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案例探析

2020-12-08 11:57:04马颖颖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马颖颖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学前教育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专业,强调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两手抓,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科学领域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境中,教师经常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来自制幼儿数学教育相关的玩教具,在现今社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课程中结合理论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玩教具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数学这门学科当中的知识实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在学习时需要充分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解答。对于幼儿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粗浅的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像记住一件玩具那么简单,幼儿需要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自己的探索来完成。例如数字的名称、读法和写法,需要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得,而一些物理知识就需要幼儿自己运用感官去了解。最为复杂且抽象的逻辑数理知识就需要幼儿自己通过和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断的操作、摆动具体的实物,通过多次的探索,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反复的逻辑思考,把“生活中的数学”和“抽象的数学”结合起来,促使幼儿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将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儿童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有:让学前儿童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兴趣;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有: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量的初步知识、空间方位初步知识和时间的初步知识。

二、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案例简述

(一)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计划

参与班级:学本1601—1604班4个班级。分组:每个班级内自由组合,两人一组。要求:共有两次制作玩教具的实践活动,第一次是以废旧物材料来进行制作,比如,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废旧纸箱纸盒,线绳、树枝树叶等材料,第二次使用不织布来进行制作,主要用的材料有不织布、针线盒、剪刀、铅笔橡皮、酒精胶、pp填充棉或珍珠棉。说明:在学生已学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结合课程中所学的内容,两个人一个小组,选择某一知识点来设计制作相应的玩教具。此活动从学期中开始着手准备,每次活动前提前告知学生所需准备的材料。两次制作活动结束后,公开展出学生的作品,由3—5位教师作为评委选出8组优秀作品,颁发院级获奖证书。

(二)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实践过程

1.活动前期欣赏玩教具实物成品及图片

活动前,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往届学生自制的优秀的玩教具作品实物和图片,并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玩教具制作的一些基本知识,玩教具和相应理论知识点的结合。

2.准备阶段和制作阶段

学生在课后搜集、准备制作幼儿数学玩教具所需的材料。第一次用废旧物制作玩教具在课下进行,教师课后进行指导。第二次用不织布制作玩教具在课上进行,教师在课上进行指导。制作完成的玩教具在班级中展示一下,学生介绍其名称和玩法。两次活动的玩教具材料需要分组标注作品名称、作者、班级和指导教师,教师收集作品保存。

3.举行为期两周的玩教具作品展并评选和颁奖

作品展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有意识地用所学的理论为幼儿设计科学合理的玩教具,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内容。学本1601班—1604班的不织布、废旧物材料制作的幼儿数学玩教具和学专1701班—1704班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手工作品一起展出。由3位专业教师评选出8组优秀作品,发给相关学生院级获奖证书。

三、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反思

(一)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收获

自制数学玩教具的活动将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丰富了课程实践活动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活动前教师讲解清楚活动的要求和奖励办法,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两个人一组通过协商合作来完成玩教具的制作,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使学生积累了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经验,认识了制作玩教具的新材料,通过公开展出作品,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活动,积累了相关经验,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有了更加深入地思考。

(二)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不足之处

活动计划不够严谨周密。在活动之初有了初步计划之后就告知学生让他们着手准备了,中期发现一些问题后,教师及时指导,临时调整了活动计划,比如在第二次自制玩教具准备材料的环节,教师介绍过所需材料,但有些细节没有说的特别详细,课后学生因为不熟悉不织布和酒精胶材料,准备材料出现困难,教师解答疑问后延长了准备材料的时间。

时间略显仓促。在学期中拟好活动计划后,陆续在不同的班级开展活动,准备材料及自制玩教具为期四周,两次自制玩教具的时间间隔较短,也对学生准备活动材料和整个活动的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四、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改进策略

(一)增加前期调研环节

学生每学期有到幼儿园去见习的活动,在见习前教师布置相关的观察任务,调研幼儿园现有的数学教育活动玩教具的情况,在课程中进行制作玩教具的时,更有针对性,也可以通过网上检索学术文献了解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现状,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二)进一步完善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的活动方案

在活动方案中要体现出自制幼儿玩教具的安全性原则,玩教具的美观、实用固然重要,但安全性应该也必须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具体体现在:第一,制作玩教具所用的材料不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应使用受过污染的材料。第二,所用的材料和制成品不应有尖锐的角、锋利的边缘和裂缝。第三,玩教具体积不能过小,以免幼儿因误食而窒息;不能带有长线,以免因长线缠住脖子或绊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第四,玩教具的大小以适合幼儿把握为宜。过于细小和过重的玩教具都不适合幼儿。教师引导学生自制幼儿数学玩教具要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有机会的话可以把自制玩教具的成品拿到幼儿园送给幼儿教师和幼儿使用;再如,通过玩教具和校园中的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竞赛性质的活动,增加竞赛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幼儿数学玩教具的制作

在学期初开始就告知学生自制数学玩教具的活动计划和所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另外,根据活动方案预留充足的时间制作玩教具,例如,课后制作的情况可以给学生2—3周的时间,课上制作可以给学生1—2次课的时间,具体时间可以结合制作玩教具的难易程度和数量适当调整。在学生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四)尝试使用丰富的材料进行制作

在自制玩教具开始前,教师提前准备几种不同的材料,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材料或学生已有的手工材料,也可以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新材料,这样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可以不同班级不同的组用不同的材料,尝试用更加丰富的材料来制作玩教具。

(五)细化评价和反思环节

应进一步规范评委的选择,尽可能和学生的意愿结合起来,评委可以是专业的教师,也可以是选出来的一些学生代表,或者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组成的评委组;细化评价标准,可以从多个指标、维度入手来评价学生自制的数学玩教具,如安全性、实用性、外形美观、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结合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哪个知识点等。在自制玩教具和作品展示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自制玩教具的收获以及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