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江西 赣州 341600)
当学生具备合作学习能力,并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便可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索和掌握知识。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故而,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之下,既交友,也是交流,有合作规则的约束,也有自主的探索,相互激励和影响,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民主精神、个人责任感以及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源泉。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困难学生成了观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困难学生发言少;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原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另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就可以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而没有真正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究,找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走过场。体育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在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差异是财富,但也会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地参与学习活动,保障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构合作学习的常规。通过建立常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参与过程获得体验和发展,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应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与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争,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社会适应”目标得以实现。但小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还很欠缺,因此,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小学生经常是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我说我的,你说你的,等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等到反馈的时候,还是说:我觉得……我认为……不能达到小组共识。针对这一点,刚开始是我们就进行了强化训练,如:合作之前教师先说明要求;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另外的人要注意听,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赞同对方观点的可点头示意;不赞同的等他讲完了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插嘴;合作结束后可让同学说说:你觉得小组中刚才谁的观点最精彩?动作最完美?谁听得最认真?你听得认真吗?让学生自己来评价,通过比较和小结,从而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会说,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又一基本条件。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因此,合作一开始,他就有话说,而且能把要讨论的话题用最适当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而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敢说,也无需再说出自己的还未成熟的观点。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初衷,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长此下去反而加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出现一些“小权威”,这样的合作只能是浪费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鼓励学生敢说、培养学生能说和让学生学会争辩等方法。
3.教会学生帮助同伴的方法。在体育学习中,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有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除教师辅导外,教会学生运用帮助与保护的方法去组织合作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有效引导、分工明确。要使合作学习完美发展,就必须教师合理而有效地引导,这样才能推动小组合作有序形成。只有老师平常做好正确引导,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有序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注意结合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断反思、改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学习效益的目的,使体育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教学变革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