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古族中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片段作文是通过一段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技能的教学方式,内容一般包括生活画面、事物、人物的叙述、描写、议论或说明。复杂度低、表达内容集中、写作形式灵活是片段作文的主要特点,通过片段作文的写作更容易捕捉瞬间的灵感,激发学生在具体事物上的思维活动,更容易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1]。作文写作需要具体的内容作为点睛之笔,能够丰富文章层次,也是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片段作文写作中也不例外,掌握片段作文的“写具体”技巧有助于增强全文写作技能,也是一种将整篇作文分步骤写作的训练方法。作文写作教学中,片段作文写作训练在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语言、增强写作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优势。
观察是学生通过双眼视觉载体看见事物,作文中对具体事物的描写需要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观察是掌握事物特征的直观方式,将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为核心丰富作文语言、完善理解,进而形成一个内容充实的片段写作。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是写作训练的关键环节,便于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特征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有效素材,形成更加完成的片段写作构思。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期间,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与帮助,教师可通过示例的方式讲述事物的重点细节,并加以整合叙述,采用优美、精简的语言写作成片段作文,为学生树立观察事物特征的典范[2]。详细展开教师进行事物特征教学的步骤:1.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选取具体的描述对象,或是事物、或是人物,怀着认真观察的心态,获取直观有效的事物特征。2.运用优美的修饰语言表现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使片段作文的写具体部分更加鲜明、生动。
以人物描写为例,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从形态、容貌、神情等方面寻找人物特点,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与个性,进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以一段人物描写为例,分析人物特征的应用:“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脸上,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梦中常常笑出声来。”其中,“圆圆的苹果脸”,“含苞欲放的小嘴”均是对人物神态、五官形象的具体描述,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小男孩睡梦中的憨态。在片段作文写具体训练下,学生观察能力与作文意识有所提升,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飞速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作文教学中为了作文而作文的问题普遍存在,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与任务而进行写作,并不是以内心的灵感为出发点,这样写出的作文缺乏主心骨,不能突出文章写作重点。针对这种现象片段作文写作要以培养学生“写具体”的能力,写具体要求学生重点描述事物的特点,并不意味着脱离文章整体,应以作文整体设计为基础,进一步描写事物细节。可从以下方法入手:1.首先要丰富作文训练形式,将阅读、观察与片段训练等内容融合在同一课程中综合讲述,以多元化的形式向学生传输“写具体”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了解作者写具体的思路,学生初期阶段可以加以模仿,训练后期需要开拓创新,形式自己独特的写具体方法;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物特征、学习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训,将观察到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内容集中的片段写作[3]。2.片段作文训练“写具体”训练设计:教师设计题目让学生自行练习课上学习的写具体技能,如扩句训练:例如:“春天到了,一群小朋友在广场上放风筝。”教师由此提出问题:春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小朋友的心情怎样?风筝是怎样飞的?通过回答每个问题,将结果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片段作文。根据题目设置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的进行习作训练,如“教室里的学生上课情形”、“妈妈做饭情形”、“爸爸工作情形”等。
“写具体”的核心是怎样将事物描写更加具体、详细,突出事物的特点。可运用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动的描写事物细节。以初春时期柳树的描写为例,“冬去春来的时节,那些早早落叶的树木迟迟不肯发芽,而柳树却在寒冬的余晖下首先苏醒了。它抖擞精神,使劲地伸展腰肢,像归队的勇士一般,迎着寒冷的风,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披上了焦黄嫩绿的新装,遥盼着小燕儿归来。”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与拟人手法,“早早落叶的树木迟迟不肯发芽”以拟人的状态叙写尚未发芽的树木,表现出树木“慵懒”的心态;“使劲地伸展腰肢,像归队的勇士一般”直接将首先发芽的柳树比作勇士,突出描写了柳树旺盛的生命力与不屈不挠的生长精神。该片段将修辞手法运用其中,此外,学生在教师辅助下灵活运用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
文章对片段写作中的“写具体”策略的要点进行简要分析,认为“写具体”需学生掌握事物特征、从文章整体出发、采用修辞手法描述事物的具体特点,“写具体”写作技巧的训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根据训练内容设计巧妙的训练习题,学生在悉心观察下采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将事物特征描述出来,最终实现作文练习突出重点、细节描写生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