方面,对《密洛陀》和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及其相关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比较,突出该文化的世界性特征,以期增进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亲和关系和认同感,并为该典籍的译介和文化传播奠定基础。

一 文化与历史

历史传统及其发展进程总是与某种文化身份密切联系,是理解某种文化的基石。众所周知,对现代欧洲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文化,首推古希腊文化。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处于欧、亚、非三洲之间,其文化传播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大文化圈的形成与互动。而古希腊文化、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成就。在文化发展史上,埃及和巴比伦文化对克里特文化影响深远,并且在克里特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迈锡尼文化对后来的希腊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密洛陀》中记载的诸如人类起源神话、哲学思想以及史诗本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与古希腊文化的相关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人类起源神话

在《密洛陀》的“造人类”章节中,女性始祖神密洛陀创造的人类,最初是雌雄同体、背靠背、有四只手臂和四条腿。这些人类成年后只要有食物果腹就可以不停地繁殖后代,结果造成人满为患,密洛陀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把这些人锯成两半,左边为男人,右边为女人,自那以后,男女结合才能生育后代。类似的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人类最初有三种性别,即男性(太阳所生)、女性(大地所生)和阴阳人(月亮所生)。但他们的身体都是圆形,长有一个头,两张面孔分生两面,有四只手和四只脚,非常强壮有力。由于他们发动叛乱与诸神交战,宙斯才下令将人剖成两半,从此,由于思念和依恋,每个人都会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二)哲学思想

《密洛陀》中体现两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一种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云”和“气”;[4]另一种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米、土、石、铁、蜂蜡”等五种物质。[5]244-286与此类似,在古希腊,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元质”,一种无限、永恒包蕴一切的存在,类似于我国道家所说的“道”;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世界的基质是“气”。另外,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而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源。

(三)史诗内容与形式

《密洛陀》和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都是由民间口头创作汇集而成,在内容上,二者都是神话和现实的结合;在思想内容上,都反映人们的自然观和社会观,体现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活动,但也宣扬阴曹地府、鬼魂等宗教思想。在语言形式方面,《密洛陀》中同义复句、四音格词、比喻、比拟、对偶等修辞方法运用较为普遍,且押韵工整。如“造人类”中记叙:“密本洛西造生灵/造生灵给世间/密阳洛陀要造人/造人给凡尘”。其中,四音格词“密本洛西”和“密阳洛陀”是同一个神,即密洛陀。[5]285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则以生动、精辟的比喻闻名。如在“阿伽门农召开大会试探军心”一章中,对勇士们的骚动有这样的描述:“大会沸腾起来,宛若伊卡罗斯的海浪/那是从宙斯控制的云层中吹出来的/东风或南风/在伊卡罗斯海激起的海浪/又好像阵阵强劲的西风/扫过大片沉甸甸的/稻谷,使垂头的稻穗摇摆不定”。[6]在人物刻画方面,两部史诗都赞颂神或人类的单纯而突出的性格,他们或机智英勇,或善良公正,或坚贞刚强。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神都被描写成具有人类情感的、掌握某种技能或是手艺的能人,以人的姿态出现,参与各种社会行为,过着人的生活,是完美的人。

(四)历法

《密洛陀》中记载的社会活动,如建造宫殿、举行祭祀和还愿仪式等,都是按照历法推算出“吉日吉时”进行。早期使用的历法为十月太阳历,其中包含处在不同位置的3个四月,后来转用12月历。现在我国彝族、羌族、土家族和苗族仍然使用十月太阳历,即一年10个月360天,余下的5~6天为过年日或祭祀日等。太阳历的使用似乎是古老文明的共性,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人就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65天,并且我国彝族太阳历和美洲土著印第安部落玛雅人的太阳历之间的共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亚、美两洲的远古文化存在关联。[7]43陈久金等学者还认为《夏小正》,即是十月太阳历,大约形成于“从伏羲时代至夏代这段时期,并且夏羌族是最早使用这一历法的民族之一。”[8]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作用,这些太阳历的月份长短不一,名称不同。如我国瑶族、苗族、彝族,印度、埃及、巴比仑、墨西哥历法中用于纪月和纪日的兽类及物象多种多样,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布努瑶和苗族太阳历月份名称

表2 桂西彝、印度、埃及、巴比伦、墨西哥纪日兽类和物象[7]48-49

中国与古希腊之间的往来,可以追溯到始于公元前202年的丝绸之路贸易,在此之前并没有互相影响。若要解释形成这种相似性的原因,历史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第一,从早期居民和自然条件看,远古时代的中国瑶族由尤人、九黎和三苗部落构成(即不同分支构成的民族共同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上游地区。在气候上,与古希腊大陆相似,以亚热带气候为主,但地形以平原为主。随后,由于战败于华夏族先民以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驱逐和歧视,逐渐向南迁移,成为现今居于深山的中国南方山地民族。古希腊土著居民是讲非希腊语的地中海族的白种人,其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他们分别是居住在古希腊大陆东部的皮拉斯齐人、居住在克里特岛和爱琴海岛屿的加里亚人、勒勒吉人以及居住在利比亚等地的北非人。这些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80%的土地为山地,群山中的高地属于大陆性气候,适合耕种的低地不足18%。到了公元前3000年以后,皮拉斯齐人和其他原住民被从中欧南下的讲希腊语的印度—欧罗巴族,包括亚该亚人、多利安人等征服并与之同化就形成了古希腊人这个民族。

第二,从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看,《密洛陀》以女性始祖神为主要人物,体现母系氏族时期的女神崇拜思想;在社会生产方面,瑶族先民主要从事稻谷、玉米、豆类等农业生产,兼营畜牧和渔猎。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时代克里特岛的加里亚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他们信仰女神,尊敬女性。在生产方面,除了制造和使用石器以外,当时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主要农产品有谷物(小麦、大麦、黍等)、豆类(豌豆)、蔬菜和水果;商业和手工业也比较发达,并形成了早期的奴隶制社会。他们蓄养牛、羊和猪;利用天然植物纤维从事纺织手工业,还掌握了利用粘土制造陶器的技术。

第三,在社会制度方面,瑶族社会实行“徭老制”。徭老通过神卜产生,他和助手们分工合作,管理族中和村寨的生产生活、宗教仪式、内部事务和涉外事务。与此类似,公元前12世纪到9世纪末的荷马时代,父系氏族部落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包括三种机构:军事首长、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首领“巴西列斯”是军事首长,掌管军事、祭祀和审判权。首长议事会对民政、行政的重要问题做出裁决。人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即全体战士组成,由酋长议事会组织召集,对重大问题,如作战、媾和、迁徙、推举领袖等做出最后决定。

在自然条件、族群变迁、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作用下,我国瑶族远古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中都形成了相似的人类起源想象、以“气”等为本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史诗文化的共性等文化元素。

二 文化身份

身份是文化群体成员所共有的社会认同感,即“我们是谁”“为什么是这样”。它指向一种群体人格,以社会身份观念为基础,文化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会形成个体身份认同,即“我是谁”,这一原则尤其体现在集体主义文化之中。民族文化身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是指少数民族在文化视角下的身份定位,是外界对于一个民族稳定的、连续的意义的框架认知。

[10]这种框架认知主要体现在民族支系关系、语言文字、原型人物(例如,英雄)等文化元素方面。

瑶族布努支系现主要分布在桂西、滇东、黔东南、湘西与桂北相邻的地区,是传说中蚩尤、九黎部落的一支。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苗瑶语支,没有系统完备的文字,民间使用汉字加上瑶族自创的土俗字来书写歌本、经书等文本。其中以《密洛陀》作为典籍文化载体,传承本支系特有的历史文化、思维特征、哲学宗教思想、社会生活、价值体系、生产劳动等集体主义文化元素;该史诗集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于一身,崇拜蚩尤、阿约、奉玉、阿胜等部落首领和战斗英雄,并倡导效仿这些历史人物所具有的英勇、机智、正直善良、公平正义、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另外,徭老重视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宗教仪规教育等形式教化人们以勤劳刻苦、诚实和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为美德。并且瑶族自古以来便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历史上曾与汉族、壮族结拜兄弟、友好往来,从不主动挑起事端。但是在面对封建统治、外国侵略者时,瑶族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值得敬佩和颂扬。如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抗法斗争和抗日战争等。

与瑶族类似,古希腊民族是由土著地中海族和来自多瑙河以北的印度—欧罗巴族支系混合而成的。在文字使用方面,公元前1660年至公元前1125年间先后出现了甲种线形文字和乙种线形文字。与瑶族的集体主义文化不同,荷马时代的希腊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文化,荷马史诗作者站在氏族贵族或是贵族奴隶主的立场,突出表现英雄造时势的思想,描绘性格单纯、个性突出的英雄形象,展现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征服,如阿伽门农的刚强、阿喀琉斯的英勇、奥德修斯的足智多谋等。但是,二者都表现了人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公正、勇敢、诚实、忠贞等美好品格。

三 结语

瑶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文化是绚烂多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密洛陀》为代表的瑶族文化,在人类起源神话、哲学思想、史诗艺术、历法等方面都达到了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明主要源头——古希腊文化同等的高度,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身份方面,瑶族文化与古希腊民族文化之间同中有异,这些异同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瑶族典籍文化对异域文化形成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构筑适合瑶族典籍文化传播的文化生态环境,并且这种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思路,对其他桂西民族典籍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瑶族古希腊民族
我们的民族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