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涛
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45
政工工作作为国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政工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跟政治优势,是长期社会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通过有效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及时掌握企业发展新思路、社会发展新动向,正确引导员工的精神和物质追求,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政策引导,指明企业发展方向。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通过对员工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凝聚力,实现效益的不断提升。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中来,形成企业统一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协助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员工普遍认同并信守的企业文化,从而使企业的软实力得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良性循环,企业得以长远稳定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很多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因此,企业的多数政策、理念及资源分配方式都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最终目标展开的,政工工作因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得不到重视。
如上所述,企业为了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岗位设置,还是人员配置,均将绝大多数资源投入到了经营管理工作中,政工工作并不被重视,政工工作人员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占比较低,不少企业的政工工作人员为兼职,兼职政工工作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经营管理工作中,对政工工作疲于应付,加之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严重影响了政工工作的质量。
因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国企政工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常被忽视,致使企业政工工作脱离企业发展实际,缺乏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影响力。[1]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受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观念守旧、内容单薄、形式单一,过分依赖老经验、老方法,说教和填鸭式方式居多,刻板生硬,脱离企业发展实际,不能与时俱进、严重滞后于企业发展,缺乏创新,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传统的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不利于企业持续性发展。对此,对传统企业政工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客观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打破了原有的观念体系,形成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局面。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异质文化充分交流和大规模冲突,对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威胁和冲击。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易变,传统的、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企业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不断提高政工人员综合素质,以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工工作效率,为企业开拓市场、增加经济效益提供思想意识、观念方面的指导作用,使政工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必然选择。[2]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对市场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及时的响应力和高效的应对力。国企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度。
一是支部重视政工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对政工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真正将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人员选拔到政工队伍中来。二是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专业度,以任务锻炼人、以培训提高人,确保政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能够适应新形势任务的要求。
首先,政工工作要围绕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政工工作是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定位在为经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上,要紧紧围绕经营管理工作的大局去谋划,做到思考问题、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都要从经营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其次,政工工作要与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政工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要共同部署、同步实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于政工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创新,全面提高政工工作科学化水平。
1.理念创新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首先要在理念上有突破,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围绕经营管理工作抓政工工作,政工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的思想,把政工工作创新的落脚点定位在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上。政工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以理念创新来带动工作创新。
2.制度创新
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为政工工作的务实开展,提供良好的内在条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制度。为了避免政工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国企可以将考核结果与政工人员的薪酬、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进一步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国企要建立监管机制,实现对政工工作的有效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国企要建立内部协调配合机制,强化国企业内部各部门对政工工作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政工工作的开展,为政工工作创设良好内部环境。[3]
3.工作方式创新
国企要把政工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员工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入手,讲究科学方法,不断丰富政工工作方式,通过专题研讨、主题演讲、参观访问、文化活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政工工作。
4.工作内容创新
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调整、更新、丰富政工工作内容,将优秀的思想教育资料进行整合,寓教于乐,把政工工作做到人心坎上,使政工工作内容始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对政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国企要不断创新政工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把政工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形式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深度整合,建立健全政工工作机制,有效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务虚的工作做细做实,在虚的工作形式中突显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