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2020-12-08 11:57:04侯玉娇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侯玉娇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150)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占比达99.3%。从增速来看,我国网民规模已经逐渐饱和,增速在3%—5%左右。我国在互联网与大数据领域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经验,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渗入到所有行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大数据不仅能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效讯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初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学校进行线上教学活动,企业进行网络视频会议和远程办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获取数据信息,不仅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提供信息,同时也为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但是此次突发事件也反映出了各行各业对互联网与大数据建设需求的迫切性。大数据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是统计学,而统计和会计在历史上是同源的,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和统计没有区别,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统计和会计才逐渐分开成为独立的应用科学。会计学又与经济学关系密切,经济学也是大数据的重要辅助专业之一,所以在会计行业中大数据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会计学与大数据的结合是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为了帮助管理层制定最优决策,管理会计要更加重视数据动态性和时效性,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挖掘有效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互联网+”对管理会计产生的影响

(一)促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中,预算是核心。当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时,管理会计难以获取大量的、有效的、及时的信息,这样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管理者的决策,对企业发展不利。但如今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挖掘有效的、科学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尽量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预算的影响,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外部环境,调整内部控制,从而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但是大数据环境下,虽然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的审核和监管,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如何筛选有效信息,摒弃无用信息,就非常考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网络技术。同时也要注意从正规的数据采集渠道获取资料。目前数据采集渠道主要有物联网系统、互联网系统和传统的信息系统,其中传统信息系统的数据真实性相对较高,数据的价值密度也较高,而且大部分都是结构化数据,更便于分析。

(二)促进管理会计转型升级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制造企业都开展了在线销售业务,一些服务行业也逐步实现了线上推广和营销。据预测,2020年中国网购用户数量将达6.59亿人,网购渗透率将达79.5%,交易金额将达6.82万亿元,此次困境使得本就蓬勃发展的网购现象更加普及。这对企业尤其是制造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网络销售使企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购和招标亦可以在线上进行,但相对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这就推动企业需要将各方面的工作和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起来,管理会计同样也需要转型发展。传统管理会计注重事后记录和核算、监督与分析,但是在生产经营中我们需要利用大数据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各种市场风险,提前预防。同时管理和预测财务风险,积极主动地采取规避措施,才能使企业更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获得更高收益。所以管理会计职能的重心要向事前预测与决策,事中要规划与控制转变。

(三)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保持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现代企业需要推进会计监督工作和管理会计目标融合,在推进实施管理会计工作中发挥出会计监督的作用,因此会计监督也需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及时优化和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不仅能从各种网络平台上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同时每天也在产生着大量的会计数据。过去的手工记账和保存纸质会计档案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记录和传递大量财务数据的需要,企业会计逐步转变为通过计算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储存和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因此会计监督也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在会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进行相关工作的监管,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和物力财力等成本的投入,而且可以适应现代会计数据大量性、复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会计监督工作更加客观、科学和有效,但是与此同时,会计监督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

二、管理会计在“互联网+”背景下遇到的问题和机遇

(一)缺少具备大数据技术的管理会计人才

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814万人通过了初、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其中初级资格577万人。由此可见,虽然现在会计持证人员不少,但会计队伍中高级人才比例较低,而且系统学习的主要为传统财务会计知识体系,较少同时具备大数据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现在当前环境下管理会计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在保证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其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知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另外,可以在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添加相关知识,在会计培训班、高校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课程中加强计算机等相联系的课程的安排和学习。目前我国有些高校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已经在2018年新开设了会计学(大数据方向)专业,华东交通大学2019年开设了会计专业(大数据方向)实验班,旨在能为国家输送精会计、懂业务、解数据、知方法的新型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学与大数据结合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会计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领域也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理论体系,把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和大数据技术有效整合,为会计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二)管理会计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获取和共享都更为便捷,网络的开放给企业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危险。管理会计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就非常重要。企业从互联网获取数据资源的时候要注意过滤掉虚假的、无用的信息,甄别出正确且有效的数据,并且还需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为之后的分析工作打好基础。另外,企业也要重点关注自身财务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存储是否安全。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存储介质从纸质凭证、账本等传统方式转变为云存储、云计算,这就使得企业的重要数据有被泄露的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一旦机密信息被攻击就有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打击。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角度保护信息,一来要注意数据信息的多重备份,避免数据丢失。二来,要采取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加固防御系统,保证信息存储和传递的保密性和实效性。最后,要健全我国网络会计信息管理和披露财务报告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财务信息质量标准,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维护好网络财务工作环境。

三、结语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下对企业的经营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技术都对管理会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我们要正视传统管理会计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也要抓住机遇和挑战,创新转型,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全面促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