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引言: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提升,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若是学生的心理存在问题,也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影响,不利于职业发展。如何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心理问题,避免不良因素对学生影响,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心理有很多青年人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的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心理特点:第一,智力水平高。大学生一般都是00 后,是最先使用与接近科学技术的一个群体。以七八十年代的学生不同,这些学生知识学习能力与提升能力非常强。在科学技术支持下,已经形成非常强的知识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就是智力水平高。第二,考试焦虑。这一问题普遍存在大学生中,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非常大。目前大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非常大,不仅有学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未来就业发展中的压力。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不少大学生考试中出现了考试焦虑症[1]。其表现为:上课心不在焉、烦躁不堪、坐立不安。精神萎靡不振等。这一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困境。第三,自我评价不准确。自我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个性发展等内容全方位的认知。通过对大学生自我评价发现,部分学生评价中过分强调优势,忽略自己的不足。这一问题比较普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最大难题。第四,群体性特点。大学生在交友方面会选择与自身喜好、价值观等相似的人员建立关系,对价值观或者人身观不同的人则不屑理会。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与道德水平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智力与品质共同发展。为了提高素质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将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与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素质教育的渗透,提升学生综合品质,使学生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爱国主义内容,让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中形成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意识。此外,学校可以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渗透素质教育内容。通过学校板报、广播站、网站、公众号等载体,传播素质教育内容,展示具有学习意识的实践或者案例,为学生创建素质教育内容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此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如何消除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成绩观念,是教育工作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习惯用成绩衡量自己学习水平,学习压力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造成焦虑心理的重要因素。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考试成绩不是衡量自己学习情况的唯一,也不是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平常心对待考试,不要因为焦虑而影响自己学习效果[2]。此外,可以利用学校学生考试评价机制,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讲,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日常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这些内容是考试评价的载体,每个方面占据不同的百分比。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将获得好成绩的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表现与好好学习,提升自身综合成绩,以此降低考试带来的压力,减轻学生考试焦虑。通过考核机制应用,改变学生传统考试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进入大学生活后,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由于学生家庭环境或者前期教育环境,很少受到挫折,在大学期间一遇到挫折,就是产生失败,自卑的感受。学校教育中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实施挫折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在成长学习中,会遇到很多挫折,若是不想被打败,就要积极努力的克服,在失败中成长[3]。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挫折,并引导学生主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思想意志,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客观、明确、具体的认识。
团队活动是提高学生协作意识与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大学教育工作不可少的教学措施。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性学习活动,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在团队合作中提升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此外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如拔河运动,学校可以组织不同系院学生参与该运动,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激发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当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心理素质。通过团队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团结的力量,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总而言之,通过文章对大学生心理特点与预防心理问题出现措施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通过教师的努力与学生自我认识的提升,可以克服学生心理问题,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