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8 18:37:20
山西青年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程 杨

吉林财经学校,吉林 吉林 13201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一直都是学校所重视的科目,体育运动在我国也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句话叫做“富国强民”,想要“富国”,首先要“强民”,伴随着我国对体育运动的不断重视,在奥运会上我国夺下的金牌数不胜数,很多体育运动在世界上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重视等等,这都要求高职院校帮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体育运动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体育运动训练的内涵

所谓的体育运动一般是指专业体育教练员的科学性指导,运动员通过专业体育技能的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常从事运动,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与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2]。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它能全面地、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经过实践证明,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有着很高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教学之中,体育老师要做到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的运动实践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实际运动力比较差;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知识不了解,就会容易在体育运动训练之中受伤,两者都会影响体育进行训练。

二、职校体育运动训练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体育运动训练中,高职院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探索。

(一)对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的不重视

在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运动训练理论知识的教学比较少,在高职院校体育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也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在体育运动教学之时,教师都是直接带着学生进行课外活动,长时间以来学生形成了惯性,只要一到体育课就会联想到课外活动,学生对理论知识也不重视,在体育学习方面,理论知识欠缺,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学生没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往往容易受到运动损伤,达不到理想的体育运动训练[3]。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体育一直都是我国的强项,我国在体育事业发展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是十分具有优势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改革,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设置仍然不完善,教学资源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比较陈旧,处于落后状态,不能满足于现阶段人才的教育,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三)对于学生运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之中,高职院校学生运动员的管理还不是很完善,比较欠缺。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的体育运动教师进行教学,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一般学校对于学生的运动员的体育运动培训都是由体育教师进行训练的,缺少专业教师的培训[5]。在如今教学备受社会关注的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地调整以及改变现在体育运动训练的现状。让教学方式更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才能促进教学的快速发展。

三、职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提升的具体方案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之中促使着学校进行改革,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发展,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中,要根据现阶段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改革,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训练进行改革并进行完善。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教学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做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才会真正去用心去做这一件事情,在进行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体育运动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运动员在进行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之时产生兴趣,才会主动的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将教师在教学之中所传授的体育运动训练技巧更深刻的掌握,从而促进体育运动训练的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运动训练兴趣,教师可以举办运动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设置相对的奖励,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体会到进行体育活动以及成功之中的喜悦[6]。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进行体育锻炼之中,体育教师要培训学生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在进行体育训练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对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话,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之时遇到一些困难,学生就会失去信心,锤头丧气,比如,在进行比赛之时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拿第一,但结果却出乎意料拿了后三名,这对学生的自信心打击是很大的,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可能就会变得萎靡不振,一蹶不起,对今后的比赛失去自信,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体育运动训练以及今后的生活。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不断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在面临困难之时,学生可以独立去面对,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很多学生会面临坚持不下去的情况,这就是心理素质问题,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让体育运动训练达到最佳状态。

(三)加强对体育运动队运动管理

另外,体育教师以及学校要加强体育运动训练员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但很多高校在现如今的教学之中管理制度依旧不完善,不科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训练。在进行体育训练之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不能让学生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员,要学习与运动并行,对学生进行负责。学校也要改革相关的体育制度,将传统的体育管理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相关改革,另外还可为学生聘请高质量比较专业的体育教师,以丰富的经验的以及专业的体育知识去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四、小结

伴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在社会上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的体育运动训练机制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其落后的管理机制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方式也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高职院校的体育训练机制改革迫在眉睫。在现阶段教育之中,对教师的专业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国家又好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