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院校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等院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担负起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继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服务于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高等院校把握“三全育人”的时代脉搏,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育人体系,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符合时代需求的“三全育人”教育格局。
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政府部门对高校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比如学费减免、奖学金政策、助学贷款政策等,让大学生在平等的环境内接受教育,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不全面,对于就业的理解存在误区,对于毕业后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性。二是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将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由于在校期间对就业情况了解较少,存在不客观的自我分析,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导致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真正落实。
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等院校纷纷加强了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但是从大多数教学课程来看,很多学校都将它们作为两门课程教学,忽略了它们的内在关系,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政教学的紧密联系。这就导致了思政教育无法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方向,而职业生涯教学也无法为思政教育提供实践教学参考,不利于大学生素质道德的提升和就业观念的转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整体素质也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些年高等院校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上不断加大教学力度,这就导致了学生将精力放在了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上,忽视了在职业规划中应该具备的就业态度和意识。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注重职业规划教育,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不利于思政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机融合。
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分析,其核心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运用,引导学生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将学生作为主体,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可以课程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为了实现两种教育理念的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展现两种内容的原则性,并做到以下内容:第一,强调与时俱进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认将时代的变化作为重点,针对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以充分展现高校思想整合教育的价值性,为课程教学的开展以及组织教学的完善提供支持,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中,也可以将职业生涯的规划作为重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提升的最终目的。第二,针对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中,为实现教育融合的有效性,应该强调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伴随新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着重突出针对性,通过对高校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以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状况的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将学生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充分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需求。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对教育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信赖,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更为和谐的氛围和相处环境。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是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熟悉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教法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应当重视教师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晋升平台,有利于吸纳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教育工作中。注重教师的培训工作,及时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结构、形势政策,更好的为学生做好指导工作。
在新形势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在步入社会后,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好的为社会进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