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帅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200)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重视。因此,高校开设了音乐专业,培养学生在音乐上的素养,使得学生的音乐专业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特色型的专业人才。但是在目前的高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一)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音乐专业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的音乐专业作为一个文化性极强的专业,应该加强对于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发展需求,从而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音乐专业性人才。
(二)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高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技能。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的特点就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专业性不断提高,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中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目前高校在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和影响学生专业能力和提升。音乐专业的设置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专业的音乐知识,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得不到提高,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强。
(二)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差。音乐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也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点改革内容。但是,目前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教学还不够重视,有些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也不合理,这都会对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造成影响。
(一)优化课程设置
1.高校课程专业人员或者音乐专业的教师应该对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进行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从而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反馈从而对目前不合理的音乐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从而促进课程设置的科学性。2.音乐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音乐专业与影视专业、摄影专业以及制作、编导等专业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同时,在其他与音乐相关的领域也有所提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的方向和兴趣,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钻研,或者在就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点,也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要注重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节或者是音乐公司的会议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也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公司的选人用人标准有着直观的感受,教师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根据实际情况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使得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加适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积极促进校企合作。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时期的学习,在企业中实习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日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一个基础。同时,要让学生在实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学生在音乐表演以及舞台方面的经验,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
(三)完善教学工作
教学是高校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因此完善教学工作对于高校的音乐特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对课程设置和安排以及教材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对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进行准确的把握,对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尽心一定的分析,从而在教学中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选择最适合学生、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帮助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最佳的。
2.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评价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或者是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来,实现课堂的良好效果。此外,还要注重对于教学的评价。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对自身的不足有着准确的认知,从而能够对症下药,更好的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教师温柔鼓励式的评价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顺利开展。
总之,高校的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市场的必要选择,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需要不断改革目前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及实践等方面促进音乐教学的专业化,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音乐专业强、综合素质高的特色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