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中学,重庆 401420)
遴选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是小组发展是否良好的最重要的一方面,本学期一开始在班上做的民意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学生希望重新划分小组,决定重新选定小组长,小组长的领导带头作用和管理能力不足会造成小组发展不均。通过改革决定采取公开竞选、学生投票的方式产生高素质、强能力的小组长。
我班共有54 人,4 人一小组,全班共13 个小组。组内人员的搭配按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学习情况要优、中、差结合平均每一个组的实力;2.学生性格外向与内向结合,走读生与住校生相结合。这样的搭配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习互补,以优促弱;二是有利于纪律的相互约束,互相提醒;三是性格的相互影响,外向型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内向型学生,这样就逐渐地使内向的学生也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按成绩区间将学生分成了13 个大组,为了兼顾男女比例、性格差异等问题,按抽签顺序每个小组长从每个大组选一名学生,同时设定条件为女生不能少于两名,按照这个规则完成小组组建,在管理方面会更加顺利。
通过召开班委会,班级制定了比较详细的量化分考核方案,积分分为小组积分和个人积分,个人积分之和为小组总积分。积分最多的两个小组可以带着2 分奖励分进入下一周评比,积分最低的两个小组做当周的大扫除,如果积分过低,班主任会进行诫勉谈话,评优评先方面都与量化分挂钩,同时每天通报每个小组的加分情况。由于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会加分,班级气氛活跃多了,科任老师上课也更有激情。量化分在小组评价中是多元化的,可以分为纪律评价、卫生评价、学习评价。这些评价固定下来成为小组内部的常规工作后就演变成了小组文化。
在小组建设的思想引领下,每小组同学尝试建设他们的小组文化牌,包括组名、口号、近期目标、小组目标、小组合影及在上面的签名。学生们选的口号也很多,像永不言弃;同甘共苦;坚持到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还可以集体表决选择本组的“组歌”,组歌在每周的班队主题活动前或其它一些活动开始前可以组织演唱、展示。
班级良好的学风和班风除了在学习习惯上要进行规范,学习方法上要加强指导外,教室环境布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间教室如果布置得富有青春文化气息,布置的内容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学生在教室就更能沉下心来学习。本学期开学将设计小组评比栏、班级誓词、光荣榜和励志标语等,合理将教室墙面区域划分并张贴好内容。同时购置了一个木质花架,摆满盆栽和花草,让教室环境清新舒适。整洁的教室环境还包括学生书桌桌面的摆放,讲台讲桌的整洁,以及教室环境卫生的清理和维护,同学们自觉维护教室的整洁。
制定高考目标,营造学习氛围。利用主题班会分别进行了以“我的理想大学”“未来职业规划”“我的高考目标”“坚持与奋斗”等系列主题班会,激励每一位同学确立自己的理想大学和高考目标。同时为每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目标卡”,目标卡的内容包括每次考试的各科和总分,提升的目标,以及下次考试目标,每次考试后简单总结各学科的得与失,将目标卡填写完整并保存好,让学生能够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我。
上学期从山西忻州一中考察学习回来,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其校园环境的“静”文化教育,整个学校在课间显得安静有序,下课后犹如自习课一样安静,这种安静是学生们在埋头苦学或安静思考的那种“静”。课间“静”教育的好处一是保证了学习的同学在学习中能一直保持思考状态;二是能促使晚自习课非常安静,同学们能一直沉静在思考和学习中。
重新落实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的工作职责,实行值日班长每天汇报制,寝室长每周汇报制,班干部定期总结制,提高了对班级的管理工作,为同学们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强化课代表的职责,加强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协调师生关系。通过这些制度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本班是实验班,学校要求很高,学生分化很严重,要达到高考目标,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高一到高二末各次成绩为依据,确定本班中间生,召开分析会,把这些同学分到每个教师手中,与科任教师一起分析这部分重点学生的诸多问题。
本学期共进行了四次考试,每次考试必作分析。学生分析主要是针对自己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以积累的经验。教师分析主要是为了针对学科成绩的分析,协调学科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总成绩。学生分析主要是写出书面总结,其中最有用的是学生考后总结自身学习的优点和实效的学习小技巧,学生分享的这些小技巧看似微不足道,其实都是经过试验后总结的小窍门,对学生来说,这些总结比千篇一律的套话实用许多。
班主任主要进行协调工作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考差的同学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教会她们如何正确对待成绩,吸取教训。对于考好的同学,也给予更多的表扬,同时提醒她们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不进则退做好上一个台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