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碧云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4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地确立了“育人为本”的教育工作方针和“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指出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学科德育的出路在于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1]。
德育教育旨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意识[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把学习化学知识与认识社会结合起来,对学生展开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只是在学习,更能够通过学习解决社会中相关的化学问题,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同样,高中化学教师若想要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就应当落实德育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2020年这场始料未及的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注定会成为全球人民难以磨灭的记忆,却也送给了每个人一些“礼物”,是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素材。学生身在其中,对此次疫情有真切的感受。本文以“抗击新冠病毒”为例,通过这次疫情中的相关事件,以化学事例为基础的德育教育穿插于课堂,探讨高中化学学科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责任意识。新闻事件真实、简洁,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如在学习“乙醇”一课时,通过消毒剂“医用酒精”紧销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乙醇性质的兴趣。又如在学习“烯烃”一课时,可以借助这样的新闻导入:“疫情爆发突然,湖北全省各大医院都在寻求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库存告急的求助,而“买不到口罩!”一时间也成了全国人民的苦恼。口罩短缺,可见化工产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在此情境导入下,学生切身感受到聚丙烯生产问题的重要性。既激起他们想解决此类问题和学好这门课程的欲望,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烯烃性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揭示了化学学习的更高层面的责任追求。
结合案例,突破化学学科教学难点。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中,学生常常觉得内容多且杂,不便于理解与记忆。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是高一学生学习时的难点。在“氯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氯的价态变化是教学的难点,需要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理论理解氯元素的价态变化,可以借助实际案例来突破难点。“3月1日凌晨1点左右,山东省青岛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接到某医院急诊科电话:青岛市某区发现数例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的患者,急需排查是否为疑似新冠肺炎聚集性病例。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些患者刚回青岛复工。前天下午,清洁办公场所之后出现不适。经调查反馈,几人都吸入了高氯性气体,造成呼吸道尤其是肺脏腐蚀性损伤。原来,他们在清洁办公场所时,不慎将含84消毒液的污水与冲洗厕所的洁厕灵混合,两种液体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有害气体大量排放。”教师设问:有害气体是什么?这里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对氯元素进行价态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归中反应”,次氯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有毒气体氯气。学生在具体问题解决中突破学科难点。又从这一具体案例中,感受到化学学习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渗透了养成科学常识,尊重科学事实的德育思想。
学习英雄,培养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例。在化学课前讨论中我们通过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对于高中生来说,英雄人物的感召可以树立当代青年的正确价值观。
崇尚真理,树立拒绝伪科学意识。如今,科学和科学家的地位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生活中中国公民的科学意识依然薄弱。在此次疫情中就出现了很多伪科学现象,如“喝高度白酒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双黄连口服液能抗病毒?”……因而,比疫情更可怕的是伪科学谣言的传播。因而,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观的思想,崇尚真理,识破伪科学,拒绝伪科学。例如在烷烃、烯烃、炔烃的同系物、烃的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教学中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物质间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2]。
本文以“抗击新冠病毒”为德育素材,借助疫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责任意识,分析案例突破学生学习化学的难点,学习英雄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树立学生崇尚真理拒绝伪科学意识。作为新时代的一线化学教师,需要做到“一岗双责”,不断地从教材当中挖掘内容,联系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整合德育素材,寻找化学与德育主题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将德育有机地融合于化学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坚持德育为先,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德育阵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时代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