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对于发展创新校园文化的思考

2020-12-08 11:57:04刘蓉蓉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刘蓉蓉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主要环节,对其建设也需要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改变,打破广播、校报、校刊单向型传播的壁垒,带来发展创新的契机。校园文化随着时间而积淀,任何时代校园文化都需发展、传承、创新,根据不同时代的发展需求,校园文化要紧跟潮流,借着融媒体的东风更好的发扬和发展。

一、融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优势

所谓融媒体是打破了传统媒体时间、空间、形式的各种拘束。时间上传统媒体对于即时性发生事件不能做到上一秒发生,下一秒即可出新闻,传统媒体还需经过排版、采写乃至进行专业性报道,这个过程已经耗费了不少时间。融媒体仅需要互联网网络数据、电子科技设备等平台,比如直播的方式,更快更直接更多元的方式直接呈现给读者,阅读者在自由的时间中即可随时获取自己有兴趣的信息。空间上传统媒体的载体都需要在固定的地点及活动空间内进行传播,如广播、纸媒、电视等。融媒体仅需用户拥有网络数据及可接收信息的电子设备,可不拘于空间限制。传统媒体受市场、内容、受众等形式拘束,传统媒体的市场受国家保护,需持有准运证。融媒体市场因互联网自由开放,媒体可自由竞争;内容需先制定计划,内容有轻重、主次之分,遇到新鲜事物难以及时做出改变编排,采集内容组织需要大量呈现。

融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信息传递成本被大幅度降低,接收者可以变成个体信息加工者。高校的文化多元广泛,仅靠着旧媒体传播,传播速度及时间被限制。当全员师生都变成信息传递者,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被快速传播,让校园文化迸发出更精彩的火花。大学的讲座、赛事、论坛、竞技、学术、艺术等活动都是在创造校园文化,而这些文化的记录者结合融媒体平台分析、剪辑、创作、发布都可以在融媒体平台中快速编辑发布,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二、融媒体为校园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时代需结合现代快速发展的融媒体技术,融媒体不但是突破传统媒体的媒介,在融媒体短短出现的十几年的时间中,有史以来巨量的信息、知识被挖掘和传播,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融媒体的创作形式多样,高校作为创作的聚集地,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创作方式。

(一)融媒体将文化大融合

校园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的搭建下要将文化进行大融合。过去的传播模式,校园的信息就像被独立分割出来,进不来出不去,文化题材单一。融媒体的大数据下,学生通过网络的无边界彻底打破了校园交流限制空间。师生通过不同平台,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各种文化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碰撞交流,师生创作的源泉不再拘束于主流文化,受时下热词、电影、视频、新闻等影响,极大拓展了师生校园文化的活力。

高校社团是校园的亚文化,社团是师生志趣喜好不同而形成的群体,对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求同存异是现在文化的趋势之一,在传统媒体中,这些少众的兴趣爱好被淹没在主流文化中,亚文化意识低,被边缘化。融媒体的信息互相交融后,亚文化意识逐渐觉醒,师生不同的兴趣需求被重视,在文化的融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激起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增添了校园文化的新魅力。

(二)融媒体创作的多样化

在融媒体时代,依附于不同平台的搭建,提供不同创作方式的养分。在过去校园文化的传播依托于校报、校刊、广播等媒介,主要创作手段依附于文字,广播。显然,在如今的校园中,单一的创作手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综合校园的不同层次专业领域,涉及内容跨度大。融媒体顺应科技潮流,“快速、直接、新颖、创意”的特点,让它一出现就收到了广泛创作者的追捧。

在融媒体平台的搭建下,文字、图片、声音、视频、H5、互动游戏等方式可以互相嵌入,以组合的方式在融媒体中推送。在这些方式的背后也促成了不同剪辑软件App的孕育而生,专业化的软件不断诞生说明现代人对内容质量的高要求。校园文化创作的形式丰富多样,在借助融媒体的技术及平台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创作。同时在数据的监控下,可以反映出哪些文章是校园的热点,师生所喜爱的作品。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的底蕴,不管是空间的广度还是时间的跨度,时刻需要讲究“思想”导向,“内容”核心,借助融媒体多样式的创作平台,综合各式手段,凸显主题,强壮作品筋骨,不偏离文化传播初衷。

三、运用融媒体创新校园文化的路径

顺应潮流时代的发展,校园文化依托于融媒体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应用好融媒体创新校园文化需结合多方面路径。学校要做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为基础,依靠融媒体创新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提高校园文化建设者的水平,培养骨干团队。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融媒体环境

良好的校园融媒体环境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根基。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而成长的,可在任意时间地点汲取各种各样的文化,大学生对于某些文化是否有利于传播还无法成熟的思考判断,在宣传方面不能很好地掌控宣传是否涉及文化等敏感点。学校要积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导向,引导积极向上的思维,还需要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敏感盲区进行教导,针对学生的创作题材进行审核把控。

正确的认识融媒体环境。融媒体是一个庞大的创作体系,平台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改变陈旧的宣传概念,要紧跟变化,全面认识融媒体的各式平台及创作方法。学校鼓励师生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全面了解其模式、方法、理念及文化氛围,发挥优势,规避风险,营造绿色校园。

建设融媒体平台。学校要创建融媒体平台,融媒体是现在传播文化的主流媒体,融媒体不只是网站平台的软件,同时也需要各种不同的设备做支撑。学校应重视融媒体的发展,促进校园融媒体的平台搭建,为学生营造融媒体宣传氛围。

(二)依靠融媒体创新校园文化特色

随着融媒体科技的日益强大,全民开始了自媒体宣传模式,高校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融媒体搭建的平台,探寻与融媒体平台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校园融媒体首先应立足于高校本土特色创建属于自身特色文化的融媒体品牌工作室,再以品牌工作室为点辐射各方各面。其一在不同载体上创建不同类型的栏目,高校师生的思想十分活跃,融媒体具有文字阅读、声音收听、视频观看等一系列平台。从不同属性,可以开展文章软性推广,收听无线广播,开展抖音视频及微电影拍摄等形式丰富文化栏目。其二创造不同文化价值,辐射第二课堂教学。高校教学是校园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也是知识的传承手段,针对不同的特色课程,让师生对文化有更多了解与感悟,融媒体极大延伸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发展,创新了教学模式、方法及理念。其三打破壁垒,校企合作创品牌。校园文化不应该是校园圈内的文化,更应该与社会接轨,让校园文化“活”起来,一方面是让校园文化在社会中展现魅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对接企业,迈入现实工作中,引导学生职业素养。

四、结语

高校文化的产出正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动,融媒体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文化创作应接不暇。在高校中,层出不穷的创意点子每时每刻都在大学生中诞生,高校文化地繁衍传承在这些创意下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社会的眼前,在现在的科技下,创意可以成为现实,发展校园文化和融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融媒体平台发展校园文化,是让校园文化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