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军
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武术的核心在于技击,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武术家,如岳飞、霍元甲等,他们为了民族的发展挺身而出。高校通过武术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武术发展的背景,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武术一直强调“未曾习武先明德”,武术人对德的要求非常高,这些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人经常会将练习武术称之为“练功夫”,其中功夫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某件事物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及造诣,学武之人非常重视“功夫”二字,高校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中的各项挑战。
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不仅需要教师,更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高校武术开展的主阵地在校园,除了常规的武术课程之外还会具有武术表演、武术竞技比赛等,通过不断的教学及实践最终让学生能够掌握武术基本技能及武术文化。但是我国高校虽然在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却难以看见武术活动的踪影。除了常规的武术课堂教学之外,基本没有见过其它形式的武术活动。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武术文化未能有效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只能够在常规教学领域中看见,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高校武术文化传承。
武术作为一项修身养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大部分高校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在空闲时间更愿意玩游戏、看电视及聊天等来放松自己,即便上了武术课程,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研究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武术与其它体育运动有着较大的差别,它需要学习者持之以恒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当代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武术已经逐渐被高校学生所遗忘。
高校武术教学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技击能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只能够掌握基础的技击技能,更不用说传授学生武术文化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教师未能具有丰富的武术文化底蕴,在引导学生理解武术文化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大部分都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教授学生武术的精髓。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武术套路为主,这样的方式先让将武术的竞技能力逐渐弱化,为了确保高校武术教学的安全性,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取消,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效果。
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习武之人将德放在首位,这与高校教育理念其实有着相同之处,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高校教育改革首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因此可以通过高校武术教学进行培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武术文化内涵,又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武术文化传承工作,大力支持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校园活动,在校内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武术学习之中,并主动了解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近几年,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的兴起导致高校武术文化传承逐渐消失,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武术教学,而将印度瑜伽、日本跆拳道引进,因此亟待高校领导大力支持校园武术活动的开展,力争将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体系内。
传承武术文化需要一支优秀武术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华武术文化传承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技击动作,而需要将武术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通过常规的课堂学习能够清晰的了解武术文化的来源及内涵。高校武术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武术专业技能,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渗透武术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武术文化传承下去。高校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上课时应言传身教,将武术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进而实现武术文化传承。
传统武术运动包含多个竞技项目,因此高校武术课程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改变。首先各个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宣传体系,定期开展各项武术竞技比赛,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通过竞技比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之中。其次需要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武术文化的内涵,进而系统的掌握武术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高校武术教学应重视文化传承,因此需要创新武术教学活动,构建优秀的武术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引导高校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及武术文化传承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