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探析

2020-12-08 11:57:04王伟熠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王伟熠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天津 300000)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时期背景下,虽然国家对于体育教学体制进行多次改革,并取得很多重要成果,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状,进而制约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未能真正摒弃传统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理念,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未能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而且很多学校将体育教学边缘化,忽略了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和能力发展的工作重视度,过于注重学生在体育项目方面的锻炼与训练,没有通过制定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能力的相关教育目标,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另外,在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很强实践性与竞技性,如果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开拓和提供广阔的课外体育活动与平台,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更加自由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也会降低相关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网络教育模式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加强对知识内容的丰富,进而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没有通过与翻转课堂教学、微课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挖掘和搜索更多网络化教育资源,而且在让教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训练内容,跟随时代发展脚步方面存在不足,其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教材知识和内容为主。长时间如此,也会使学生对缺乏创新力和有趣性的体育学习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项目比赛活动至关重要。

(三)忽略学生学情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开展中,需要全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体育素养,才能更好将体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发展学生的多元化体育能力。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在开展中,过于重视学生体育项目锻炼训练,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在了解学生自我素养、学习情况、身体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不利于更好让小学体育做到因材施教,也会制约和阻碍对学生自由性和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素质特征,组织多样化教育活动,很多学生被动地接受体育项目和知识的学习与训练,这对全面发展学生良好体育意识和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小学体育与传统理论学科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目前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忽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在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方面缺乏力度。同时,小学体育教学没有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现代化教育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等有机结合,其教育形式还是以传统教授方式为主,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间接导致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要想推动教学任务的有效进行,还需要发挥现代化教学优势,让学生爱上体育,加强对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的培养,由于教学方式相对落后,进而也很难更好地调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体育的积极性,长时间采用讲授式的教育方式,也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消极心理,不断降低小学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效率。另外,在发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将小学体育教学与多种多样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未能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比赛,在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面也存在不足。

二、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及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小学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体育项目锻炼与训练,以此将体育相关知识、技能信息传递给学生,进而完成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但在小学体育课程知识传递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使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同时,由于体育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性,教师采取的单一教学方法,使小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缺失。而将微课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课为学生展示抽象的体育知识信息,能够实现体育知识图文并茂化,增强学生体育信息理解能力,激发学生体育项目运动参与兴趣,彰显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发挥体育育人教育效能

体育教学具有育人教育效度,微课在其中的运用,能够促进体育育人教育效能的有效性发挥。在以往小学体育教育中,重视学生体育训练,忽视以体育知识、信息培育学生体育素养,使体育人文性未能够得到有效性的发挥。而将微课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发挥体育教育育人成效。一方面:将微课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带动学生体育参与兴趣,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训练中,增强学生身体素养,突显体育强身健体的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将微课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以微课为导向,开展小学体育竞技赛活动,通过活动参与、合作、实践等教学环节,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包含团体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进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理论的信息的掌握

在体育教学中,其理论、技能的传递,大都是教师以模仿或者知识讲授形式进行,而针对一些知识接受慢的学生,教师传递知识之时,自身理解能力跟不上,会影响到自身体育知识与技能信息的掌握。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以微课为导向,将体育项目活动中的知识与技能制作成为微课,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微课观看获取信息。针对一些知识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可以反反复复的观看微课,加强自身技能的训练,使自身能够快速地理解、认知知识,以此规范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理论的深入理解。同时,每一个微课都展示一个体育知识点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便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微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体育微课教学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由于小学体育微课教学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了明显差异,因此,在小学体育微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中,教师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小学体育微课教学以微课视频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与能力建构,也正因为如此,小学体育微课教学设计工作需要着重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开展教学目标设计工作。从微课视频特点来看,教师需要确保微课视频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并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从微课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来看,教师不仅需要制定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且需要重视制定情感目标,即在明确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向的明确,并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设计

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因此,微课视频所包含的内容并不能够实现对体育课堂教学中所有知识点的覆盖,在此背景下,做好微课视频选题工作和内容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从选题来看,微课视频主题一般为体育教学中的某个教学重点或者某个教学难点,也可以用来展示特定动作技术以及这一动作技术所含有的理论知识。当然,并非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适宜使用微课视频来展现,如游泳、攀岩等具有危险性的项目不适合使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为此,教师需要谨慎的决定是否围绕这些项目开展得微课视频设计;从内容设计来看,微课视频需要具备适宜性、聚焦性、阶段性,其中,适宜性要求微课视频能够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聚焦性要求微课视频能够对特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阶段性要求微课视频能够与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相符。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工作能够为微课视频内容的调整、微课视频使用策略的制定、微课教学方法的制定等提供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运动能力,而小学体育教学进度则决定了学生所具有的体育知识基础与体育运动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较为容易的了解这两项内容。而在这两项内容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风格以及在参与学习之前的教学准备状况等,显然,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不能依靠教师主观判断,而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开展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做出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使用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

(四)教学方法设计

从小学体育微课教学组织形式来看,由于微课教学突显出了“以学为主”的特征,为此,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也需要适应这一特征。在此要求下,小学体育微课教学需要重视以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来看,同样是为了展现出教学过程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关注,教学方法有必要以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学导式教学为主,当然,教无定法、重在创法,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四、体育微课教学的应用

在完成体育微课教学设计之后,教师需要确保对体育微课教学的应用课程呈现出与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相统一的特征,并确保体育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实现紧密结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从宏观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来灵活制定体育微课教学应用策略,从微观上来看,体育微课教学的应用则可以分为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以及课后复习阶段三个部分。

从课前预习阶段来看,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而学生则需要围绕预习任务开展自主的预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围绕自身预习需求,通过微课视频了解预习重点以及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建构并在知识建构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对即将出现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做出较为系统的了解,这对于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而言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课堂教学阶段来看,教师可以依托微课视频引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景,从而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依托微课视频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进行直观地呈现与深入的讲解,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体育项目中的动作技术要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重视总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微课视频的制作以及微课视频在课后复习阶段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从课后复习阶段来看,针对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虽然教师难以做到一对一的指导,但是却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的方式呈现课堂遗留难点,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依托微课视频对自身没有能够熟练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揣摩,对自身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重视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等构建师生交流平台,从而对学生仍旧存在的疑惑进行指导,并强化学生在微课观看学习的基础上有效进行学练结合,以保证微课学习有收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将微课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以及教学方法设计,并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的不同学习阶段充分发挥出体育微课的作用,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提供新的选择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