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洋
(平泉市政府办公室,河北 平泉 067500)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创新构想,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所谓智慧城市,是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融合进程中,立足城市信息化实际,结合改善民生、城市健康发展、企业市场力增强等社会热点,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并借力城市先进的服务理念来建成该城市的深互联和全覆盖的信息网络,运用此网络来全面感知城市产业、环境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要素,再运用构建整合的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对其进行智能处理,将所得的有关数据信息提供给政府,协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来进行智能决策,也可以为公民或者企业提供信息开放平台及资源信息。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有效地连接各种商品,从而赋予它们一定的感知能力。从而可以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高的质量。根据属性的不同,事物联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个是物与物互联互通的形式,第二个是物与人互联互通的形式,第三个是人与人互联互通的形式,无论上面提到哪种通信形式,都应以互联网、无线网络和电信网络等多网络集成为必要前提,以实现万物之间的全面系统的互联互通,从而促进更多事物的发展,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升级和完善档案感知系统,以便能够及时感知构成档案重要因素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档案资源、设备资产等感知数据的详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处理,可以为档案信息建设做出贡献,用户也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情报服务。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综合体,主要是指其组成的多行业、系统复杂以及多应用特点。需要在许多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而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必须提取数据以同时进行综合计算和结果获取。因此对于这些繁杂的系统来说,急需要多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来进行信息的处理。
云计算平台支持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切割、分配和整合。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可以合理分配计算和存储资源,进而可以优化效率比。档案的云计算应用主要表现为:借助云计算开展档案业务,在云中存储和利用档案信息;在云计算的辅助下,档案馆还能为档案形成者提供云归档服务。
在城市档案采集方面,电子档案可以通过电子文件接收平台或电子政务共享数据平台进行在线接收。在网上传输过程中,电子文件数据按照元数据标准采集,经过包装和数字签名后长期存储在核心数据库中。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收集数据层中的档案信息,识别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然后将其分类存储在城市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检索系统中,将自动聚类档案信息。用户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时,可以通过档案检索系统对档案进行利用。如果系统被审计,就可以使用,然后从数据库中调用文件信息,形成一个电子文档发布包,为用户服务。城市档案信息服务的重点是通过档案内部网、城市政务网和互联网,为馆内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公众提供多种利用途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为不同人员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和理念。
政府部门要理清档案信息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内在联系性,从政策法规、安全交互、组织管理、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新定位,设计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新的发展规划和蓝图,主动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并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要规划好档案信息化程度与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一致性,设计出具体的执行措施和相关责任部门,通过监督、跟进、考核,确保各项规划的落实。
与此同时,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应数据也需要提到日常工作,所以管理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信息化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去网上供参考并进行相应管理,这不仅减少了繁琐的文件查询的过程,而且还避免了纸质文件的搜索和咨询过程,相应的文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在办公中还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文档审核、文件提交等一系列工作,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而它的实现离不开高科技的帮助,也离不开相应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需要相应的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目前档案部门形成的互联网应用数量并不多,但其实质是由于缺乏规范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为此,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把统一、规范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建设的关键,最终实现“一站式”服务理念。在对档案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要尽可能结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出的要求和标准,设计相关模块,在开放属性的支持下,将高价值的数据资料整合到服务平台中。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用户对档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有利于控制档案服务投资成本,确保档案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改善。
总之,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让城市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对档案信息化的处理,也是为了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促进档案管理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