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畅鸿
(郑州澍青医学专科高等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分为校内实践资源和校外实践资源。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呈现形势大好的局面。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主体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目前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现状来看,各主体在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资源利用不够重视。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只重视开发,轻视利用。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开展实践教学是非常复杂的一项教学任务。需要任课教师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各种预案和执行方案准备,通过学校各个环节的审批,程序较为繁琐。三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缺乏。部分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可以到工作、生活中去锻炼,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实践去参与实践教学。即使参加学校组织实践教学,也是抱着游玩的态度去的,而非学习的目的。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3号)等文件都对实践教学进行了规定,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包括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成果等七项内容。其中,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从落实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国家相关文件落实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存在虚化现象,影响了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如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专科学校没有安排实践教学的固定时间,或者将实践教学安排在暑假,由学生自主完成。监管不到位,部分学校存在放任的态度,要不要组织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决定;还有学校存在监而不管,只是在形式上监督,实际上对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管理;很多制度规定不具体,部分学校为了应付主管不能的检查,只是对实践教学制度进行宏观的制度,没有详实细则,很难落到实处,缺乏可操作性等。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很多高校为了落实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程建设文件精神,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求,积极开发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如开发校史馆,校园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然而,部分高校重开发轻利用的现象比较严重,把开发和建设实践教育资源和基地看作了固定的资源,利用这里资源实现育人效果的意识淡薄,导致实践教学资源、基地的浪费。从实践教学成效来看,由于模式比较单一,很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模式多以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安排的学习考察时间非常短,没有充足的时间停下来认真的考究,只能拍照,证明曾经来过,并不能起到教育的意义。
“网络资源平台以其广泛的知识内容、及时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成为大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当前,各高校虽然也建立了一些红色教育网站、政策宣传网站,但是开发层次低,没有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虚拟教学情境,无法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很多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资源,做好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部分学校受技术的限制,很难将网络教学资源的功能开发利用。另外,教师、学生能否掌握现代网络技术,也是影响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重要原因。
从当前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自学校领导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认识不足,使实践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制约和影响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05方案”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部分高校并没有准确把握,有部分高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减少教师讲授的课时总量”“给教师和学生减负”;还有的高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让授课教师、学生游山玩水”,更有甚者,个别学校把实践教学课时变相的纳入其他专业课程之中等。在这样的认识理念下,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重视,教师组织实践活动不主动,学生参与实践不积极,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成本主要包括:一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活动需要有经济成本的投入。虽然很多专科学校都是靠国家财政支持,具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但从整个学校发展以及需要财政经费支持的地方非常多,学校要保证每个地方都要得到一定的经费支持,另外,学校还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有主次的发展,重点投入对学校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因此,相比之下,很多学校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并不重要,在经费投入上也是比较少的。因此,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活动的经济成本投入非常有限。二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需要投入人力经济成本的投入。从现有的实践成效来看,人力经济成本投入的多少已成为实践教学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的又一重要指标。由于部分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在人力资源分配上也是不充足的,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多数是由任课教师组织开展,很少有学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参与。
“05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网络技术情况来看,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将网络技术应用于理论教学,如制作PPT、播放音频、修订图片等,为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很少有高校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虚拟教学情境开发使用情况更是不乐观。这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而言,需要正确意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改变传统“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思想,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围绕学生思政政治学习水平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氛围。此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还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主动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要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合理分配思政课堂教学时间,既要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又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思政教学的最大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高校实践教学中,首先要解决实践教学主体的思想认识问题。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专高校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手段,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优化整合、合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惑与疑虑,从思想上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专科院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主抓教学的校级领导担任负责人。学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如学生处、人事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工作。各二级学院也可成立院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管理机构,贯彻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政策,统筹本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有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专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工作。
在专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方面,内容的拓展与丰富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校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联系起来,将线下实践教学资源与线上实践教学资源联系起来,形成全方面的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应当不断整合实践教学场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和水平。在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管控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认真开展实践活动,顺利达到预期实践效果。在有效利用现实场地实践教学的同时。积极创建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网上纪念馆、微博、微信、虚拟社区等虚拟场地。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一方面注重现实场地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教学有效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