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对自我的提升
——以广轻培训学习为例

2020-12-08 11:57:04任舒麟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任舒麟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330)

一、崇拜阶段

听了广轻各位教授的讲座,看了广轻学生的设计作业,真的只能是崇拜。广轻的教师和学生在设计上获得的奖项简直数不胜数,拿院长的话来说,拿奖都拿到手软。我们培训班的班主任胡老师,专程带我们去他们著名的“红楼”(广轻由热爱设计的优秀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设计天地)参观了他们设计类的展厅,里面的奖杯在一个多层的展柜里面已经快放不下了。刘境奇、沈卓娅教授两人一同在广轻工作30余年,将设计专业做的这么的好,使广轻的设计享誉国内外,可是他们两人确很谦和、很和蔼,跟我们上课也很风趣,这使我非常感动。所谓名师必出高徒,广轻的学子才能将设计做的这么的好。还有一点是我很崇拜广轻的,是广轻能够将很多优秀的教师留在广轻并且能让他们一如既往的在教育工作一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且不怕苦不怕累。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现在的成绩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相信广轻的发展眼光和运营思路一定会让他们更好的。

二、反省阶段

在崇拜过后,我就开始反省了,反省自己的教学和课堂,每次在边听讲座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边思考自己过去的教学模式了。每位教授讲课的时候我都在认真努力吸取他们的课堂和课件上我能用到的东西。结合我自己上课的实际情况就开始思索琢磨,开始幻想自己更好的将课堂掌握其中。反省的第一步便是学校的环境。我们学校是新建的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可是学生反而非常不满足。就像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广轻一位教授说,学生要是作业没按照要求,他会在作业上划个叉就当他没做,重新做来再交,讲到这里的时候坐我后方就有老师说,如果是他们的学生,多半作业就不做了,补考也不会来,根本不理会老师。我一听,很有感慨,因为我的学生有一小部分其实也是这样的,他们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课堂,就不要妄想他们肯交作业了。想到这里心里也很难过,广轻其实就是在“城中村”附近,站在广轻的教学楼上看出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小房子,然后放眼看向远方就全是高楼大厦林立,这里的学生会怎么想呢。我想他们是不愿意毕业了留在这样的村落里的,那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住在这样密集拥堵的小村里呢,只有自己努力的学习、拼命的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所以,广轻的环境其实也激发并造就了学生的斗志和奋斗的意志。

从广轻教授的课堂授课来细想,特别是听了刘境奇教授和沈卓娅教授的课程,在他们眼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虽然这点我在我的教学上也一直在发掘,但是经验还是不够,也启发的不够,有时候也会为了出成果要求孩子们完成一些东西,或许他们并不擅长,也不并不感兴趣。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每个都很听话、很乖、很懂事、知识很丰富、专业特别强,其实,这都是我们自以为。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想法和环境因素。记得在我的每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都告诉学生“不要用你的思维去思维我的思维,因为你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一直觉得我这句话很酷,也表明了我的观点和态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不要为了迎合我的思维去完成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可是,我忘了,我却在用我的思维去思维我的学生。

三、学习阶段

在经历了这些心理活动之后,我想我既然来到广轻学习,那必须得有收获回去,要把广轻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所谓教师“教书育人”我们都完成了教书的工作使命,可是我们把学生教育好了吗?教会他们到社会上的工作学习的生活技能了吗?没有。至少大部分都没有。我在平时的课堂上都有时不时的给学生联系实际给他们讲讲社会的现状,可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课堂上结合现在社会的发展实况对学生实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点广轻给了我不少的启发,过去不知道是我太高估了我的学生,还是我太自负去相信我教出来的学生,我要求我的学生每个人必须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忽略了在设计中最重要的团队合作和给他们足够去体验生活以及思考作业的时间。

四、规划阶段

规划其实没有太多的语言去描述,因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说是规划,其实也就是之后的目标。陈鹏教授说了,人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其他才能开展。我的规划就是将刘澈先生教给我们的微课带入课堂,将“工学结合”应用于实际,这可是广轻的特色,也是广轻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有就是带学生出去见见世面,增长见识,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另外,就是要多注意学生的心理,多观察,因材施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广轻听众多教授的讲课,听的最多的就是广轻的老师们不管说学生的作业还是学生的实践都是“挺好玩的”。可见,广轻的老师和学生相处是愉快的,对待设计的态度是愉快的,心情都很放松,对学生的引导是快乐的,寓教于乐,学生学起来开心,学习有了乐趣,就会有更好的收获。我希望以后我们的课堂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不是每个人都皱着眉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