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财贸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0
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养成正确三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能够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这个思维能力既包括理性思维能力也包括感性思维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永远不是对学生单一方面进行培养,而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理性、感性思维能力。为了能够让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提高感性思维。在开展思政课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老一辈先烈以及各种意义重大的革命事件,向学生讲述各位杰出贡献者的英勇事迹,通过这些内容正面激发学生的强烈感情,唤醒学生压抑的爱国情怀,产生为国家而努力学习做贡献的意识。
其次是发挥培养理性思维的作用,思政课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类真实的社会事件,这些事件应该以典型的负面事件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这些事件表达个人观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社会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法规对事实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能明显提升,理性思维得到发展。
大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他们承担着发展社会的责任,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保留一些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为实现这一目标,光靠思政教育是不够的,而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恰好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涉及到各种人文知识,包括历史、文学、政治还有法律等多方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
所以为了让思政课堂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作用,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古典诗词教学,借助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举个例子,教师在思政课堂讲述家国情怀时,可以借助《满江红》这篇古诗词,该诗词描写的意境宏伟悲壮,诗篇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还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句子气势宏大,为师生营造了一个悲壮豪迈的情境,从这样的文字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岳飞精忠报国、满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开展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语言以及文学形式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感受作者思想的同时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很多学生一谈到思政教学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认为该学科教学内容无趣枯燥,没有学习兴趣。高校思政课堂往往都是一两百人共同进行的大课,大部分学生上课时未投入其中。但是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覆盖范围极广的教学活动,它不仅包括政治知识,还涉及历史、文化等内容。所以借助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思政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价值,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就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来说,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这一个国家的内容,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国家的文化符号与象征事物,向学生阐述一些代表性国家例如日本、美国等,让学生比较不同国家发展的异同点。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各项内容以图文的形式展现出来,大大丰富课堂内容,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就会有所提升。
在思政课堂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维观念,每位学生都会主动进步,寻求正确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校园学习环境就会产生明显变化,校园学习环境变得更加井然有序。环境改善后对于部分表现欠佳的学生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对于在思政课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学,学校应该持支持态度,并适当设置一些专门的人文选修课,满足人文素质教学需要。校方还可以邀请专业的人文素质讲师与学者来校讲座,对校内思政教师进行培训,指出他们人文素质教学的不足。
总之,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中越发重要,为了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鉴赏以及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多方能力,可以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下,能够改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态度。对于学校和思政教师来说,还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课堂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