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08 11:57:04丁晨陈勇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丁晨 陈勇

(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2020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建设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知识储备、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愿意加入科研创新的队伍中,说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有变强的趋势。但是,现实中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薄弱

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搞科研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走进社会去做调查研究,对于科研创新的认识度不高,对科研创新的本质和研究意义没有深刻的认识。就此发展下去,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会越来越薄弱,所见所思都会被局限于教材上所展示出的刻板内容,造成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意识薄弱。

(二)高校科研创新型教师的缺乏

近几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着阻碍高校科研创新精神发展的问题。现今的高校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以言传身教为手段的传统教育模式来开展教育工作,学生还是循规蹈矩的学习传统知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被一步步磨灭。因为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意识有限,所以负责指导科研创新工作的指导老师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但各大高校缺乏具备有较高科研创新水平的教师,也就导致了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没办法被激发出来。

(三)高校创新性科研平台不完善

我国政府部门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工作是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高校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但高校内部对政策的分析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大,没有落实好科研创新类平台的建设,平台的功能单一和无系统性,无法激发学生们对科研兴趣,无法帮助对科研创新有想法的同学来实现想法。

二、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帮助高校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内在的改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帮助大学生从自身内部发生质的改变,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任何能力的良好养成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帮助大学生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帮助大学生不断充实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充沛的知识储备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开展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改革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平台,对于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首先,高校应针对国家和社会出台的相应政策,扩大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宣传,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次,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学生科研专项资金的投入,打造出一支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创新型教师队伍。最后,高校应整合校内的科研资源,打造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三) 加强科研创新项目的宣传力度

高校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渠道进行全校性的宣传推广,通过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科研创新类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引导师生共同参与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创新型学生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科研创新型讲座、现场咨询、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推展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并提前了解科研创新活动应注意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