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8 11:57:04乌云塔娜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乌云塔娜

(乌兰浩特第十二中学,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与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外界条件的差异只能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而不能决定探究性学习能否实施。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不完善或未形成的情况下,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教学思维,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与数学教学的联系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性、知识灵活应用型和面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的综合性等方面,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刚性认识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同时,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得到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教学的情境构建和问题分析过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强调学生在情境中的触动、感受和体验。

(二)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联系

1.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目的相同。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应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分析、创造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只不过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于分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数学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支持是不言而喻的,研究性学习同样需要数学知识的支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数学工具,离开数学知识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就会陷入“冥想”的困境。

3.数学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众多素材。数学是一套庞大而严谨的逻辑体系,众多的定理、公式、命题构成数学的机体,无数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成为数学的漂亮外衣。数学的每个定理、公式都有可探究性,每个数学故事都有启发性,甚至可以说学习数学本身就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要体现新教学理念。新教学理念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交流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只有把新教学理念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优越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要重点突出。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研究性学习自身特点决定了要占用大量时间,因此一节课中不可能涉及过多的教学目的,抓主要矛盾和主要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大胆删除或压缩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其次,牢牢把握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围绕主题以学生自主、写作、研究为主线,将合作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三)要避免矛盾。在目前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评价模式下,研究性学习消耗较多教学实践的特性成为其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现行教学评价机制的矛盾。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其素质的提高。因此,应该选择那些操作性强,内容相对简单又与现实社会和自然现象联系紧密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

(四)尽可能在学习、生活中选择课题。教师在选择课题是不能将研究性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师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几道“实际应用题”。而应该在学习、生活中选择课题。

三、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两种模式

当前情况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思想有两种课型的模式:

(一)在数学教学中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规定的教学可是之内加入“专题研究课”,即已选定的主题为研究、讨论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具体说来,在数学教学中开设专题研究课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明确课程目标,确立研究题目;二是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拟订研究计划和方案;三是教师评审研究计划和方案;四是开展课题研究;五是总结与评价。

(二)在数学课堂中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引起兴趣、激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比如讲黄金分割的时候,介绍华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以及“优选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实现最优化目标的巨大作用,还可以介绍它在建筑、艺术、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妙应用,使学生惊叹数学无所不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课堂教学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研究性学习教学本身也要依赖课堂教学而存在。在当前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还不能全面实施的情况下,以课堂渗透的方式引入研究性学习思想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思想的全面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