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途径

2020-12-08 11:57:04岳梅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岳梅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高等院校中,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效率有利于缓解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力,帮助毕业生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基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且信息内容很丰富,对于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来说有很大帮助。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与应用,创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路径,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质量。

一、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具备几个突出特征。一是共享性,新媒体是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就是数字电视、手机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集合,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且应用范围更广,大众只需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便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内容,同时还是转发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交互性,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过去大众获取信息就是通过广播、报纸、收音机等,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性比较大,新媒体环境下,大众能够随时接收信息与传播信息,正是因为大众可以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交互性角色,所以新媒体在大众之间更受欢迎;三是广泛性,通过运用新媒体,大众可以接收各娱乐、教育、招聘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不仅信息内容丰富,而且还便于保存,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就无法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同时也不能进行存储,所以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范围会更宽广,大众获取讯息的速度也会更快捷。

二、新媒体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新媒体所具备的突出优势特征,使得其应用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时能够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效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效率,促进当前人才市场就业压力得到一定缓解。

(一)有助于丰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形式、内容、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首先,运用新媒体能够让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信息传播形式不再是单一的文本,而是可以增加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元素,这样能够让就业创业指导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因为元素丰富的指导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所以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其次,借助于新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就业创业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能够让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变得丰富,进而可以依据不同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来为其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大大提高了高等院校的就业率。最后,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途径能够得到有效拓展,既可以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在网页上实时公布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信息,除了资讯以外,还可以增加指导、模拟面试等板块,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与毕业生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然后对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完善、更新,进而能够让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效率迅速提高。

(二)有助于创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理念

如今新媒体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还有思维方式等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也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实践表明,将新媒体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有助于创新指导理念,在新媒体环境的引导下,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用再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而是可以通过搭建信息平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传达丰富的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内容,据此,高校对于新媒体的认知也会更加全面。同时,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使得新型的媒介形式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因此高校也可以积极注册社交账号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综上,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及就业创业指导理念也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推动了现代化高校建设的进程。

三、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现状问题分析

(一)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

现阶段,很多高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大致都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年纪、特长等问题,因此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具备针对性,所制定的指导方案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不适应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创业前景并不清楚,所以在就业过程中还是存在很严重的迷茫心理。比如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就业创业方向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高校却统一实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所以会让学生在进行择业时不知该如何确定。

(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制定不合理

高校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应该包含多个方面内容,例如关于国家政策的解读、招聘信息的获取、应聘方向的确定等,但是在实际的指导内容中并未涵盖这些指标,提供的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大都是从网络上随意搜集后集中到一起的,过于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就业时无法对就业前景有准确的把握,且专业技能也可以与社会存在脱节,所以会影响高校就业率的整体提升。

(三)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形式有些单一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该应用与时俱进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理念,来拓展指导工作渠道,进而学生掌握的就业创业信息也更加全面。但是在实际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还是以常规的课堂授课形式为主,并没有对新媒体优势加以有效利用,理论授课多,实践指导少,导致学生对就业与创业的选择还是存在很多疑问,因为实践课程缺乏,所以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失败概率很大。因此,加强对新媒体研究,创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形式,是高校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合理制定就业创业指导方案,强化针对性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对接班人,同时也是社会从业者的中坚力量,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匹配性,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据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时,应该合理制定指导方案,依据年级、专业、特长、兴趣等因素的不同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首先,在学生踏入大学校园之际,高校就应该着手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先从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在各个专业学院内经常开展一些就业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就业与创业有一个全面认知。其次,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要强化就业政策和创业政策的教育,并增强学生如何辨别招聘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二)丰富就业创业指导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时,应该对部分省外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加以重视,除了尽可能在省内探索就业创业机遇之外,还可以将省外的就业形势充分考虑进去,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所以,在编写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时,既需要添加不同省份的就业情况与政策,还要对社会的用人需求加以详细讲解,这样便于学生提前知道自身短板,进而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弥补,在学生对全国范围内的就业与创业形势有一定了解之后,学生的就业选择方向也会有所增加,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也有很大帮助。

(三)拓展多元化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途径,促进就业竞争压力降低

基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用人单位公布招聘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所以高校也要适当拓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路径,将用人单位提供的招聘信息进行全面整合,进而可以大大提高就业成功率。一方面应该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应届毕业生作为参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建立聊天群、讨论组等来对学生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并提供给学生需要的就业信息。此外,还可以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构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对社会提供的就业与创业资源整合、优化后,投放到服务平台上,便于学生查找就业、创业信息,在就业率整体提升之后,人才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广泛性等特征,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发挥丰富指导工作路径、创新指导工作理念的应用价值。但是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现状不容乐观,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指导内容制定不合理、指导工作形式单一等问题都成为了就业率提高的阻碍,高校应该采用与时俱进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理念,加强对新媒体的有效应用。实践表明,通过实施合理制定就业创业指导方案、丰富就业创业指导内容、拓展多元化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途径等策略能够让就业创业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还应继续探索创新型就业创业指导路径,促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