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国家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该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在实际教学中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各个学校要积极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积极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保障,进而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更高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总体发展,各个院校更加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在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教师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导力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受到良好的引导,但目前在教育中常因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快速提升。我国对于信息工程人才培养较晚,这方面的教育引导者经验和实力都比较有限,在人才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无法发挥优质的引导作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在教学中很难切实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创新创业指导。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学校对于课程教育的目标也不清楚,在实际教学中课时较少,且很少被作为必修课进行施教。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且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没有形成正规的教学系统,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发展。学生在实际的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缺乏实践运用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更高需求。
虽然学校逐渐重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在教学中注重技术方面的引导,但在整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不清晰,忽视了对学生意识、品德、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创新创业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目前的教育体系还不够科学,影响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迎接挑战,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各个院校要积极改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为学生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支持,进而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设置要充分改革,根据不同年级的综合特征,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学校要切实地为学生考虑,制定针对性、科学性的课程指导计划,从教学内容上也要分阶段进行,从基础理论到创新创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改革传统课程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塑造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对自身发展有明确的认知和方向。学校要积极学习其他院校优秀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成立专业的实验室、电子协会,完善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制。
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向,更要融合互联网技术优势,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理解和认知“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调学生自身的专业实力,学校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发挥自身的更多潜能。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分析和指导,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搜集市场资源和信息,让学生能够深度理解“互联网+”,并明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教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应该给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资金支持,让教师能够有条件进修,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综合能力。可以邀请优秀企业的职工开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条件。做好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企业实习岗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力的提升。学校还要围绕“互联网+”开设服务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创新创业课程,优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要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