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钒
(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 淄博 255200)
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主要涉及医院各类公文、各类活动和事件的记录、工作文档等,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采取纸质化办公模式,效率低,资源浪费量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多借助电子设备进行,不但能节省资源,还能方便操作,实现信息共享。所以,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对于医院日常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医院档案具体指的是医院各类公文、各类活动和事件的记录、工作文档等,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根据医院档案的概念,可以得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有章可循。医院档案载体的规范性高,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编写和管理,对它的内容、格式、检验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限制,所以医院档案管理是有章可循的。第二,可使用性。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于医院的各项工作,他的目的不仅在于存储信息,还在于方便信息使用。医院档案可作为参考资料,具有权威性。医院档案可作为决策凭据,具有科学性。使用医院档案时,它可向我们提供查询、存储、分类、管理等功能,方便使用。第三,安全性强。医院档案作为医院的内部资料,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安全性要求不仅在于医院档案的存储方面,还在于他的使用和传播过程都必须注意保密。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可以分为三大点,第一,医院档案完整性。医院档案需要记录某一工作的全部流程,在收集档案时,不可发生疏漏,要完全能记录整个流程。医院档案的完整性关系到使用的高效性和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是医院档案管理最重要的部分。第二,收集工作规范化。医院档案的收集工作困难主要体现在医院档案的分布不集中,收集起来麻烦,分布无规律,难以寻找。所以,医院档案的收集环节需要有专门的制度规范它,让专人负责专职,工作分配到个人,规范工作流程。第三,档案筛选法则。医院工作杂而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记录到档案内,我们只需要选取价值高的工作记录。医院资料筛选入档案的工作至关重要,有目的、有策略的选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排除无关信息,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被动地接受指令,管理效率低,有时会出现工作的时间不够的现象。医院档案主动化要求前移进行管理工作的时间,主动整理文档和主动进入运转环节,控制整个流程的进展,确保收集的档案的精确性和系统性。第一,建立医院档案体制,以制度来保障工作进展。医院档案体制涉及的制度包括归档制度、收集制度、整理制度等,归档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归档制度的规范化可以统一工作流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管理效率。第二,管理工作流程化。把整个管理工作整理为一个流程工作,流程中分化为几个阶段工作,每个阶段工作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和人员安排,上一个阶段的人员没有权限管理下一个阶段的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人员的安排分为三个主要岗位,主要负责预立卷、档案整合和库房监控管理。三级分配方式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条理,保证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信息存储、信息保密、信息共享、资源节约等方面。医院档案作为医院的内部资料,具有很强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泄漏。安全性要求不仅在于医院档案的存储方面,还在于他的使用和传播过程都必须注意保密。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采取各种加密算法和通信协议,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设备和操作设备的人员,所以,管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素养和操作设备的能力。为了培养操作人员的专业核心素养,医院可以组织培训活动,培训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邀请信息技术相关的专家开讲座,宣传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操作系统,提升管理人员的设备使用能力和规范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应用到信息化软件技术包括档案管理系统、检索系统、电子开发系统和其他相关软件系统。拥有电子信息技术的部分工作人员积极带动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学习,共享资源。因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的工作,医院的全体人员都应该能掌握和灵活运用。最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让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深化管理人员对管理的理解。对于医院来说,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加大对于管理工作的人才投入,吸引优秀人才,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改变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纸质化办公模式,现如今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都采用电子设备,医院档案完整性高,收集工作规范化,有一套独立的档案筛选法则,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管理工作逐渐趋向于主动化和信息化,改进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节省资源,还能方便操作,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